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印度朋友對我說,孔夫子和毛澤東的書他都看了,孔夫子是公認的圣人,影響中國思想長達兩千余年,塑造了古代中國的形象。然而兩千多年來,唯一超過孔夫子的人只有毛澤東。毛澤東不僅塑造了現代中國,而且影響了現代世界。
國家形象是經受長期檢驗的文化積淀,是一種理想化的積極符號。近代以來,中國積貧積弱、屢戰屢敗,形成了腐朽破落的“老大帝國”形象。
毛澤東改變了這一切,他塑造的中國形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獨立自主。獨立自主是新中國展現給世界最突出的形象,也是毛澤東思想在第三世界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在第三世界,毛澤東成為“偉人、導師”,被印度教徒奉為保護神。
在中國被淪為殖民地,人民處于水深火熱的嚴苛現實面前,毛澤東認清了帝國主義的本質,認為中國要想獨立,必須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成就了中國的獨立,也為世界做出了榜樣。
蘇伊士運河歸還埃及的時候,毛澤東明確地表示了中國堅決支持納賽爾收回蘇伊士運河,說納賽爾是民族英雄,還接見了埃及駐華大使。僅在北京,就有接近五十萬人聲援埃及。這件事在埃及影響非常大,他們在報紙上用了醒目的標題,說中國人、中國領袖出來講話了。
第二個是民主自由。毛澤東通過人民民主專政來體現新中國的民主自由形象,通過和平統一的政策來體現外交民主形象,和平對外。讓全世界相信侵略思想中國以前沒有,現在沒有,將來更不會有。
1958年夏,英國空軍占領約旦,美國派兵登陸黎巴嫩支持右派政權。國際形勢危急,毛澤東一針見血地指出并譴責了英美的侵略行為,堅決支持阿拉伯人民的反抗。由于中國當時開始炮擊金門,阿拉伯人民受到鼓舞,認為中國人民是在配合他們。毛主席就就以這件事給予他們鼓勵,說我們是抓住了美國的辮子,他侵略了黎巴嫩,我們就在這兒打炮,支持了阿拉伯人。
第三個是團結統一。團結就是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一種狀態。當自身的力量還不足以掌控局面,就必須聯合其他力量,形成統一戰線,從而達到目標。毛澤東認為,團結的對象是不尊重自己、跟自己有矛盾且斗爭過的那部分人對于那些犯過錯誤且想改正的人,要幫他改。
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重返聯合國。有人認為是非洲那些小兄弟把中國抬進去的。可是,有人卻說:我們哪有力氣抬進去呢?是你們的毛澤東有好的政策和思想,讓我們敢于對美國說“不”,就像“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句話所說的,在戰略上要藐視他們,敢于維護我們的民族獨立。美國在聯合國勢力很大,敢投票跟美國唱反調,我們哪兒來的力氣?是中國的毛澤東思想給了我們力量。
毛澤東塑造現代中國形象,具有普遍意義和普世價值。他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讓為國家獨立奮斗的人們看到了希望。他說“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讓全世界受欺負的人充滿力量。他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一切弱小的人有了信心。
他就是現代中國的形象。
(全文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