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朽任:毛主席的人民觀
紀念毛主席逝世43周年
2019年9月9日
筆者按:在9月9日這個人民難以忘懷的毛主席逝世的日子,總忘不了人民領袖喊人民萬歲的情景。筆者今發稍加修改的一篇舊文,以做不可忘卻的紀念。
“人民是什么? 在中國,在現階段, 是工人階級, 農民階級, 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毛選四卷1412頁)。毛主席的這一段話,表明了如下六層意思:第一. 在不同的國家關于人民的內容是不相同的;第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民的內容也是不相同的;第三 .人民是由不同階級的人群組成的;第四. 把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放在前面表明的是共產黨人重視工農聯盟,關愛底層人民大眾的觀點;第五. 以共產黨人的觀點看,各個階級在人民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是有先后順序的,也就是共產黨人對不同階級人民的依靠和服務程度是有所側重的;第六. 在不同的政黨人士眼里,關于人民的概念是不相同的,這里表明的是共產黨人關于人民的概念。
毛主席這一段關于人民概念的論述已經用憲法記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上。另一段關于人民大眾的論述,更是刻在了人民的心目中。
“那么什么是人民大眾呢?最廣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所以我們的文藝,第一是為工人的,這是領導革命的階級。第二是為農民的,他們是革命中最廣大最堅決的同盟軍。第三是為武裝起來的工人、農民,即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武裝隊伍的,這是革命戰爭的主力。第四是為城市小資產階級勞動群眾和知識分子的,他們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們是能夠長期地和我們合作的。這四種人,就是中華民族的最大部份,就是最廣大的人民大眾”(毛選三卷812頁)。“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毛選三卷820頁)。毛主席的這些話雖然是在論述文藝時說的,但有何嘗不是對人民概念的深刻闡發呢?有何嘗不是對《共產黨宣言》中“無產階級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兩個絕大多數論點的進一步具體闡發呢?在中國的現階段,人民大眾是人民中除了民營企業家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以外的人民。與一小部分富人相對立的是窮苦大眾。窮苦大眾是主體人民,底層一線直接勞動者工農兵及知識分子窮苦大眾,則是首先的重點人民。毛主席關于人民的概念,主要是指人民大眾、首先是指工農兵大眾,是觀點鮮明的分層次的有所側重的人民概念,
人民概念鮮明的階級性是單獨的一個“人”字或“民”字難以表達的,人+民≠人民。在階級社會里,不存在超階級的人或民。曾流行的“以人為本”口號,雖然是故意不指明是以什么人為本,但明眼人從現實結果中已經看出,顯然是為那些先富起來的一小部分人為本的。“讓利于民”口號,雖然是故意不指明是讓利給什么樣的民,但明眼人從現實結果中已經看出,得到讓利好處的只是民營企業家(資本家)那一類的民。含混性的用語掩蓋的是其真實的用心,貧富兩級分化的社會現實,揭示出的是這些人心中所謂的人民觀,只是為了富人的富人觀。不同階級立場者的人民觀是不相同的。
毛主席的人民觀,源自于他對社會底層群眾的階級感情,源自于他對社會現狀辯證唯物的調查研究,源自于他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立場。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奠基之作——《共產黨宣言》對毛主席有深刻的影響。他一生研讀《宣言》達一百多遍次。對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觀點有深刻理解,憑其對事物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的天賦超凡,使他對《宣言》有著他人無法超越的深思熟慮和理解。對其中“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的觀點,“消滅私有制”的核心觀點,與資產階級私有制和與資產階級利己觀念決裂的觀點,成其了終生的理論根據。使為“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心愿有了根本的支撐。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心甘情愿,產生了“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黨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和小集團的利益出發”(毛選三1043-1044頁)的為人民服務觀。毛主席在其著名的《為人民服務》一文中,又進一步闡明了是“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 完全”、“徹底”的為人民服務觀,這是毛澤東思想的靈魂。因此被認定為是黨的宗旨,且已經深入人心。這是為私奮斗的權者和天天美食者不可能有的人民觀。毛主席的人民觀是站在決大多數人民立場上的人民觀。毛主席認為,人民是歷史的主人,人民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人民是萬歲。毛主席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生都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在毛主席的眼里,甚么都應該是人民的,因此,才有了人民政府、人民軍隊、人民法院、人民警察、人民郵電、人民廣場、人民公園、人民商場、人民劇場種種稱謂,把啥都標上了人民的印記,就連鈔票都定位是人民幣。而在一些非馬克思主義者眼里,人民只是供來利用的概念,甚么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心系人民等等,這些泛泛的模糊了階級屬性的人民概念,掩蓋的是其重點關注一小部分先富既得利益集團的事實。這種回避底層大眾只空談人民的人民觀同回避生產資料公有制這個社會主義的核心而空談共同富裕一樣,都只不過是忽悠人民的伎倆而已。是給窮人雪中送炭,還是給富人錦上添花,是兩種不同人民觀權者的不同選擇。
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真共產黨人說的是為人民服務的話,所干的也真正是為人民大眾、為工農兵的事。最主要的事是推翻了蔣家王朝,開天辟地建立了新中國;高舉《共產黨宣言》以共產為主義的大旗,踐行"消滅私有制"的共產黨人核心理論.以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的權勢,與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實行最徹底的決裂,與利己主義的私有觀念實行最徹底決裂,也即一變私產為公產,二變私心為公心。這一權二變的三項基本內容就是“共產”二字理論的核心內涵。在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實行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搞“產公”為主體;實行思想意識的為人民服務,搞“為公”為主導;實行人民當家人民大眾說了算的無產階級專政,搞“衛公”為主政。這產公、為公、衛公的三公三主,是辯證的互為依存關系的鐵三角構架,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核心內涵和最基本的原則。無此,便失去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振興的共產黨人根本。
毛主席為使人民的江山代代相傳,深謀遠慮的搞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而一權二變的三公三主就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就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保障。堅定公有制以產公為主體,堅定價值觀以為公為主導,堅定國體政體以衛公為主政。故而創造出了個干凈的社會,為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創造了必須的前提條件。
在毛澤東時代,生動活潑地政治居面,戰天斗地的生產場面;廉潔奉公的官場風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民間風氣;還有住房免費,看病免費,上學免費的福利待遇,都是人民對毛主席對社會主義難已忘懷的美好回憶。有學者根據1983中國統計年鑒資料論證,1952年-1978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年均竲長11.2%,農業以8.4萬座水庫的建成為標志的水利工程,使灌溉面積增長了一倍;兩彈一星的成功,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輕松都是舉世矚目的成就,都成了人民對毛主席共產黨的感恩記憶。困難時期不吃肉,與民同穿補丁衣,七位親人成烈士,一生奮斗為人民的毛主席,其無與倫比的豐功偉績和其高風亮節的人格感召力征服了世人,被尊為是獨一無二的人民領袖。人民領袖人民愛。毛主席萬歲的歡呼聲在其逝后還仍然,成了空前絕后的奇跡。也成了其反對者如梗在喉的心病。他們說這是個人崇拜,錯!我們說這是人民崇拜。人民崇拜的特點是人民自愿的,不是被迫的,也是他人阻止不了的,更是有人想得也得到不的。他們出于對毛主席羨慕嫉妒恨的心結,一方面竭盡非毛化之能事,潑污、誹謗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另一方面給自己搞樹碑立傳式的甚么理論創新。怎奈德才不及,民不認可。只是弄了個人民的領袖抹不黑和裝扮者自己描不紅的結果。
……(此處發表時刪除了千字——編注)
毛主席稱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東西是,唯物論和辯證法,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毛選五卷392頁)我們說,這就是毛主席的四項根本。現在,這四項根本已被歪曲,歷史虛無主義泛濫成災,人民民主專政面目全非,共產黨不再是以搞共產為第一要務的黨,中特社已經不是生產資料公有、共管、共享、共富的公有制社會主義。在毛主席逝世43周年的今天,人民期望馬列毛主義指導地位的回歸,期望科學社會主義的正道再現。期望毛主席站在窮苦人民大眾立場上的人民觀得到弘揚。人民大眾感覺,毛主席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