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一個時期以來,總有那么一些所謂經濟學大師以自己的西方古典或者現代經濟學理念和方法指斥偉人不懂經濟。他們脫離歷史時代、脫離內外環境,用現在的尺子衡量過去的長短,對此我只想用偉人上面的兩句詩斥之。
屁股決定腦袋,地位決定立場。所謂的普世的、“中庸”的、實證主義的專家,從來都是忽悠人的。偉人或許預感到要遭受污蔑,因此他就早就說過:“我的文章帝國主義者看不懂,只對被壓迫人民才有用”。毛主席的經濟思想,理所當然是要為全中國和全世界被壓迫人民求解放、謀利益、圖幸福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經濟學不是自然科學,作為一門研究人類經濟活動規律的社會科學,它不可能脫離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關系,也不能人為地分割成所謂的實證經濟學或規范經濟學。一切經濟學說的基礎,只能是政治經濟學,脫離這個基礎的所謂純經濟學,必定是偽科學。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的科學,必然涉及并表現為“誰來生產、為誰生產、怎么分配”等有明確的利益原則和指向的政治問題,必然涉及到公平、正義等政治倫理。作為利益主體,每個人都必然會因為他在利益格局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及其結果而產生不同的甚至對立的觀點、訴求和矛盾。利益處境不同,地位立場不同,價值觀念不同,對偉人的判斷也就必然不同,甚至天壤之別。“道不同不相為謀”,利不同不相認可,這是偉人總會受到少數人謠諑攻訐的根源所在。
二
“不尊重歷史的人,注定要重犯歷史的錯誤”。因此,讓真相擊碎謠諑,讓歷史告訴未來,是敬畏歷史者的天職。
攻訐偉人的一個重點就是前三十年太窮、甚至造謠餓死3000萬人云云(對餓死3000萬人的污蔑,徐州師范大學數學學院特聘教授,原山東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孫經先利用數學專業知識和長期收集的史料撰寫了文章《“餓死三千萬”的謠言是怎樣形成的?》,用鐵證進行了強有力的駁斥)。前些日子我讀了這樣一篇文章:《我們那輩人為什么窮?該把真實的歷史告訴下一代》。文章的作者非常客觀地解釋了前三十年窮困的原因:“一是新中國接手的是個一窮二白的爛攤子,二是新中國百廢待興必須勒緊褲腰帶搞建設,三是戰事不斷需要大把花錢保衛國家(一定程度上來說,中國的威望是偉人打出來的)”。因此,我寫了如下評論:
沒有那幾代人節衣縮食的積累,沒有那幾代人激情燃燒的熱情拼搏,沒有那幾代人無我忘我的舍命,斷不會有紅旗渠為代表的幾十萬江河湖海的安瀾和千里平疇、萬里沃野,不會有完善的穩人心安天下的農業經濟體系,不會有戰天斗地氣吞山河的紅旗渠精神;斷不會有以大慶油田鞍山鋼鐵長春汽車為代表的重工業基地的崛起,不會有托地擎天、門類齊全的工業經濟體系,不會有寧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慶精神;斷不會有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國防尖端武器的迅速研制,不會有讓共和國傲立東方的國防工業體系,不會有讓國人揚眉吐氣的“兩彈一星”精神。
回望歷史,既要尊重當時的歷史環境,又要放眼人類跌宕起伏的歷史長河,人們不應該用現在的尺子去衡量過去,更不應該虛無歷史,謠諑過去。如果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那么褻瀆歷史就是天理難容的“第五縱隊”。
三
“一切歷史都是發展中的過程”。換句話說,一切歷史的存在都是處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因此,世上沒有圣人,歷史沒有完美。時代在為英雄人物創作精彩華章提供舞臺的同時,也為他們設置了難以超越時代的障礙。更何況作為逆熵的人類及其歷史,其任何的進步都是在艱難的試錯中實現,都是作為其付出代價的酬償,試錯本身就證明人不得不犯錯誤。這也是為什么評價歷史事件既要把它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又要把它放在整個歷史長河中的根據所在。
黑格爾有句話說得好“婢仆眼中無英雄。但那并非因為英雄不是英雄,而是因為婢仆只是婢仆”,這是那些污蔑偉人的屑小應該認真思考的名言。
四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有個別的人因為當時所謂不公正待遇而對偉人耿耿于懷,故而一有機會總要逞謠諑構陷偉人之能事。但還有一些人,盡管當時受到不公正待遇,卻能客觀對待偉人及那段歷史、且感知偉人的深沉國憂、深遠戰略、深邃思想。
近來,我學習的兩篇文章(《毛澤東經濟思想若干問題探討》《毛澤東論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作者周新城和吳易風教授就是這樣高風亮節的老人。讀了他們的這兩篇文章,既敬佩兩位老教授的人格胸懷,更感覺到偉人經濟思想的博大精深和經濟政策策略的英明。象劉國光、周新城、吳易風、吳宣恭、丁冰等這些生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教授們,他們成長于舊制度與大革命中,經歷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三十年。因此,這些耄耋之年的歷史老人,對過去的歷史更有發言權,其文章的權威性、求實性、科學性更應受到人們的重視。面對時下經濟社會中一些非社會主義的東西和矛盾問題,他們在回望反思中進一步認識到偉人經濟思想觀點和政策策略穿越時空的經典性、深邃性、戰略性和人民性。因而盡管他們有的在特定時期的政治環境下受到過不公正待遇,但基于馬克思主義學者的良知,基于對偉人偉大人格的敬仰,基于對偉人深邃思想的感悟,基于對黨和人民的歷史責任感,基于對未來的擔當和交待,他們旗幟鮮明地維護偉人至高無上的歷史地位,這本身既證明了這些老教授們的胸懷之寬廣和人格之高尚,更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經過歷史長期、反復檢驗的社會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遠望方知風浪小,凌空始覺海波平”,真理未必是眼前轉瞬即逝的轟轟隆隆的聲勢或流光溢彩的浮華,而是歷史浪濤沖刷中沉淀于河床的清晰可見的“地理脈絡”。
五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乘……千里饋糧……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
污蔑偉人不懂經濟的經濟大師們無視了孫武的這一觀點,忽視了一個基本的軍事常識:任何戰爭打的都是經濟后勤保障。偉人能在當時經濟上貧窮的農村扎根,實施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戰略,如果不能對經濟進行正確的深入的分析研究,如果不懂經濟運籌,怎么能生存?怎么能打仗?怎么能打勝仗?更遑論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了。
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通讀兩位老教授的文章,我感到,偉人之所以有這些超越前人的天才的經濟創見,除了由其深入心髓的人民立場決定之外,還由其哲學大師的科學知識體系所決定。即,他擁有了先進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站在了人類知識體系的最高層,對包括經濟學在內的許多學科知識都有準確精當的認識和把握。
我們閱讀經濟思想史就會發現,凡有創見性的經濟學家,他們都對人的本質問題的復雜性,社會問題的復雜性,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的復雜性,有著深刻的見解,不少人就是哲學家。誠如偉人所言“馬克思能夠寫出《資本論》,列寧能夠寫出《帝國主義論》,因為他們同時是哲學家,有哲學頭腦,有辯證法這個武器”。
革命性和科學性高度完美地統一在了偉人身上,其經濟思想具有深刻的創見性也就是必然的了。
七
凡發生的都是必然的,歷史沒有如果,它就是既然的存在。但后人(包括歷史學家)總要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事后諸葛亮”。因為以史為鑒,可以知得失,可以知興替,可以知行止。
沉下心來,去學習偉人的經濟思想,你會發現,今天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許多問題,比如社會發展階段的問題,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的問題,改革發展與穩定的問題,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的問題,計劃與市場的問題、公平與效率的問題,共同富裕問題,人民的民生與民主關系問題,經濟供求及各經濟領域的協調平衡問題、經濟與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統籌發展問題等等,在偉人那里都已經有了明確清晰的創見性思考,至今仍然很有啟發和指導意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由鄧力群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出版的《毛澤東讀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批注和談話【上下】》,體會一下在那樣一個“一窮二白”的落后基礎上,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面對著帝國主義列強的聯合封鎖,偉人是如何對蘇聯政治經濟學進行揚棄的,如何迸發出天才的經濟思想的,如何對國家經濟擘畫和運籌的。
八
“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實在是心狹也,量小也,眼盲也。
躺在大地的懷抱里,你永遠看不到地球的壯闊偉大,離她漸行漸遠時,你才能越來越感到她的宏偉與壯美,看待偉人也是如此。隨著偉人的漸行漸遠,我們會在深入地研究學習他的思想中,越來越佩服他天才般的經濟見識和卓越成就。誠如西安交通大學政治經濟學老教授喬宗壽所言“毛澤東是前無古人的經濟思想家”。
2018年02月04日初稿
2019年12月25日晚擴充完善
作者:山東省成武縣 王宗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