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看到在網(wǎng)上,有些人對中國人的所謂“國民性”進行揭露和批判。這些被揭露和被批判的所謂性格,或者這類性格的缺陷大多是指,自私、油滑、耍小心眼、抖小機靈、給別人使絆,拉小團體或者幫派,……還可能數(shù)出一些更多的毛病來。臺灣作家柏楊寫出《丑陋的中國人》,也點出不少中國人的毛病,而且因為這些毛病,他還把中國稱為一個“大醬缸”,人們都在這個大醬缸里被攪來攪去,永遠無法自拔。所以柏楊的結論就是中國完全沒有希望。而現(xiàn)在那些在網(wǎng)上也在揭露和批判中國人這些性格缺陷的人們,他們也同樣認為中國沒有什么希望。他們有的人沒有明說的就是,中國要想改變,擺脫這些缺陷,就必須要向西方學習,向西方看齊。
因此,有的人就說,西方國家的人就沒有這些小毛病,所以人家那邊科技就發(fā)達,科技進步就比較快,人家的現(xiàn)代化就是一幅絕美的畫面。事實真的是寧樣的嗎?我聽到過一位長年居住在英國的中國老師說過,其實外國人相互之間,也勾心斗角,也照樣會給別人下絆子,根本不比中國人存在的這些毛病好多少。只是他們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與中國人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有所不同罷了。在本質上,洋人和中國人之間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
至于洋人到底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我沒有接觸過,不好對上述的敘述做出評價。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今天在資本主義仍然占有優(yōu)勢的世界,很多人的人性都不可能不受資本本性的影響。那些丑陋、陰暗、令人厭惡、登不上臺面的毛病應該也是當今世界人類中相當一些人所存在的一種通病。
某些國內的人士對中國人這種所謂通病的指責,卻對中國的現(xiàn)實發(fā)展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既然中國人毛病這么多,用他們的說法,幾乎到了相互之間無法忍受的程度,那么中國就應該早就不行了。他們不敢說中國早該垮臺了,但是他們的內心里確實是這么想的。可是為什么中國經(jīng)濟在今天發(fā)展得這么好,至少比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都要好。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基本穩(wěn)定,發(fā)展速度也超過世界經(jīng)濟的平均發(fā)展速度。中國實現(xiàn)了貧困人口的脫貧,而且中國人民對本國政府的期望值要遠遠超過世界上其他地區(qū)的人民對他們本國政府的期望值。據(jù)世界知名的民意調查機構的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人民對中國政府的滿意程度也是最高的。
這里就似乎存在著一個矛盾。如果中國人的人性如某些人所說,是如此之差,那么中國的發(fā)展和進步是怎么創(chuàng)造出來的?難道說,如果中國人的人性缺陷如果不這么差,中國就會發(fā)展得更好呢?還是西方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那里人們的人品沒有中國人的人品那么差,所以他們的發(fā)展反而不如中國呢?這里實在找不到一個合理的邏輯來加以解釋和說明。如果這個邏輯是說得通的話,那是不是就驗證了另一個邏輯的成立,即人性之惡才是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可是那些人一直認為西方的人性并不惡,而西方發(fā)展得卻一直很好。那么到底是人性之善還是人性之惡才能推動歷史的發(fā)展呢?這里實在無法解釋得通。
其實,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自身各自的優(yōu)勢,也都有自身各自的缺陷。這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也是符合辯證法規(guī)律的。那些被指責為中國人中的人性缺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國人口眾多,中國人的生存環(huán)境從歷史上看,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比較惡劣的。人們之間的相互競爭,甚至會導致無休止的內斗,都有可能是在這種生存競爭中所帶來的。當然,這只是一種分析中的假設,并不一定具有更為切實的證據(jù)。這種分析只是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生存環(huán)境越是惡劣,人們的相互競爭也越是激烈,所以人們的某些所謂聰明的做法也就會在這些環(huán)境中有了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空間。如果按照前面那種指責中國人的性格缺陷的人所說的理論,那么這樣的中國早就該滅亡了,沒有繼續(xù)存活下去的道理。按照柏楊的說法,似乎他也認同這樣的結論。但是歷史事實卻并非如此。這就有點意思了。
我對這個問題也只是一個初步的思考,不好說就能有一個成熟的觀念。在我看來,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能夠延續(xù)到今,中國人骨子里的家國情懷還是起著相當大的作用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所發(fā)揮的作用,要遠遠勝過那些所謂的耍小聰明和小伎倆的負面影響。這個家國情懷不止是單純是指愛國主義,這當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應該還有一個大局觀。雖然在人們的個體之間,在家族之間,在小團體之間,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這樣那樣的沖突,但在總體上,這種矛盾和沖突并不是一定要置對方于死地,更不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雖然你與我之間有著不同程度和不同種類的利益沖突,但我即使要獲得更多的利益,也并不是以讓你死無葬身之地為代價。只是我在利益的爭奪當中,想要占有得更多一些,而給你的利益,能讓你勉強生存下去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把你置于死地,那對我未必更為有利。所以在任何情況下,做事,包括要整治對方,都要留有余地,不能把事做絕了。做了太絕的事,自己絕對得不到任何好處。用中國老百姓的俗話說,有這樣幾種屬于做得太絕的事:欺負老實人,踹寡婦門,挖絕戶墳。這都是喪盡天良的事,是正常的人都不應該去做的。這就是說,盡管中國人在性格中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再怎么使心眼,再怎么抖機靈,這幾種太壞太絕的事是絕對不能做的。如果做了這種絕人后路的事,自己絕對是要遭報應的。那就是一種絕對的禁忌,絕對不能去碰。這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所認為的做人做事的底線。
或許就是由于這種底線的存在,所以盡管在有些人看來,中國相互之間斗來斗去,都不是想把對方置于死地,可能就有這方面的原因。中國人內心中的大局觀就是要不斷地警示人們,有的事雖然不是特別地好,如果能不做,當然就一定不要做。如果你一定要做這一類的事,但你就一定不能丟掉最基本的底線。如果沒有底線地去做壞事,肯定不會有好結果。
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之后,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的革命與建設時期,我們的黨總是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我們的黨員,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那些違背道德、違背公序良俗的事一定不要做,一定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他人的利益,更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我們黨對黨員和對黨員干部的這一類要求,長期以來,還是能夠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很多黨員和黨員干部都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夠做到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自己的一切。這些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表率,不可能不在群眾中產(chǎn)生正面的影響。當然,也有一些不合格的黨員,他們?yōu)榱艘患褐剑隽艘恍氖拢屓罕姶了麄兊募沽汗恰K麄円渤蔀榱艘慌疵娼虇T,告誡廣大人民群眾,不能以這樣的人為自己做人的榜樣。讓人們群眾清楚明白地知道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
在大約三十年之前,經(jīng)常有人散播這樣的話,在國外,如果是一個中國要在干一件事,多半都能做得成。如果有幾個中國人在一起做一件事,那么這件事估計就不太能做得成。所以在這些人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一個中國人就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就可能成為一條蟲。當年確實也有不少人很相信這樣的說法。或許,這也是有那么一些中國人總會對自己不那么自信的一個原因吧?
然而中國今天在科學技術上的突破,在高技術領域中的各項突飛猛進,都是因為中國人能團結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凝聚成強大的力量,所謂龍蟲之說,至少在很多情況下并不成立。
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當中華民族遭遇到危難的時候,中國人民的這種大局觀表現(xiàn)得異常突出。2008年的汶川地震,巨大的天災讓中華民族一下子就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為了災區(qū)人民的安全,為了救災和重建,億萬中國人民齊心協(xié)力,在地震發(fā)生后整整一周的那一天,全國人民為遇難者致哀,車船鳴笛。那種強大的凝聚力讓人內心震撼不已。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心向武漢,上萬醫(yī)療求援隊伍奔赴武漢,全國人民在封城中堅守,這種壯觀的場面讓全世界為之動容。在這樣強大的凝聚力,誰還能說中華民族仍然是一盤散沙,誰還能說中華民族沒有希望?
面對所謂中國人當中存在這一類性格缺陷的說法,大多數(shù)善良的中國人當然希望這些缺陷能夠在中華民族未來的發(fā)展當中能夠得到改正與糾偏。這個糾偏的過程可能是相當漫長的,但一定是會發(fā)揮作用的。我們對我們當中的某些人存在著這樣的性格缺陷,既不需要太過于緊張,也不能輕易放縱。必要的批評,及時的提醒,以告誡和警示我們整個民族,都是一種必然的歸宿。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因為我們自己存在著的這些缺陷,就對我們的人民、對我們的民族、對我們的文化喪失信心。更不因此還上了別人的套,也來詆毀我們的民族,詆毀我們的文化。那種做法實在是非常愚蠢的。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