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什么是確定的?確定的是,少量的人口,依靠叢林法則,占據了巨量的社會財富,這部分人口,會極力維護自己的利益,不確定的是,這樣的現狀下,是否能夠維持常態?
(2)
我已經五十多歲了。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然而,二千年的時候,我三十歲,下崗了。當時,孩子才八個月,我離廠又離家,出去打工了。從此,我不再是主人,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換生存。從此,找工作,便成為了家常便飯。
那時候,在打工的廠外租著民房住,吃著小飯攤。那時候,正是地溝油泛濫的時候,正是三聚氰胺出現的時候。一身毛病說來就來了。
十多年的打工,我常常被痛苦和困惑折磨著。因痛苦和困惑而思考、而找尋答案。我所經歷的這一切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
(3)
這世界,仍然深陷叢林法則,強者在吞食著弱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的斗爭。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斗爭的歷史,無非是一個階級勝利了,得到了利益,一個階級失敗了,失去了利益。
曾經閃現的光,現在暗淡了。在這知天命的年紀,晚上睡眠時間也少了,夢中,常常出現"遍地英雄下夕煙"、"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場景。
(4)
有另外的路可走嗎?
哪里有什么另外的路。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這不過是一些所謂的精英分子,在社會矛盾發展的時候,患了幼稚病后,提供的一劑致幻的藥。無論是右的精英分子,還是左的精英分子。
近期看了篇文章,是«人境網»發表的李陀的«對真正的社會主義者來說,社會主義是什么?»的文章,文章以精英的口吻,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輕飄飄地定義為實驗,抺殺了千百萬人民群眾流血犧牲的革命實踐和社會主義的建設實踐。文章的要義,在于以實驗替代實踐,實驗無主體,或說主體是所謂的精英,實踐有主體,或說主體就是人民群眾!當然,當下,當人民群眾重新成為個體,靠出賣勞動力這個商品存活,已經喪失了主體的身份。李陀的文章,顯然是在為此而辯護。然而,人民群眾終究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李陀的辯護,終究是蒼白而徒勞的。
否定什么,肯定什么,從來都不是無關緊要的,這是行為邏輯的起點。
到本世紀中葉,還有二十五年時間,一萬年太久,事物總是有發生、發展、滅亡的過程。運動是物理宇宙的鐵律,"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是人類社會的鐵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