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說的是相信有鬼神,但是鬼神的問題可以免談,“未知生,怎知死?”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活人都沒活明白呢,談論死后世界有有啥意義?墨家倒是崇信有“天”的,然而立刻就要用“天”去規范天子,去制衡,恫嚇獨裁主,實際上還是實用主義的。
中國民族的根子里,實用主義的思想是很深厚的,儒家講的“天命”的“天”,是公義的,內在超越的“天”,而命,則是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具有客觀限定意味的“命”,譬如項羽烏江自刎,儒家說是“天命”,這不是說有一個外在超越的力量逼迫項羽失敗,而是項羽屠城殺俘,分封稱王,開歷史倒車,是“逆天”,項羽戰略上不如劉邦,戰術上不如韓信,被擊敗,乃是客觀必然之“命運”,所以項羽失敗是“天命”,是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天命,而不是某種超越力量降下神罰的“天命”。
這樣的天命觀是務實的,是堅信人定勝天的,中國文化歷來秉承有問題就解決問題的實干精神,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瑰寶在實踐中被吸納進了毛澤東思想中,階級斗爭的道路對于每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者都是一場愚公移山。
光做一個愚公是不對的,中國古代如愚公一樣攀爬了5000年,但是最后被列強欺辱了一百年,所以我們要做理論武裝起來的愚公,在那些社會主義建設以及無產階級繼續革命的年代里,我們的前輩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吸取人類歷史階級斗爭的寶貴經驗,將之投入到繼續革命的斗爭,我們的前輩移過一次山,后來半途而廢了,現在我們要把他們的工作重新撿起來,畢竟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除了重新愚公移山的努力,好像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