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鐵穆臻|毛主席戰略學的“封神之作”——粉碎帝國主義“核戰威脅”

鐵穆臻 · 2024-11-29 · 來源:毛著和毛時代史Maoism研究|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孫子兵法•謀攻篇》)

  孫子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才是軍事戰略學的最高境界。毛主席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指揮中國人民開展的粉碎帝國主義核威脅的全國反侵略大備戰,實際上把“不戰而屈人之兵”思想發揮的淋漓盡致。

  李際均將軍講:“毛澤東是世界上最高明的核戰略家。”(李際均:《為什么說毛澤東是世界上最高明的戰略家?》)正是因為毛主席帶領中國人民開展了全國性大備戰,正是因為新中國真的準備打反侵略的核大戰,蘇修才不敢真的和我們打核大戰。在和敵國物質層面的國力差距很大的情況下,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用全國大備戰的謀粉碎了蘇修的核威脅,實際上領導我們以最小的代價打贏了一場全國性的、大規模的反侵略戰爭。如李慎明所說,毛澤東時代“先后打贏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戰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的‘大三線’‘小三線’建設,又成功化解蘇聯霸權主義企圖對我國進行的‘核打擊’。這實際上相當于打贏了三場較大規模的反侵略戰爭”(李慎明:《正確認識毛澤東領導新中國經濟建設的艱辛探索和偉大成就》)。

  抱怨備戰備荒、抱怨毛主席,說“人家也沒來,還準備半天、出那么多力”的人應該想一想——如果當時沒有備戰備荒,蘇修真的會看你沒有準備而打過來的。備戰備荒,我們才避免了一場核大戰式的災難。“幾多事后諸葛亮,誰個潮前毛澤東?”

  (1)緊張的國際環境

  新中國以來,長期面臨著極端緊張的國際環境。由于中共根本上斬斷了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殖民鏈,企圖恢復在華特權的美帝國主義對新中國虎視眈眈。1959年蘇聯撤資以來,由于蘇聯侵略野心越來越膨脹,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更加緊張、惡劣,時刻處在戰爭的邊緣。我國面臨的,不僅有美帝的戰爭威脅,也有蘇修的戰爭威脅。

  美國對中國真的有核打擊的計劃。“1960年底,美國中情局號稱‘完成了意義最為重大的使命之一’:終于確認中國核計劃的存在。1963年4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向五角大樓提出一份長篇報告,擬定用先發制人的方式摧毀中國的核項目,其中包括使用戰術核武器有選擇打擊中國的目標。然而,在偉大的毛澤東、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偉大的中國人民面前,美國原子彈最終成了‘紙老虎’。”(李慎明:《正確認識毛澤東領導新中國經濟建設的艱辛探索和偉大成就》不僅是美國,蘇聯帝國主義也是亡我之心不死:“隨著1994年美國一批檔案期滿30年的銷密、蘇聯解體后機密檔案的外傳,以及中國方面檔案的逐步披露,歷史逐漸形成了輪廓:1964年前后,美國確實制定了對中國發動突然襲擊的計劃,引起了中國的高度警惕;1969年,蘇共政治局中確實存在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意見。三線建設形成的兩次高潮,都是由此而來。”(李慎明:《正確認識毛澤東領導新中國經濟建設的艱辛探索和偉大成就》)新中國備戰,是有事實根據的!

  所以,1965年6月9日,毛主席講:“現在我們要準備打仗。準備打,也許打不起來;不準備打,打起來就措手不及了。這點在人民中間要進行宣傳。看來,帝國主義是準備打的,不然軍火商發不了財。他們以為是會打勝的,實際上打起來對我們有利,他們一定會失敗,這一點他們沒有算到。”(《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現在我們要準備打仗》)所以,1965年10月,毛主席講:“我們要準備,不但準備帝國主義整我們,還要準備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合伙整我們。”(《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戰爭準備要放在兩個可能上》)

  (2)真做打大規模反侵略戰爭的準備

  做最困難準備,是毛主席一貫的軍事作風。1964年6月8日,毛主席就強調:“我們沿海各省要搞手榴彈廠、炸藥廠、軍工廠。講了幾年了,都沒搞起來。打起仗來,不能等二、三線給你送去。每個省都有一、二、三線嘛!軍工部署也要考慮一下,只搞大的不行。每個省,就是講沿海的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河北、遼寧,還有黑龍江,那是對修正主義的,都要搞點地方的,屬于地方所有的軍工廠。” (《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關于加強三線建設的講話》)也是1964年6月,毛主席就強調:“要從困難著想,不管什么問題只要從困難著想就不怕,所以不妨把困難想多一點,想盡。一九四五年七大時,我講了十七條困難,其中有一條是‘赤地千里’,不知是否講夠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觀看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大比武匯報表演時的談話要點》)可見,主席很早就做了打大仗的最困難的準備。

  1964年6月16日,毛主席就講:“地方黨委要搞軍事。由大區領導,各省要作個計劃,包括民兵、軍工廠、修理廠。省委第一書記都是政治委員嘛,不行使職務。你們可以作顧問。多少年來,政治委員是空頭政委太平世界了,不搞軍事了!一旦發生戰爭,就會手忙腳亂。”(《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提前準備,真遇到危險的時候才可以應付自如。可見毛主席時時刻刻想著真打起仗來怎么辦——不能不準備,要積極準備,當地就要有可以直接進入戰爭狀態的準備物品。也是這篇講話中,毛主席明確講:“總而言之,是要準備打。還有不要慌張,原子彈如果落到頭上,走路也走不贏,死就死,不管躺著死,走著死。總之對帝國主義不要怕,要教育人民,不要怕它。”(《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上的講話》)

  一切準備立足于最困難的狀態——戰爭。毛主席講:“把一切都準備好,準備好了,敵人要來也好辦,趁我們還在的時候再打它一仗,也好。”(《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準備好了敵人要來也好辦》)正是這種真敢打的氣魄和決心,震懾了帝國主義,使他們不敢貿然進攻我們。

  1974年,毛主席講:“越講緩和越備戰。現在可以不提當前世界主要傾向是革命,而要強調備戰緊張,各國人民對此要有所準備。要弄清蘇聯對我試探的真正意圖。”(《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越講緩和越備戰》)可見,毛主席深刻吸取了斯大林的嚴重教訓,越是在敵人“講和”的時候,越積極備戰。斯大林當年即使意識到了蘇德必有一戰,但是受希特勒集中力量打英國的影響,誤以為戰爭爆發時間會延長,結果被希特勒殺了個回馬槍,導致蘇軍在蘇德戰爭初期一度被德軍打得落花流水、傷亡慘重。這一教訓,主席是深刻吸取的。

  (3)特別注意做好后備力量方面的充分準備

  毛主席深知,要做好后方準備。根據敵強我弱現實,根據差距現實,要做好后方建設,加強后背力量。所以,1964年,毛主席講:“還有個問題,要搞第三線基地。那些地方攤子要少鋪,中央的攤子也要少一些。攀枝花鐵路最好兩頭修。還有以大區或省為單位搞一些軍事工業,準備游擊戰爭的根據地。有了這些東西,我就放心了。黃色炸藥以大區為單位搞。”(《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上的講話》)

  1964年7月,毛主席明確講:“一有戰爭征候,工廠就要搬家,疏散到山里去。上海這么多工廠還能留給敵人嗎?不能。”(《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關于建設地方武裝和備戰問題》)準備后方力量,毛主席是積極的。主席明確指示:“攀枝花、酒泉兩個鋼鐵基地,沒有落實。這兩個基地一定要落實。如果材料不夠,其他鐵路不修,集中修一條成昆路。必要時也可將內昆路的鐵軌拆掉,先修成昆路。”(《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關于建設地方武裝和備戰問題》)

  1964年10月,毛主席指出——即使是一二線地區,也要有自己作為預備力量的第三線。主席說:“廣東省是動起來了,請總理約瑞卿談一下,或者周羅和鄧、彭一起談一下,是否可以將此報告轉發第一線和第二線各省,叫他們也討論一下自己的第三線問題,并向中央提出一個合乎他們具體情況的報告。無非是增加一批建設費,全國大約需十五億左右,分兩、三年支付,可以解決一個長遠的戰略性的大問題。現在不為,后悔無及。”(《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加強一二線各省的后方建設可以解決一個長遠的戰略性的大問題》)

  做好充分后方準備也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戰略撤退,方便主動撤離守不住的地方。主席在1965年說:“現在搞大三線、小三線,我看比較主動。小三線小邊區大三線大邊區。如果打起來,敵人總不能全部占領,不能占領所有鄉村,中小城鎮也不可能全部都占嘛。”(《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戰爭準備要放在兩個可能上》)抓而不緊,等于不抓。對于三線建設問題,毛主席抓的很緊。1965年10月,毛主席還指示:“要爭取快一點把后方建設起來。三五年內要把這件事情辦好,把大小三線搞起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要爭取快一點把后方建設起來》)

  (4)多練兵,使軍隊可以迅速進入戰爭狀態

  毛主席也極其重視練兵、使軍隊熟練起來的問題,他在1964年6月講:“子彈可以多造一些。平時多用一些子彈,打起仗來就省子彈了,打得準了嘛!”(《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觀看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大比武匯報表演時的談話要點》)也是在這次談話中,毛主席強調:“要注意多搞夜戰、近戰。在很黑的夜間搞,什么也看不見。什么叫做夜老虎?就是要搞夜戰,搞近戰,訓練部隊晚上行軍,晚上打仗。”(《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觀看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大比武匯報表演時的談話要點》)說明了我軍發揮夜戰優勢、彌補裝備差距的重要性。

  1970年11月24日,毛主席對北京衛戍區關于部隊戰備野營練兵總結報告批語強調:希望注意冬季長途野營訓練,官兵團結,軍民團結,野營練習。主席認為:“如不嚴格訓練,就會變成老爺兵。”(《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70年,七十七歲。)可見,毛主席那時候軍隊練兵而且學習讀書,并不是“只念語錄不練兵”。

  (5)作戰方法準備方面——準備人民戰爭和積極防御

  1964年,毛主席特別強調,真打起來,不要盲目硬拼——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不要怕打破壇壇罐罐。同時,毛主席特別強調了發動群眾開展人民戰爭的問題:“至于打法,無非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打殲滅戰。還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頂,要頂一下,頂不住還不是走?不能放在頂得住上。所以各省要搞民兵、地方部隊,省、地、縣都要搞,不要靠中央,不要只靠幾百萬解放軍。”(《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毛主席說的很清楚:“‘守土有責’,守不了,還不走?”(《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盲目死守,白白消耗我們的兵力是沒有意義的。打不贏必須撤,要保存實力。

  1964年7月15日,毛主席說的更清楚:“我們的打法是,我能吃下你時,就吃你;吃不下你時,也 不讓你吃了我。時機不成熟,我主力不同你硬拼,同你脫離接觸。等到我能吃了你的時候,就把你吃掉,一口一口地吃,最后把你吃掉。無非你占了我什么地方,聽起來名譽不好。”(《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關于建設地方武裝和備戰問題》)必須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標,不能計較一城一地得失。

  所以,毛主席很自信地說:“就是失掉了北京,也不要緊。失掉了,我們也不到重慶,民主人士可以去。我們到北京、太原之間的山洞里去,就在這里同敵人斗。讓敵人輕視我們好,不要緊。蔣介石歷來就是輕視我們的。進人延安時,他二十五萬人,我們二萬多人。我身邊只有一個連三個排,是汪東興帶的。離敵人二十里、十里也沒走,只離幾里才走。他不到寶塔山,我就不走。有人說要走我說不走,因為還有工作沒有做好,司令部沒有組織好,隊伍沒有湊起來,怎么打仗呢?他到了寶塔山,我才走。這樣的情況,有好幾次,我就是不走。結果怎樣呢?一個人都沒有死,最后還不是敵人失敗了。所以,什么事都不要怕,不要慌慌張張。”(《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關于建設地方武裝和備戰問題》)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不能死守根本守不住的地方、白白損失兵力。在基輔大會戰的時候,如果蘇軍迅速撤離,之后在運動中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牽制和消耗德軍,即使德軍兵臨莫斯科的時候,蘇聯也不會那樣被動了。

  毛主席吸取了蘇德戰爭時期斯大林的教訓。毛主席講:“要研究斯大林的經驗。斯大林一不做工事,二不搬廠,三不準備打游擊戰,只是倉促撤退。”(《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在聽取西南三線建設工作匯報時的講話》)蘇聯工事不足、兵力不足、壓根沒有能力守得住的地方,斯大林還舍不得撤離,結果不僅地方保不住、還被敵人集中優勢兵力大量消滅了有生力量。之后,蘇軍的撤退也是被動的、倉促的。如果蘇聯高層真清醒的認識到蘇軍抵擋不住德國猛攻,如果當時蘇聯在戰前迅速搬走大量靠前的重要工廠、在戰爭初期迅速撤離守不住的地方,不分散兵力守衛前線附近的地區,而在運動中主動而非倉促撤退并集中兵力,讓希特勒撲空,保存有生力量,逐漸運動中集中兵力殲滅敵人,那么也不至于在蘇德戰爭初期損失那樣慘重了。

  對于工事問題,毛主席1969年講的也很清楚:“工事也許有些用,也許用處不大。有些工事在一兩個星期內擋一下可以,有的工事可以擋久一點,擋半年,下半年怎么辦?還是要撤。工事有兩種,一種是臨時擋一下,一種是可以擋久一點,其余的大部分沒有什么用。敵人從哪里都可以來:為什么要往釘子上碰呢?”(《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打仗就是要集中兵力消滅有生力量》)工事為的是遲滯敵人和吸引敵人,不是長久之計。我國面積廣闊,你左邊修了工事,敵人集中兵力右邊打,你左邊修的工事就沒用了。以我們新中國的人力和國土面積實際情況,處處有絕對優勢的“固若金湯”的工事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主席指出——關鍵還是要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盲目固守一個地區。毛主席看的很清楚,說的也很清楚:“打仗不是工事問題,而是戰斗力問題,集中兵力消滅有生力量的問題。在戰場上要占領制高點,做點工事就可以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打仗就是要集中兵力消滅有生力量》)

  (6)加強裝備

  毛主席指出:“我們的技術要趕上和超過國際水平。管他什么國,管他什么彈,原子彈、氫彈,都要超過。抓三線建設,我們把鋼鐵,國防、機械、化工、石油、鐵路基地都搞起來了,那時打起來就不怕了。搞不成,打起來怎么辦?我們就用常規武器跟他們打。以前我們沒有飛機、大炮,又沒有黃色炸藥,還不是打贏了!打起來還可以繼續建設,你打你的,我建設我的。”(《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搞好三線建設打起仗來就不怕了》)可見,毛主席極其重視國防技術的進步,加強我國的國防。

  關于電子信息技術,毛主席也是早有準備的。1975年12月20日,毛澤東對葉劍英《關于加強電子對抗工作的報告》批語:“很好。”(《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75年,八十二歲。)毛澤東支持電子對抗技術的發展,支持電子干擾設備的發展,支持發展電子技術情報工作,體現了他的高瞻遠矚,緊追時代科技發展水平最前沿。2009年閱兵展示出來的大多數兵器還是毛澤東時代的兵工廠建造出來的。可見毛澤東時代國防建設成就的巨大。

  (7)“備戰、備荒、為人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

  1965年6月,毛主席就講:“總而言之,第一是老百姓,不能喪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二是災荒。計劃要考慮這三個因素。脫離老百姓,毫無出路。”(《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在杭州聽取計劃工作匯報時的講話》)可見,那時毛主席就有了要做戰爭危險準備、要注意災荒困難、必須在備戰備荒中為人民服務、不能脫離群眾。

  1966年3月,毛主席把這個道理講的更加清楚:“第一是備戰,人民和軍隊總得先有飯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則雖有槍炮,無所用之。第二是備荒,遇了荒年,地方無糧棉油等儲蓄,仰賴外省接濟,總不是長久之計。一遇戰爭,困難更大。而局部地區的荒年,無論哪一個省內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幾個省合起來來看,就更加不可避免。第三是國家積累不可太多,要為一部分人民至今口糧還不夠吃、衣被甚少著想;再則要為全體人民分散儲備以為備戰備荒之用著想;三則更加要為地方積累資金用之于擴大再生產著想。所以,農業機械化,要同這幾方面聯系起來,才能動員群眾,為較快地但是穩步地實現此種計劃而奮斗。”(《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備戰備荒為人民》)主席講的這么深刻、具體、清晰,我就不再給主席的經典論述做我自己的解釋了。

  為了兼顧人民生活,以國防戰備建設為主同時,毛主席也注意著生產,注意著統籌兼顧。毛主席講:“不要把兵擴太多了,有礙生產。首先把東北搞起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在聽取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等情況匯報時的談話》)

  怎樣備戰?怎樣備荒?1972年12月10日,毛主席講:“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挖洞備戰,積累糧食備戰備荒,外交上保持正義主動、不搞侵略擴張。這是主席對“備戰,備荒,為人民”方針的具體化發展。

  (8)備戰的目的是為了拖延和制止戰爭

  毛主席在1964年7月2日講:“各省要搞兵工廠,先搞修理,再搞制造……有事不能全靠中央和軍委,各省要準備自己管自己。有人說怕敵人不來用不上,不是浪費嗎?那不對,一定要搞,準備好了敵人可能不來,準備不好敵人就可能來,敵人來了總要打掉一些壇壇罐罐。”(《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準備好了敵人要來也好辦》)

  這也是主席的軍事辯證法的體現——你準備的越充分,人家敵人越不敢輕易進攻你;你越準備不充分,人家越會趁你準備不足突襲你。準備越充足,人家越不來,你越安全。

  李際均將軍講:“只有加強戰備才有可能推遲戰爭;只有贏得自衛反擊的小戰才有可能避免大戰。這是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偉大遺訓。”(李際均:《為什么說毛澤東是世界上最高明的戰略家?》)

  現在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抱怨毛主席的“備戰備荒為人民“以及“大三線、小三線”,特別是“深挖洞,廣積糧“。但是如果沒有這些,蘇修才真的會打過來的。“幾多事后諸葛亮,誰個潮前毛澤東?”事后諸葛亮們一直在污蔑毛澤東備戰備荒“勞民傷財”,但是沒有這些“勞民傷財”,那蘇修就真的敢用核武器輕易毀滅我們了。毛主席實際上領導我們用最小的代價取得了一場大規模、反侵略戰爭的勝利。真的備戰為的是讓敵人不敢輕易進攻我們,為的是不打核戰。正是因為當時主席帶領我們用“深挖洞,廣積糧”充分戰備了,蘇聯才不敢真的輕易和我們開戰。

  正如李慎明老師所說:“蘇聯最終為什么沒敢動用核武,這主要是因為毛澤東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戰略方針,并催促數次,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早早就布置建設好了‘大三線’‘小三線’,為‘早打,大打,打核大戰’提前做了有效準備。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也就化解了蘇聯對我們的一場核打擊。叛逃到西方的蘇聯克格勃高級官員謝甫琴科說,他認為蘇聯沒有對中國進行核襲擊的原因,‘除了美國警告蘇聯,這樣會導致美蘇間嚴重對抗外,還在于中國有了充分的準備’。事后,美國學者也認為,若不是中國嚴陣以待,蘇聯甚至可能在30分鐘內就能突襲并摧毀中國的核力量。”(李慎明:《正確認識毛澤東領導新中國經濟建設的艱辛探索和偉大成就》)。

  這一仗,真正實現了上兵伐謀——這是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迄今為止后無來者的軍事奇跡。

  小結:

  正如李際均將軍所說:“在核戰略上,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國防效益,爭取到最長久的國家安全。”“毛澤東就是這樣進退有據地展現他高明的核戰略思維。”(李際均:《為什么說毛澤東是世界上最高明的戰略家?》)在1964年以來指揮的粉碎帝國主義核威脅的全國反侵略大備戰,毛主席將“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發揮到了極致。

  如孫子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毛主席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他輝煌的軍事成就,不僅包括他親自具體指揮的一系列精彩絕倫的偉大戰役,而是包括他創造的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戰略目標的“謀攻”奇跡!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還沒有第二個戰略家能像毛澤東這樣把“不戰而屈人之兵”運用到這樣的爐火純青的境界。

  毛主席把“謀攻”發揮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境界,領導人民以最小的代價粉碎了兩大帝國主義國家核大戰威脅,豈非古今領袖之絕無僅有哉?!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賣“天”的消息如果屬實,那真是天大的諷刺!
  2. 很有意思,大V名人紛紛被打臉
  3. 富得流油,跌得粉碎
  4. 憑什么要如此喪心病狂地公開否定毛主席的歷史功績
  5. 為什么有的人年紀輕輕思想高度卻遠高于常人?
  6. 金微:圍獵媒體人、新聞消失之迷
  7. 秦明:恐怕只有毛時代的人民商店會比胖東來做得更好
  8. 中國的真實失業率?——基于第三次全國時間利用調查的推算
  9. “胖東來們”到底動了哪個階級的利益?
  10. 奔喪、急救、火災也不能打破的規定,簡直荒唐至極
  1. 我為什么不再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2. 分清偉人與設計師的五個策略
  3. 一幫蠢貨
  4. 什么叫通貨膨脹?買一籠小籠包就明白了
  5. 1964年,主席與少奇從分歧到沖突
  6. 非常炸裂!黑幕終于曝光了
  7. 明海|辯證看1978年后的“不爭論”
  8. “深水區”,關鍵觸碰到利益集團
  9. 遇事別舉報?總把人們當傻子,究竟是誰在丟人
  10. 內地的毒文化,別去禍害香港了
  1. 魏巍:論毛澤東晚年
  2. 再這么搞下去,老百姓還能信什么?
  3. 小平的自述原文摘錄(值得仔細品讀)
  4. 他果然被罷免了全國人大代表!
  5. 郝貴生|從錢學森同志談“摸論”說起
  6. 從佩奇案看如今官場性交易者
  7. 祁建平:當代中國的官僚資產階級
  8. 這撥人,沒救了
  9. 史上第一次,美國大選把公知干沉默了!
  10. 當前各階級分析和任務
  1. “后期,他犯了錯誤,類似俄國的普列漢諾夫。”
  2. 元龍:抨擊中國修正主義,特朗普的反華手段如何解?(原文未刪節版)
  3. 我為什么不再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4. 1964年,主席與少奇從分歧到沖突
  5. 我為什么不再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6. 什么叫通貨膨脹?買一籠小籠包就明白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无遮挡 |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亚洲一级aⅴ在线免费播放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