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歐植竹:莫要“捧殺”孩子一一寫于“六一”兒童節前夕

歐植竹 · 2024-05-30 · 來源:昆侖策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我們社會中被嬌慣壞,使他們變成極端自私的孩子,難道還少嗎?

1.jpg

  “六一”兒童節快刲了,我不禁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場熱議。事情是這樣的:

  上海一個小學的教師,在教過《孔融讓梨》的課文后,給學生出了一道這樣的作業題:“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么做?”一個學生在答卷上寫道:“我不會讓梨”。教師在閱卷時給打了個“叉”,引起學生家長強烈不滿,“一氣之下”把試卷拍下發到網上“求公道”。“一石擊起千層浪”,結果一天就被轉發了2000多次,評論多達400多條。此后,仍然被炒得熱火朝天,連國外都引起關注了。

  這位老師也就成了“反面人物”,“被批判的對象”,而那個學生則成了“正面人物”、“光輝形象”。我摘抄幾段對那位學生的贊美之詞于下:

  “孩子說了真話,比那口是心非說‘讓’的好。”

  “孩子講的是真話,是言行一致的表現,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這是彌足珍貴的獨立判斷力,這祥的孩子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如此真實的童心,值得呵護,而不是傷害。”

2.jpg

  一小學生在學過《孔融讓梨》的課文之后,居然沒有受到丁點教育、啟發,在答老師出的作業題“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樣做?”時,他寫道:“我不會讓梨”。從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角度看,這個學生學了這一課,應該懂得謙讓,而他卻說“不”。可見這一課他的確是沒學好,不應該給分。老師給了一個“叉”,這叉沒有打錯呀!但有人偷換命題,借題發揮,說是“老師不讓孩子說真話”,“逼著孩子撒謊”,是“扼殺孩子的天性”,“限制人的獨立想象力和創造力”等等,倒是把一些廉價的贊譽之詞給了那孩子,一時間把他捧到天上去了,成了國內外的新聞人物,好不“風光”!

  學生學習不認真,該理解的課文精神他不理解,或者他逆反、頑皮,故意同老師唱反調。對這樣的孩子,做家長的以及我們這些“做大人的”,本來應該配合學校老師共同對他進行教育引導,使他提高認識,懂謙讓、講禮貌、樹美德;使他懂得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讓孩子身心都能健康成長。而不應該寵他、慣他、捧他、吹他。可是,不知怎么了,不少“教師爺”“一窩蜂”涌了出來,“嗡嗡嗡”地為他大唱贊歌,讓他儼然成了“英雄”。我真耽心,這么一來呀,不僅會把上海那個孩子捧得飄飄然忘乎所以,而且有可能把全國各地孩子的腦袋搞成“一桶漿糊”,感到這個世界太茫然,不知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是非都分不清!

  這場爭論,雖過去幾年了,但并未看到權威人士做出一個正確的結論,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甚至是“以邪壓正”、“西方壓倒東風”(捧錯誤學生、批正確老帥的人多于對方),不了了之。所以,我再把這個“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拿出來說它一說,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如何教育孩子,有種觀點叫“棍棒底下出人才”。我不贊同這種觀點,并認為,“棍棒教育”不能出人才,只能出庸才、奴才,或者出“逆才”(逆反心理特別強的逆子),會斷送孩子的一生一世。這就是人們說的“棒殺”。這種現象古代社會中比較多見,例如《紅樓夢》中“手足耽耽小動唇舌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這回書寫的賈政教子,就是很典型的一例。那次賈政打兒子是真的下了狠心往死里打的,要不是“老祖宗”賈母聞訊及時趕到現場制止,賈寶玉那小命真的會被活活打死(雖是虛構的小說,但反映了當時的真實生活)。賈政的“棍棒教子法”,真的是沒有人性。封建社會那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觀念,應該徹底批判。過去很流行的“棍棒底下出人才”的做法,當然也不可取,應予拋棄。

  不過,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地說,我們現在要警惕的,主要的是“捧殺”而非“棒殺”。因為“棒殺”現象在如今社會中很少見到了,而寵孩子、嬌孩子、慣孩子、捧孩子的現象卻隨時隨處可見。不是嗎?你看現在不少孩子,往往成了全家人的“中心人物”?都被親人(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等)“眾星捧月”“百鳥朝鳳”般捧著、嬌著、慣著。大人們對小寶貝大多是百依百順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無論哪樣,基本上是孩子想要什么,大人就給買什么,而且隨要隨買,不得誤時。大人稍有遲疑,小孩一嚷一哭,那就等于“皇帝下了圣旨”,“奴才不敢不遵命”了,得停下手頭一切事情,馬不停蹄趕緊去“遵旨照辦”。就是天上的月亮,也巴不得找架天梯爬了上去把它摘下來,送給“小皇上”玩耍。所以,現在的孩子,自私、任性的很普遍,是共性。在這樣的“國情”下,孩子格外需要接受“大公無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以及經受挫折、委屈一類的教育,就像花木幼苗需要陽光照曬、雨水淋澆一樣。

  有人認為,自私是人的本性,孩子自私是他們的“天性”。天性就應任其自由發展,不該限制、約束。這種觀點,本人不敢茍同。并且認為:假若真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那就更加說明人需要受教育,需要限制、約束其自私的“天性”,而不能讓其私心無限澎脹,發展成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貪得無厭的角色。現實生活中因為私心太重而導致欺蒙拐騙、貪贓枉法,最終落入法網,坐牢的坐牢、殺頭的殺頭,難道還少嗎?你引導孩子保持、發展其自私“天性”,就不怕他們將來走上這些邪路、險路?小心把孩子“捧殺”了啊!

  還有人說:“小孩子不可能人人成為孔融,圣人在人群中永遠只能鶴立雞群。”言下之意是說,不要苛求、難為、苦了孩子。這種觀點也欠妥當。的確,不說是小孩,就是包括我們這些大人,不可能全國14億人個個都成為“圣人”、英雄模范。然而,人人不能成為“圣人”、或當不上英雄模范,就難道向他們學學也“不可能”“不必要”嗎?應該說,我們以及我們的孩子,越是同先進人物、“圣人”有差距,就越需要向他們學習;差距越大,就越要多學。全部學到,要成為“圣人”是很難,但學到一點是一點,使自己多少有些進步,多點公心,少點私心,這總可以吧?必要吧?是可能做到的吧?不要以為這樣做是苛求孩子、難為孩子,會苦著孩子、累著孩子,是父母和大人們“不愛孩子”的表現。打著“愛孩子”的幌子寵孩子、放縱孩子,實則是害了孩子!

  “慣子如殺子”,我們社會中被嬌慣壞,使他們變成極端自私的孩子,難道還少嗎?有為爭丁點私利與同學打架打得身體嚴重傷殘的,有因嫌老人看電視吵了他學習而拿刀殺死老人的,有仿效歹徒挷架人質索取同學錢財的,甚至有為了提早“繼承遺產”而殺害親生父母的!以上這些駭人聽聞的少年犯罪案件,都是我這孤陋寡聞的人從報刊雜志或網絡上看到的。不知沒有在新聞媒體爆光的類似案件還有多少?

  咱們那些高談闊論我國教育如何如何的專家們、教授們,請求你們行行好,為了孩子的茁壯成長,為了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再也莫要“捧殺”孩子了,行么?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大秀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的视频 | 一本久久sm热国产片 | 午夜三级理论在线观看时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