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八十億人的寰宇,戰爭陰云仍消散不去。俄烏沖突的硝煙在歐陸彌漫,加沙的孩子在瓦礫中哭泣……而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們,又怎能忘記是無數英雄兒女為我們撐起了這片天?我們新時代的新青年都應當傳承抗美援朝的精神光輝。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在激昂的《志愿軍戰歌》里,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部署下,跨過鴨綠江,支援朝鮮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斗爭。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深化了中朝人民間的友誼,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乃至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做出了卓越貢獻。74年前,我們的戰士,穿著單衣,吃著炒面,拿著老套筒,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帝國主義,面對朝鮮冬季的嚴寒,懷著對帝國主義侵略者刻骨銘心的仇恨,懷著與中朝人民的牢不可破的階級友誼,敢于斗爭勇于斗爭善于斗爭,最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在停戰協定上簽字——這是和平的勝利!這是正義的勝利!這是人民的勝利!帶著對革命先烈的憧憬,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抗美援朝的背景
“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者和被壓迫民族,“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國際共產主義陣營日益強盛,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得不進行凱恩斯主義的改革。資產階級受到了極大震撼,以新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美國為首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在對“共產主義先生”的極度恐懼中挑起了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冷戰。
“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的邏輯,他們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毛澤東:《丟掉幻想,準備斗爭》)美帝國主義懼怕革命風暴席卷亞太,它壓制日本工人運動并重新武裝日本,資助蔣介石集團等反動勢力“剿共”“溶共”,并且分裂朝鮮,四處扶植親美勢力。偉大的中國人民在黨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掀起了史無前例的人民解放戰爭,把美蔣反動派趕出了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國。然而,在美國反共政策和蘇聯大國沙文主義傾向的影響下,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界,被人為分割成了南北兩部分。朝鮮人民渴望統一,而美蘇兩大國在這“三千里錦繡河山”的明爭暗斗也為朝鮮內戰埋下了導火索。
從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南北朝鮮在邊境上摩擦不斷。1950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打響了朝鮮內戰的第一槍。朝鮮人民軍有具備豐富作戰經驗的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朝鮮族戰士,也有大量蘇式裝備,一時間把以日據時期的朝鮮偽軍為主體的韓國軍隊打得丟盔棄甲,克復漢城(今首爾),把李承晚集團圍困在釜山附近。然而,由于金日成等朝鮮黨政軍領導人冒進輕敵,在補給能力較差的情況下把戰線拉得過長,有著被攔腰截斷的風險。而與此同時,在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帝立即派軍隊入侵朝鮮,并操縱聯合國安理會,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通過決議,組織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擴大侵朝戰爭。駐日美軍司令麥克阿瑟在實質上成為“聯合國軍”總指揮官,他抓住了朝鮮人民軍戰線過長的漏洞,于9月15日發起仁川登陸戰,迅速切斷人民軍補給線,控制仁川一帶及附近島嶼。被圍困在釜山的“聯合國軍”立即發動反擊,人民軍兵敗如山倒,9月28日丟漢城,10月1日韓軍越過三八線,10月7日美軍越過三八線,10月19日平壤淪陷,11月21日美軍一部突進至鴨綠江畔的惠江。在美帝國主義的慫恿下,韓軍在占領區大搞清洗,殺害了大批朝鮮勞動黨黨員和支持勞動黨的群眾——中國人民的階級弟兄在掙扎、在流血、在犧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著一千多公里邊境線的國家,一個由馬克思主義革命政黨領導的國家,有著被徹底顛覆的風險。
同時,美帝國主義還妄圖把戰火燒到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破壞東亞革命局勢。它一邊把第七艦隊開至臺海,阻礙我人民解放軍統一臺灣的進程,另一邊空襲我邊境城市安東(今遼寧丹東)等地并炮擊我航海商船,殺害我無辜軍民。美帝國主義到處煽風點火,危害世界和平,妄圖阻擋人民革命的步伐,我們絕不答應!毛澤東同志于1950年6月28日發表講話:“中國人民早已聲明,全世界各國的事務應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亞洲的事務應由亞洲人民自己來管,而不應由美國來管”;并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的講話》)周恩來同志也于9月30日發表嚴正聲明:“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國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為鞏固和發展人民的勝利而奮斗》)在美軍越過三八線的第二天即1950年10月8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同志發布關于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命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式決定出兵朝鮮。至此,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正式拉開帷幕。
最可愛的人
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的三十七個月里,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們和朝鮮軍民所面對的敵人,是一只武裝到牙齒了的帝國主義軍隊。彭德懷元帥指出,在朝鮮戰爭中,“美國侵略軍把朝鮮當作使用大規模屠殺的新武器的試驗場,許多新武器都大規模地使用過了,美國侵略集團除脅迫十五個仆從國家派遣兵力參加作戰之外,主要地動員了它自己的陸軍的三分之一、空軍的五分之一和海軍的大部作為侵朝戰爭的主力,并把整個國民經濟轉上軍事軌道,以大量的軍事裝備和物資投入戰爭。”(《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然而,中朝人民軍隊面對美帝國主義所謂的“強大戰爭機器”,毫不畏懼,英勇奮戰。沒打過現代戰爭,就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沒有火力優勢,就充分發揚主觀能動性,靈活運用、創造各式戰術,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敵人“鋼多氣少”,我們“鋼少氣多”,在白山黑水間,中朝軍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英雄傳奇,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們真不愧是“最可愛的人”!請讓我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幾位“最可愛的人”。
楊根思:在1950年11月29日的戰斗中,楊根思奉命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堅守在長津湖地區下碣隅里外圍制高點小高嶺。“敵人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面對號稱“王牌”的美陸戰一師的集團進攻,楊根思帶領全排戰士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8次進攻。敵人潮水般的進攻使得陣地上只剩下楊根思和兩名傷員。子彈打光了,手榴彈扔完了,而敵人又摸上來了。危急關頭,他抱起最后一個炸藥包,撲向敵群同歸于盡,英勇捐軀。
黃繼光: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奉命反擊597.9高地。在部隊前進受阻時,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承擔爆破任務。他勇敢地沖向地堡,用手雷炸毀敵人幾個火力點后,敵一殘存的火力點還在頑抗。黃繼光身上已經7處負傷,手雷也已全部用光。為了完成任務,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撲向敵人的火力點,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掃射的敵機槍射孔,犧牲時年僅21歲。
邱少云:在1952年10月12日的戰斗中,邱少云所在連隊擔負突擊任務,并奉命于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第二天,他潛伏的地方不幸被敵人盲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他強忍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里一動不動,直至犧牲。年輕的他在烈火中永生!
楊連第:面對著美帝空軍的狂轟濫炸,他作為一名鐵道兵戰士,仔細觀察敵機轟炸規律,開創了鐵道兵利用空襲間隙白天搶修的先例。他總是帶頭爬上被炸毀的橋墩,沒有絲毫畏懼。在搶修清川江大橋的任務中,上有敵機轟炸,下有4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搭起的浮橋被沖垮十多次。關鍵時刻,楊連第憑借多年經驗,首次提出利用交叉鋼梁立在江底搭設浮橋的辦法,解決了搶修難題。1952年5月15日凌晨,楊連第在清川江大橋的搶修中不幸被彈片擊中頭部,英勇犧牲。志愿軍總部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英雄”等稱號。
張桃芳:在艱苦的戰爭中,他苦練射擊技術,從剛入伍時彈彈脫靶到彈不虛發,叫美國鬼子膽戰心寒。在1953年初的“冷槍冷炮”作戰中,他用一支不帶瞄準鏡的老式蘇制步槍,創下了31天里用436發子彈斃敵214名的輝煌戰績,而自己卻毫發無損、全身而退,成為世界聞名的頂級狙擊手,榮獲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等功、“二級狙擊英雄”榮譽稱號和朝鮮一級國旗勛章。歸國后,他報名參加飛行員培訓,成為新中國第一代殲擊機飛行員,為人民空軍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李延年:作為連隊指導員,在1951年10月強攻346.6高地的戰斗中,做了多次成功的戰斗動員,冷靜指揮,主動協調友鄰部隊,組織反擊。在一天兩夜的防守作戰中,面對著敵我兵力火力懸殊的極端情況,不僅守住了陣地,還先后殲敵636人,全連僅犧牲160余人,打出了陣地進攻和防御以少勝多的模范戰例。他因此榮立特等功,獲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榮譽稱號和朝鮮自由獨立二級勛章、三級國旗勛章。201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國家主席令,授予李延年同志共和國勛章。
這些英雄事跡,只是那千千萬萬“最可愛的人”創造的戰爭奇跡中的冰山一角。在松骨峰、在鐵原、在上甘嶺,多少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有位老戰士說,真正的英雄大多都已犧牲了,像他這樣活下來算不得好漢;但我想說,他們蹲坑道、吃炒面、頂炮火、建奇功,為中朝人民的和平與幸福而戰,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讓帝國主義侵略者
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在科幻小說《三體》中,紅岸基地的雷政委曾說:“這不是說我們懼怕來自宇宙的入侵,退一萬步說,那種事真的發生了,外星侵略者必然會淹沒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也許有些朋友讀到這里會笑出聲來,但這里并不是科幻,而是寫實。在現實中,我們沒有同外星侵略者干過仗,但我們卻和美帝國主義打過。而抗美援朝,也絕不只是發生在異國他鄉的一場戰爭。
我們的戰士,懂得自己要為什么而戰。如果不理解這一點,就無法解釋志愿軍戰士為什么要把這片異國他鄉的土地當做他們自己的家鄉來守護,為什么帝國主義侵略者打不贏這場仗。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鎮壓反革命,是當時新中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三大群眾運動。這三項運動,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緊密聯系的。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解讀這一點。在志愿軍中,存在著大量原國民黨軍隊的“解放戰士”,像烈士邱少云,就曾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這些解放戰士,在國民黨舊軍隊里,吃了極大的苦,受了極大的罪,他們的親人被還鄉團欺侮了、殺害了,他們被反動派裹挾,還要把槍口對準自己的親人。是黨給了他們新生,黨帶著他們的親人分田分地,黨和人民政府處決了罪大惡極的土豪惡霸反革命,黨還帶著他們認清階級苦、誓報萬年仇,引領他們成長為真正的革命戰士。反觀美帝軍隊,他們的士兵被美國的壟斷大資產階級裹挾著參加了這場非正義戰爭,他們真的明白自己在為誰而戰嗎?
由這樣的革命戰士組成的人民軍隊,還是一支與過往一切軍隊都有本質不同的軍隊。我們的人民軍隊,“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我們的子弟兵,首先是要有一個革命的政治立場的。我軍一直對政治工作很看重,毛主席曾經總結我們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則,分別是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和寬待俘虜的原則(《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后兩條我們放在后面講,這里先講官兵一致。我們人民軍隊對官兵一致的實踐,后來被總結為“軍事民主”。怎么個“軍事民主”呢?“這就是在軍隊中肅清封建主義,建立自覺紀律,實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同前),有自上而下的“連上黨支部”,也有自下而上的士兵委員會。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在面對從未經歷過的現代戰爭時,仍然能夠發揮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并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靠的就是作戰計劃民主決策、戰斗結果民主評述、優秀戰法民主宣傳的軍事民主。“兵民是勝利之本”(毛澤東:《論持久戰》),只有一支滿懷階級感情、牢記初心使命的真正革命的人民軍隊,才能徹底戰勝帝國主義的走狗軍隊。美帝國主義自恃武器強大,有海空優勢,但是他們的鋼鐵洪流打敗我們的鋼鐵之師了嗎?“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同前),美帝軍隊的物再強,他們的人不行,不曉得究竟為何而戰,紀律很差,軍隊內部也沒有團結一致,惡劣的種族歧視甚至把整建制的黑人連隊逼得向我軍投降,那面對中朝人民軍隊也占不到便宜。
我們可愛的志愿軍戰士們同朝鮮軍民在朝鮮“三千里錦繡河山”間戰斗,而在廣袤的赤縣沃土上,偉大的中國人民也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運動。在當時,中國共產黨開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群眾動員組織工作。工廠、學校、田間地頭,到處都在宣傳美帝侵朝暴行,到處都是保衛和平的怒吼。北京西城區二龍街的高玉泉、張楊氏兩位老大娘,用白布剪成和平鴿的圖案,連同寫著“反對美帝侵略臺灣、朝鮮簽名運動”的字條一起縫在身上,拿著鋼筆、墨水瓶、簽名冊子,帶著干糧,到大街、胡同、學校、公園去宣傳動員。從 7 月 27 日起,一個星期內她們征集到 8234 人的簽名。有人問簽名干什么?她們理直氣壯地回答:“簽一個名,就等于一個子彈,我們用它來打垮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她們的行動集中體現了北京廣大婦女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對和平生活的無限向往。[i]西北勞動模范代表劉玉厚說:“咱關中地方今冬要搞土地改革,咱還得與地主狠狠地打一仗,把地主的氣焰打下去,讓咱農民來一個徹底大翻身。眼下咱老百姓的日子是過得不錯啦!但是,美帝國主義又想來侵略咱中國的土地,不讓咱老百姓過好日子,讓美帝國主義來看看吧,咱們是不會饒它的!咱中國的前方有著千千萬萬的戰斗英雄,后方有數不盡的努力生產、支援前線的勞動模范。美帝國主義還想來冒險,真是自己找死!只要咱中國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人民團結得像一個人,咱老百姓的好日子就不會被美帝國主義搶去!”[ii]在抗美援朝運動中,我們開展了大規模的群眾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基本掃除了對帝國主義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侵略和國民黨反動派黑暗統治遺留下來的崇美恐帝等反動思想,加強了打倒美帝國主義侵略的決心,由此“產生了支援朝鮮人民反抗侵略、保衛遠東和世界和平的強大的物質力量”[iii],為后來自力更生的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當時,全國上下一條心,大批工農和學生積極要求參軍參戰。在毛主席“增加生產,厲行節約,以支持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全國政協一屆三次會議上的開幕詞》)的號召下,工人們開展愛國生產競賽,農民們踴躍繳納愛國公糧,工商界人士也普遍進行愛國集體納稅,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也同群眾一道炒炒面支前。就連功德林里的國民黨戰犯和末代皇帝溥儀也參與到了支前運動中。據統計,“一九五一年‘五一’前后,全國各地各界人民廣泛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反對武裝日本、保衛世界和平的示威游行。參加者有二億二千九百九十余萬人。全國人民還開展了慰問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的運動,到一九五一年五月止,全國人民捐獻了一百二十六萬多件慰問品,七十七萬多個慰問袋。”“據統計,截至一九五二年五月,全國人民捐獻了相當于三千七百一十架戰斗機的價值的錢款,即人民幣五萬五千六百五十億六千二百三十多萬元。”[iv]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就不會有抗美援朝的勝利。
一切反動派總是決不甘心失敗的,他們要做最后的掙扎。美帝國主義在發現無法用常規戰術取得勝利時,就不惜一切代價地反共反人民。它不僅在朝鮮大肆屠殺朝鮮革命群眾、轟炸看押“聯合國軍”戰俘的戰俘營,還對中朝人民發動了駭人聽聞的細菌戰。在1952年1月28日,中朝軍民首次發現美帝軍隊使用細菌武器;自2月29日開始,中國東北多個邊境城市也發現美軍細菌武器。中朝兩國立即展開行動,開展反細菌戰斗爭。3月8日,周恩來同志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控訴美國政府擴大細菌戰范圍,派遣飛機入侵中國東北地區投放帶菌昆蟲的罪行。3月14日,周總理主持召開政務院第128次會議,改組中央防疫委員會。在中央防疫委員會領導下,反細菌戰斗爭不但在志愿軍部隊深入展開,還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愛國衛生運動蓬勃開展,僅半年里,全國就清除垃圾1500多萬噸,疏通渠道28萬公里,新建改建廁所490萬個,改建水井130萬眼。共撲鼠4400多萬只,消滅蚊、蠅、蚤共200多萬斤。還填平了一大批污水坑塘;廣大城鄉的衛生面貌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v]愛國衛生運動不僅粉碎了美帝喪心病狂的細菌戰,還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人“東亞病夫”的面貌。像在上海,“愛國衛生運動推行僅一個月,全市90%以上的里弄就進行了2到4次大掃除;市師附小2000多學生吃飯,廚房里看不到一只蒼蠅;霍山路小學絕大多數兒童不吃露天零食;上海自來水公司職工子弟小學的小朋友已養成愛勞動、愛清潔的好習慣。”[vi]在這之后,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不斷開展,成為了一項深刻的社會變革。別的不說,大家喝開水的習慣,就是在建國以來一次次愛國衛生運動中逐漸養成的。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偉大的人民戰爭,抗美援朝運動是一場偉大的群眾運動。如果沒有一個真正的人民國家(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沒有一個真正革命的黨,能干得出這樣的人間奇跡嗎?
把國際主義大旗高高舉起
毛澤東同志曾在多個場合指出,我們要以無產階級的革命國際主義去反對資產階級的庸俗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在《紀念白求恩》里,毛澤東同志這樣寫道:“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白求恩同志是實踐了這一條列寧主義路線的。我們中國共產黨員也要實踐這一條路線。我們要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要和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才能打倒帝國主義,解放我們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這就是我們用以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國際主義。”這段論述是很經典的,小學里我們大家也都背過。那除了白求恩同志的事跡以外,還有什么是彰顯國際主義精神的呢?我們剛剛講的抗美援朝就有許多閃耀著國際主義光輝的事例,下面我簡單介紹幾個。
唯一一位日籍志愿軍:中國人民志愿軍里有個日本戰士,這可能是大家從未想過的。事實上,在解放戰爭時,有至少三萬日籍人士參加了解放軍。不過,在入朝作戰時,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日籍解放軍戰士基本都未獲準過江,只有一人除外。他叫砂原惠,中國名字是“張榮清”。他是日帝“滿洲開拓團”的孩子,日帝戰敗后滯留在東北,變成地主家的牛倌。東北的群眾并沒有因為他的血統問題而刁難他,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給了他極大的震撼。他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并改了自己的名字,主動要求參加解放軍,還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后來隨部隊過了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后來他母親病逝,中國紅十字會通知到志愿軍總部,大家才知道他是日本人。砂原惠不得不離開朝鮮,被組織安排準備回國。砂原惠同志本人就是國際主義精神的極好寫照,他促進了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發展,也為抗美援朝打上了獨特的注腳。
米格走廊:在朝鮮戰爭中,美軍一度擁有了整個朝鮮半島的制空權。為打破美帝的空中封鎖,新生的中國空軍和朝鮮空軍并肩戰斗。然而,雖然中朝飛行員都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升空作戰,但技術兵種的差距還是難以彌補。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的同志們給了我們無私的援助。在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并打響第一次戰役后,蘇聯空軍便立刻投入在朝鮮的空戰。參加作戰的蘇聯空軍第64獨立殲擊航空兵軍和蘇聯防空部隊共擊落敵機1328架,加上中朝軍隊的戰果,在三十七個月的戰斗里共擊毀和繳獲敵機4268架。蘇中朝三國空軍在朝鮮半島的上空并肩作戰,為抗美援朝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也鞏固了三國人民的階級友誼。
戰俘營里的運動會:在我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明確要求“不虐待俘虜”,這也是我軍的優良傳統,是毛澤東同志總結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則的第三條。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官兵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勇擔國際主義責任,寬待被俘的“聯合國軍”官兵。在戰俘營里,沒有打罵和羞辱,種族歧視也被禁止,戰俘的基本人權得到保障,他們的伙食條件甚至比志愿軍一線指戰員還要好,我軍政工人員還給戰俘進行反帝教育。我們的人民軍隊是一支“把人當人看”的軍隊。這樣寬待俘虜的政策不僅瓦解敵軍戰斗力,還把。就是在這樣背景下,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碧潼中學操場舉行。這場奧運會并不是由奧委會舉辦的,但它充分彰顯了奧林匹克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在這場“戰俘營里的運動會”的開幕式上,中國人民志愿軍俘管處主任王央公在致辭中說:“為了體育的發展,為了有一個幸福和安全的環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來終將屬于和平。”這次運動會不僅改變了世界戰俘史,而且對今天一切愛好和平的人來說都是應當牢記的,它證明了和平與社會主義事業的力量。
“保重,朝鮮的親人們”:經過了三十七個月的戰爭,朝鮮的土地上到處是鮮血,朝鮮人民——我們的親人急需我們的幫助。于是,在朝鮮停戰協議簽訂后,中國人民志愿軍仍然留在朝鮮,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有關資料顯示,志愿軍在朝鮮8年間(主要是戰后的5年多時間里)共幫助朝鮮人民修建公共場所881座、民房45412間,恢復和新建大小橋梁4263座,修建堤壩4096條,修建大小水渠2295條,運輸糧食物資6.3萬多噸。就在1958年全面完成撤軍之際,志愿軍還將各種設備全部無償移交給朝鮮,為朝鮮人民恢復家園和朝鮮的基礎設施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vii]志愿軍廣大指戰員處處關心朝鮮人民的利益,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這些行動,受到朝鮮人民的熱情稱贊,進一步加深了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
類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雖然,現在有些人,站在民族主義的角度,不理解抗美援朝,不理解國際主義,更不理解共產主義,但我們不應苛責他們,這都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規訓的結果。我們要做的,就是喚醒人民心中的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理解抗美援朝就是很重要的一課。
抗美援朝的歷史遺產
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有著重要影響。它的結束雖然意味著朝鮮革命和統一事業遇到了挫折,但它仍鞏固了中朝人民階級友誼和社會主義陣營,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同當時抗法援越的斗爭一道,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有著及其重大歷史意義。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也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宣告亞洲一個偉大的人民國家站起來了,為中國人民開展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開辟了一片廣袤而穩定的天地。抗美援朝運動的開展,也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鼓舞了反帝愛國的斗志,為后來“重新安排河山”的偉業提供了精神力量,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
那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呢?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
“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這五點,講出來好像是輕飄飄的,但做出來,那就是動地驚天的偉業。革命先烈的遺產,我們要怎么接?是隨手就扔掉呢,還是裱起來束之高閣呢?這都不應是我們新時代新青年的做法。我們要掌握“精神變物質”的辦法,把這些遺產真正地拿到手,把這些精神確實地發揚光大。然而這種辦法不只是要庸俗地用在一些小事上,——不是說不要用在小事上,而是要不止關注這些小事,——這我們都曉得怎么做;我們更要在更高的維度上用這種辦法。這就好比《毛澤東選集》不只是——像一些人宣傳的那樣——教會你什么企業管理、為人處世的,它是一種世界觀的載體,是一種立場的表現,而我們學“毛選”是要建立起那么一種世界觀、那么一種立場,并在那樣的世界觀下學習它的方法論。我們看抗美援朝精神也是一樣。這些精神,在本質上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精神,是共產主義精神。不能把這一條忘了。這可能不是所謂“月薪三千該考慮的事”,因為有這種觀念本身就是資產階級立場的,我們不能一味地解構崇高。可惜我們有很多朋友都這樣想:這也不是他們的錯,而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規訓的結果。那我們就要反這個規訓,反這種意識形態,讓我們重新把目光投向人類的和平與解放吧!
現在,大家都公認我們處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但就算是“百年未有”,毛澤東同志在54年前的推斷卻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愈發顯出其正確來:“新的世界大戰的危險依然存在,各國人民必須有所準備。但是,當前世界的主要傾向是革命。”(《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樣的形勢呢?我們大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做好眼前的事;我們也可以在維穩的大旗下反對一切不利于團結穩定的聲音;我們還可以反對帝國主義,支持正義斗爭。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每個中國人對于這三項都有選擇的自由,不過時局將強迫你迅速地選擇罷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各位讀者朋友會如何選擇,我不知道。我也不指望拙文有“告慰先賢”之偉力。我只不過是盡自己的力,借先烈留下的遺產來把革命的話語宣傳。倘使此文能多少喚起些朋友們心中理想的光,那我也算是對得起先烈了。
石肅文
2024年10月6~7日初稿
2024年10月10~13日終稿
[i] 摘自《抗美援朝運動中的北京婦女》,范登生,《北京黨史》2009年第2期。
[ii] 摘自《只有打敗了美帝的挑釁行為咱老百姓才有好日子過!》,《人民日報》1950年10月1日第11版。
[iii] 摘自《中國人民抗美援朝運動貢獻巨大,為朝鮮停戰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人民日報》1953年7月8日第4版。
[iv] 同前。
[v] 參見百度百科“愛國衛生運動”詞條。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8%B1%E5%9B%BD%E5%8D%AB%E7%94%9F%E8%BF%90%E5%8A%A8/3479447?fr=ge_ala
[vi] 摘自《新中國成立初期愛國衛生運動中的社會動員——以上海為考察中心》,崔丹,《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22年第3期。
[vii] 參見《〈朝鮮停戰協定〉簽訂之后》,徐彤,《解放軍報》2024年7月21日第8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