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烏之戰,雙方頓兵于頓巴斯城下。
據悉,根據各方媒體的消息統計,雙方將有25萬至30萬人在大約120平方公里的內的戰場上參加頓巴斯大會戰。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烏克蘭能在短時間內參與頓巴斯大戰的人數大概在10-13萬人左右。預計俄羅斯能在短時間內集結的士兵大概在20萬左右。
網上評論,此戰最終將決定雙方的戰果如何。
但是,還有一個聲音現在比較叫得響:戰事遲至今日,俄軍居然從基輔撤離,俄軍其實打得很不好。
原因就是普京犯了慈不掌兵的錯誤,沒有對烏克蘭地區,包括老百姓一起狂轟濫炸,投鼠忌器,導致了喪失戰機。這是目前一股很有迷惑性的觀點。
據路透社4月12日消息報道,普京指出,俄軍的行動是因為擔心傷及烏克蘭平民,這才影響了軍事行動。這一點回應了外界對俄軍的質疑,也展示了俄軍作為仁義之師在烏克蘭軍事行動的把握。這種回應似乎印證了目前指責普京正是犯下了慈不掌兵的錯誤了。
這里分明是將“慈不掌兵”絕對化、教條化了。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也是非常值得警惕的觀點。必須給予批駁。
慈不掌兵包括對自己軍隊的訓練和使用的狠,也包括對敵人戰斗的狠。可是這不是絕對的。
認為普京為了俄軍的勝利就可以肆無忌憚的讓俄軍屠殺烏克蘭的平民,非壞即蠢。
普京出兵烏克蘭,本質是為了俄羅斯的戰略安全,而不是為了侵吞烏克蘭,而且二者文化是同根的,如果對烏克蘭人民亂用無力,如當年日軍侵華,普京對其國內就沒法交代了。普京的這個戰略目標就決定了,他不能在烏克蘭將烏克蘭人民視作敵人。
其次,普京開放人道主義通道,讓烏克蘭人民離開戰區,也是為了避免普通人傷亡,避免傷及烏克蘭百姓。
普京的目的是讓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從目前美國要啟動第二次租借法案來看,讓烏克蘭去軍事化的目標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也就是烏克蘭大體上沒有了自己進行武器生產的能力了。
因此,前期戰事拖延,其實有必然性。
相反,如果一開始就以烏克蘭全民為敵,可想而知,普京的俄軍現在能有什么戰果?一定不如現在啊。現在俄軍依然是同烏軍主力對陣,而沒有陷入到烏克蘭人民汪洋大海般的人民戰爭的泥潭中,說明普京的基本戰略是正確的。毛主席教導我們,不要四面樹敵。普京正是這么做的。當年日本鬼子不就是犯下了與全中國人民為敵的戰略錯誤嗎?
而從理論上來講,我國古人早就看到這個問題了。我以為最典型分析這個問題的是《尉繚子》。
《尉繚子-武議》開篇說:“凡兵,不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夫殺人之父兄,利人之貨財,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盜也。故兵者,所以誅暴亂禁不義也。兵之所加者,農不離其田業,賈不離其肆宅,士大夫不離其官府,由其武議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親焉。”
這段的意思就是不能隨便殺人家的老百姓,因為敵國的人民是沒有罪的。如果你殺了,你反倒成了強盜了。而軍隊的本質是要“誅暴亂禁不義”——也就是為了正義的事業才可以用兵的,要平息暴亂的行為,禁止那些不正義的行為,這時候才要用兵,而不是為了搶劫和屠殺人家的老百姓。當你打入敵國時候,敵人的農民不離開耕田,商人還繼續做買賣,士大夫不離開官府,這樣的軍隊才是無敵于天下的,老百姓才會擁戴親近。
尉繚子的這段話,與普京軍隊在烏克蘭的戰爭期間大體吻合。俄軍沒有切斷烏克蘭的水電網絡生活設施。這是我們通過網絡可以親眼看到的。
尉繚子的這段話的意思,在《呂氏春秋》中也有類似的觀點,《呂氏春秋-論威》中說:“凡兵,天下之兇器也;勇,天下之兇德也。舉兇器,行兇德,猶不得已也。”這里也是要求不要亂殺無辜,不得已才用兵的,人家老百姓手無寸鐵,你為什么要亂殺無辜呢?
慈可掌兵,我們可以舉幾個大家熟知的例子,一個是吳起,一個是馬服君趙奢。在一個是秦將王翦。吳起是與士兵同睡同吃,士兵傷口化膿了,吳起都要親自為他用嘴吸出來。而馬服君趙奢只要是領了軍令,那么趙王賞賜的財物就都分給下屬,從不帶回家。王翦就更是愛兵如子的典范,率領六十萬大軍滅楚,到了前線,就是不開戰,天天給秦兵吃好吃的。最后秦兵士氣高昂,一舉滅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因此,將慈不掌兵絕對化,觀點是非常錯誤的。既不符合軍事規律,也不符合戰史的例子。
當然還有更矛盾的,項羽就是典型,韓信說他對待自己的士兵仁慈的像個婦女,可是戰場上絕對是殺人魔王一般。我想這個例子,批評普京慈不掌兵的人根本無法解釋了。
我們要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申,受制于政治目標,因此,軍事行動不是沒有約束的,不是肆無忌憚的,暴力不等于不受約束,其實是最為受到約束的人類行為之一。
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應和表現,我想即使俄軍戰敗,原因還是在經濟方面,而不是在于普京的“慈不掌兵”方面。
當然,戰爭充滿了偶然性,未來如何,我們還得拭目以待。但是將“慈不掌兵”絕對化的觀點是必須批判的。這是純軍事化的觀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