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曾給蘇聯共產黨人講過這樣一個悲劇性的故事。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大力巨人安泰,他同大英雄海格立斯角力。開初,他每一次被海格立斯打倒,從地上爬起來后,較前更為有力量,更為勇猛。其中奧秘是他每一次倒地,大地母親總是賦予他新的更大力量。后來,海格立斯終于發現了這一點。于是改變了戰略,將他舉過自己的頭頂,懸在空中,使之和大地隔離開。這樣,他漸漸失去力量,而終于被海格立斯扼死在空中。
列寧用這個故事,教育共產黨人不要脫離人民群眾,要永遠偎依在人民的懷抱中,這樣才會永遠有力量。永遠代表人民。毛主席則從現代革命“為人民”的使命宗旨上,常常把黨和群眾的關系比喻為魚水關系,并不斷強調說,群眾是基礎,是土壤、土地;群眾觀點是我們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在實踐中依靠群眾、聯系群眾,遵循群眾路線是我們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毛主席在長期領導活動中,從理論上賦予群眾路線十分豐富的內容,如簡要歸納,大體有如下內容:
首先從出發點上說,要一切為著人民群眾,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對這一宗旨任何偏離,都不會產生正確的戰略、方針和路線,不會有可持續的發展。
其次,從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上說,要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這是由黨的宗旨所派生的價值觀。
再者,從信念上說,要相信人民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自己解放自己,即,國際歌唱的“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所以,人民的事業必須“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毛主席一生的遵循,早期革命發動、戰爭中的人民戰爭戰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大躍進、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直到全國億萬人民參與的繼續革命。
不爭的事實是——毛主席自己也為此自豪。(毛主席語)“我一生戰勝所有對手,只跟斯大林打成平手”。實際上,毛主席最大的歷史成就是:以史無前例的戰略努力,造育了他逝后的人民群眾仍在一次又一次運用現實的、歷史材料,不斷自己教育自己!這一努力之偉大,隨時間推移,愈得彰顯,績效更大,直至當代終結性人民革命的結束!
此外,從具體方法上說,必須堅持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
由于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是人們熟知,而且也不存什么疑義的問題,故而本文已無必要作展開性論述。況且這一問題的基本方面、理論基礎和前提,在前面已作闡發。
歷史已進入“多數人為多數人謀利益”的真正的終結性人民革命的大時代,人民造育真正代表人民(永遠同人民站在一起是其代表人民的前提)的偉大戰士。毛主席就是這樣的戰士。他把人民的解放和社會主義邏輯地連在一起,一生演出了一個個非同凡響的大戲,始終想讓人民當主角。因而他有永恒的魅力。這也是他去世后,社會上時常出現“毛澤東熱”的一個根本原因。
最近幾天,不少人細心地瀏覽一些網站,一些“自干五”式的自媒點,紀念、歌頌毛主席的聲音、文字,仍是(似)“井噴”,毛主席紀念堂前人流如潮,韶山廣埸人山人海,全國其他有關紀念館、堂,盡管受制于疫情,也還是瞻仰者絡繹不絕……這一切!是很能說明“一切”的!!
完全可以預言,“毛澤東熱”仍將在今后一個較長時間里持續出現,并滌除某些非理性、非科學的“熱”氛,而變得越來越深沉和嚴肅,直到社會主義在世界上“戰勝所有對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