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環球時報引用路透社報道,美國商務部致函臺積電,要求從11日開始停止向中國大陸客戶供應7納米及更先進工藝的AI芯片。
緊接著,臺媒《經濟日報》稱,繼臺積電宣布對中國大陸AI芯片企業暫停7nm及以下先進制程代工服務后,三星晶圓代工業務部門也向大陸客戶發出了類似的通知。三星官方回應稱,不評論。
此前,三星已關閉平澤2號線和3號線超過30%的生產線,以降低晶圓代工的產能,并計劃年底前將關閉范圍擴大至50%,其中就包括4nm、5nm和7nm的代工生產線,三星此舉可能是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而采取的應對措施。
雖然三星在晶圓代工行業的咖位不如臺積電,但很多國內企業確實選擇在三星流片,三星目前的第一代3nm工藝的阿爾法客戶就是大陸的一家礦機芯片。在美國的禁令下,一些客戶可能會選擇用白手套流片,或者直接選擇境內晶圓廠。
不過,本次美國商務部并沒有把車門焊死,禁令的范圍僅局限于7nm以下AI芯片。簡言之,就是手機芯片、電腦芯片、服務器CPU均不在禁令的范圍內。也就是說,受到影響的是國內AI芯片公司,像展銳的手機芯片,阿里的倚天,中興的珠峰等服務器CPU均不受影響。
鐵流認為,本次美國商務部的禁令對臺積電、三星影響均不大。
對三星和臺積電而言,英偉達在AI芯片行業居于壟斷地位,大陸AI芯片廠商訂單量相對有限,產能占比偏低,即便AI芯片火爆導致供不應求,英偉達追加的訂單可以輕易填補產能。
對大陸而言,鐵流認為也是好事。
因為當下中國的AI芯片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眾多初創公司搶風口,一些公司只是買國外IP,或拿開源代碼改改,或拿DPS重新包裝一下,買國外的EDA,去臺積電、三星流片。然后在PPT上宣傳吊打英偉達,在資本市場左右逢源。
在這個過程中,IP是買的,EDA是買的,制造工藝還是買,對于本土產業幾乎沒有拉動作用。這種建立在境外技術基礎上的所謂國產AI芯片,既不掌握核心技術,也沒有鍛煉自己的能力,更無法抵抗政治風險。
美國的禁令卡死一批濫竽充數的AI芯片公司,反而有利于真正立足于本土技術和本土制造的AI芯片公司成長,美國的禁令反而可以起到去偽存真的作用。
當下,國內AI芯片和算力是相對緊缺,而不是絕對緊缺。一方面對英偉達的AI芯片有強勁的需求,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的AI算力中心由于使用的某明星企業的全棧產品,導致應用少,軟件遷移成本巨大,使用率很低。
國內AI芯片公司應當把重心放在應用上,真正把AI芯片用起來,把閑置的算力盤活,在PPT上吊打英偉達,靠政商關系忽悠政府投資AI中心賺取高額利潤,對于提升產業競爭力和AI產業長遠發展于事無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