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看到不少的怪現象,比如,原本人氣旺盛生氣勃勃的村莊,如今荒涼如野,坍塌的房舍,殘墻斷壁,雜草叢生。人哪去了?搬進新村易地致富了?既然致富理應有力對舊址進行改造,不應閑置多年,荒廢得如此凄涼!土地本是人的生活之本,豈能遺棄?易地致富,原地荒蕪,豈是致富之道?
還有的村莊,年輕人出外打工,家中老幼留守,土地租給“種糧大戶”。這使我不禁想起了享譽全國的南街村!
手機里南街村的錄相,住宅樓早蓋的五六層的沒有電梯,近年蓋的高層有電梯,一排排一棟棟,與房地產商們“開發”的別墅區外表看沒有什麼兩樣。但不同的是,南街村人住房免費,而房地產商們蓋的別墅房價,高得驚人,高得出奇。我的一位熟人十幾年前在固安花幾十萬買了一套三層別墅,周日住一宿就回來,平日閑置著。像他那樣的占多數。甚至自建了這個別墅區,十幾年來一直黑著燈、關著門的也不少。是沒賣出去?還是賣出去買主沒裝修?不得而知。
記得年輕時出差,由于多年在鐵路總醫院任職,坐著不花錢的火車,工作需要,凡有鐵路醫院的地方我幾乎都去過。那時火車奔馳在一望無際的曠野,很少看到房舍。后來房地產商大發展,火車道兩側,不再是曠野,而是樓房林立。
18大以后,習主席曾說過一句響亮的話,“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遺憾的是,房價照樣居高不下,房地產商們照樣肥頭大耳,膀大腰圓。而無房戶們買不起房,租房住租金也高得驚人。
路是人走出來的,在走過的路上,不僅留下你的足跡,艱辛,也造就了平坦或崎嶇,有必要回頭看一看。因此,我建議對全國房產做一全面調查,看有多少閑置的,包擴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停止房地產商業,改由政府配置。只有如此,才能如習主席所說,房是住的,不是炒的。
我已年高九旬有余,文中所述幾乎與己無關,但當年槍林彈雨下沒有倒下,而今面對這些怪相能視而不見嗎?我夢想著,總會有一天,像南街村那樣,住房免費。
2023.1.1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