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普通老百姓批判靠不擇手段先富起來的奸商時,一些媒體大罵窮人仇富和破壞營商環境。而當下眾多媒體對胖東來這優秀的民族企業進行批判和攻擊,怎么就不談破壞營商環境呢?
為何如此雙標?
因為胖東來老板是先富階級的叛逆者!
這比光強調狼性文化不給肉,光畫大餅沒實餅,光加班不給加班費的企業好多了。
也比一些創始人搞人設希望消費者感性,讓明星代言希望消費者感性,但出現輿論危機時就想讓消費者理性的企業好多了。
白紙太耀眼,盯著潑點墨才能是同路人。
胖東來倡導結婚應平等,不要彩禮,買房不應啃老,不伸手向父母要錢。
當然他之所以敢這樣倡導,因為該公司給的工資和福利高,遠超當地的工資水平。
但很快被媒體關注,紛紛發文進行批判。
比如以下十家媒體(當然不僅十家):
福布斯中文網發文——
專家稱胖東來員工新規不能越界。
新京報發文——
胖東來莫把員工私生活也管起來。
澎湃新聞發文——
家長式管理講不好現代企業故事。
財經網發文——
企業請離員工私生活遠一點。
三聯生活周刊發文——
家長式管理講不好現代企業故事。
南方日報發文——
胖東來給員工提要求為何公眾不買賬。
中國新聞周刊發文——
胖東來要謹防跌入造神陷阱。
鳳凰周刊發文——
媒體評胖東來要謹防跌入造神陷阱。
瀟湘晨報發文——
企業家要克制當大家長的沖動。
齊魯晚報發文——
一片好心沒蓋住于東來的爹味。
這些批判按照他們的邏輯是存在著悖論:多數批判胖東來有“爹味”和“大家長式”管理,但媒體如果真想倡導獨立自由精神,那恰恰應該做到胖東來所倡導的買房不要啃老。其實正因為胖東來有這種“大家長式”人文關懷,才會把品質把控嚴格,讓員工和消費者滿意。
不僅媒體人出來批判胖東來,一些律師也跳出來批判,說胖東來這違法那違法,社會上那些員工討薪困難時咋沒他們身影?
你結婚要彩禮,人家胖東來沒有說開除吧,也沒有說不給工資吧,只不過對不符合自己公司文化的員工考慮不給予福利。
其實胖東來老板于東來真正要提倡的是——“未來的胖東來人是不允許靠。”
物質上想盡辦法支持員工,給予保障,精神上提倡“不許靠”的真正獨立精神,物質與精神統一,也符合國家倡議,大方向我堅決支持,但在一些操作細節上,還可以結合實踐繼續完善。
我對胖東來這舉策本來不太關注,有部分“無孩愛貓女”反對是正常現象,但媒體一窩蜂出來批判,律師出來普法順便批判,一分析,這背后無非又是階級問題。
否則曾批判破壞營商環境的媒體人,是不會出來批判,甚至會說:不喜歡“爹味”,那可以辭職呀,那么高工資,喊爹都行。
胖東來把商場做到成打卡的地方,能讓消費者和員工普遍滿意,證明了光明正大做生意,不坑消費者不剝削員工也能賺錢。
這給一些靠不擇手段賺錢的先富難堪了,也讓一些先富不帶后富的人難堪了。
胖東來這公司文化其實有點像社會主義文化,提倡人情味,提倡獨立自主,提倡集體精神,對食品安全注重,對員工關懷。
但媒體圈有的人,不僅是一些先富的代言人,也是西方文化的代言人。
西方人情味比較淡,大家不是互相幫助,而是互相亂搞、偷情和背叛,更不想政府、社會、企業來影響到個人的價值觀。他們推崇西方這樣的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背叛者,這樣才好蠱惑那些年輕人。
胖東來一個企業想影響社會價值觀,即使正向的也與某些媒體人推廣歐美那些理念有沖突,那就得批判,同時還順應一部分先富者的心聲:讓你嘚瑟,讓你占據好名聲,現在對員工多管閑事,有黑點了吧。
所以他們短時間集中地出現批判聲。
輿論場,無不反映著利益和三觀。
看似幫員工說話,本質就是做這兩件事。
我們要分清輿論里的假善意真禍心。
我們很多人忌諱曾經經常談的那句話——“階級斗爭,一抓就靈”是有道理的。
總結就是,一幫對社會主義文化背叛的媒體人,對先富階級的背叛者進行批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