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個特具包容性的城市,大凡去過北京的人,對北京這一點沒有不嘆服的,因為北京是祖國的首都,她不僅屬于北京人的,也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因此操著南腔北調的人們到了北京絲毫并沒有異鄉客的感覺。因為老北京人也從來沒有對任何外地人的嫌棄。所以在北京,禮貌、謙讓、尊老愛幼似乎成了一種規矩,當然這樣說并不是說其它地方不好,我居京50余年,對北京人這一點感觸很深。
但是這個老印象,昨天居然被一個讓人氣憤的視頻打破了。
北京某地鐵車廂,一個說老不老的乘車人正在用棍子敲打著著一個女孩穿著裙子露出的雙腿,一邊橫掃著女孩的腿,一邊高喊著逼迫女孩給他讓座,女孩大概嫌這老者連一句客套話都沒有,幾乎逼迫自己讓座于他,當然心里很不舒服。這還不算,這老者幾乎同時把粗暴的手掌掃在女孩臉上,這樣帶有強迫和侮辱性的動作此刻已經激怒了女孩,女孩說,別人都好說,我就是不給你。于是,看這架勢,旁邊的人有點害怕,干脆躲開了。
昨天看了這個視頻,作為每一個北京人,都會十分同情那個女孩,老者那種夸張、野性的動作恐怕任誰都無法接受。那個維護治安的保安盡管在跟前,也無濟于事。
其實,看來很小一件事,它壞的是首都名聲,人們對這女孩的執拗并不反感,因為老頭(其實看動作不算太老)那氣勢太不能讓人接受了。讓座本來是一種禮貌行為,人家沒有讓,或者人家也有不適呢?或者人家本來也是被讓座對象呢?你啥也不說,吆三喝四氣勢洶洶逼人讓座的樣子,讓人不舒服,你或許根本不像一個老者呢?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昨天對老者都表示了不滿。讓座,本來就是自覺自愿,這種自覺自愿,首先是讓座人的主動行為,不是被逼或者一定要承擔義務,這是一種公序良俗,人家沒有給你讓座,也不一定有啥不對的地方。
說實話,在北京,讓座還是一種非常自覺的行為,很多時候讓人感動,甚至常常聽外地來京人夸獎:到底是北京人,就是文明禮貌。前不久,有一批老人就發出過倡議,建議老人躲過早高峰再出門買菜。因為老人出門公交是免票的,如果早八點都一起出門買菜,那么滿車便是白發人,如果再拉個手推車,那么滿汽車都擠滿了老者。我覺得這個建議非常好,給上班的年輕人,給上學的孩子們騰出高峰時間,是一個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老人九點十點再出門,人也少了,車也多了,又有什么不好呢?當然這也是公序良俗,靠的是一個自覺。
生活中很多事,不能以個別代替整體,我相信,北京人誰也不會因為昨天有個那樣的讓人不舒心的視頻,就認為北京老人都是那樣一個兇巴巴的模樣,誰也不會這樣一個偶發事件,就認為北京現在社會功德就不好了。哪個地方都有些令人煩心的事情。現在由于市場經濟搞了幾十年,人們都向著精致利己主義高速邁進,出點這樣那樣的事哪個城市都已經見怪不怪。最根本的是,還是要每一個人都自覺地遵守公序良俗,昨天那位老者無形中以不該有的錯誤行為,破壞了北京作為首善之區的良好形象。讓北京蒙了羞。好不應該啊!
北京西城曾提出過一個很響亮的口號,叫北京人都應該有一個“紅墻意識”,什么叫“紅墻意識”?那就是你是生活在黨中央身邊的,是生活在紅墻根的,理應有較高的公民自覺性,文明建設理應成為全國的一種樣板,應該讓全國各地同胞來到北京留下一個美好健康的良好形象。做到這樣,就不能學習那個用棍子敲打人的老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