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25周年紀念日。連日來,全國各大媒體、網站和自媒體紛紛發表或轉載文章、詩歌和音像圖片,共同緬懷毛澤東主席的豐功偉績,寄托全國各族人民對毛澤東主席的崇敬之情。三十多年來,毛澤東熱在民間不斷升溫,紀念和歌頌毛澤東主席的優秀文章成為了最受人民群眾喜愛的熱傳網文,毛澤東曾經生活戰斗工作過的地方成為了最受人民群眾熱愛的紅色景點,尤其是每年12月26日前后,全國各族人民更是通過各種方式自發地集中表達對毛澤東主席的無比懷念和對毛澤東思想的真誠信仰。“12.26”已經成了當代中國的民間節日和文化符號。
毛澤東主席逝世42年來,曾經有相當長一個時期否毛污毛反毛之聲甚囂塵上,大有烏云蔽日之勢,但與此同時,擁毛頌毛愛毛火焰也在民間逆風自燃,并形成了燎原之勢,燃遍中國大江南北,摧枯拉朽,勢不可擋,使一小撮反毛小丑成了露頭就打的過街老鼠,乃至于某些反毛反共公知不得不承認,在中國,毛澤東的擁護者占95%,反對者占5%;并發出在全國各地要是你膽敢在群眾面前罵毛澤東,你將立即遭到圍攻,甚至有性命之憂的哀嚎。四十多年來勞動人民之所以發自肺腑地熱愛毛澤東主席,維護毛澤東思想,是因為毛澤東心中始終裝著勞動人民,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始終站在工農大眾的立場上,始終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他一生矢志不渝堅守的“人民立場”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和無比崇敬。
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講話中指出: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鮮明的本質特征、階級屬性和政治優勢。“人民立場”的實質就是階級立場,它既是保持中國共產黨的無產階級先進性的本質要求,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根本保證,更是我黨97年來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政治法寶。毛澤東主席是我黨始終站在人民立場致力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范。
毛澤東的一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心中所系、行動所為、利益所謀的全部都是人民群眾。縱觀毛澤東的革命生涯,青少年時期,為了解救受苦受難的勞苦大眾,他致力于探尋救民治國之路,為此創辦了《湘江評論》號召民眾聯合、打倒強權,覺醒了大批民眾;中國共產黨創建后,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獨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人民戰爭思想,推翻了壓在勞動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國成立后,他緊緊依靠工農群眾的無限創造力建設社會主義,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和群眾參政監督相結合以鞏固人民政權。“人民立場”是毛澤東主席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立足點,“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思想的靈魂所在。毛澤東主席的人民立場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大方面。
一、打破尊卑體系的人民觀
“人民”是區別于敵人的政治概念,它反映了人們在一定社會中的政治關系,具有階級性和時代性,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階級集團語境中的“人民”的主體和范圍是不同的。剝削統治階級口里的“人民”以占少數的資產階級為主體,包括其他認同私有剝削制度的群體;在馬克思主義者詞典里的“人民”以占多數的無產階級為主體,包括其他反對剝削壓迫的群體。判斷一個國家人民主體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看這個國家參政議政的議會議員或人大代表主要是什么樣的人。
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集團都時常把“人民”掛在嘴邊,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過“民貴君輕”的觀點,主張重民眾、申民心、限君權,提示君王們行仁政,講民本,但其實質只不過是建立在“君權至上”基礎上的“馭民”、“治民”的王道權術。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制定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綱領,后期又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可謂“以民為本”了,但其革命所依靠、服務的對象卻是權貴精英、富豪鄉紳,維護的依然是人剝削人的私有制,所以注定不可能實現勞動人民的“大同社會”。當今西方列國以民主國家自居,四處販賣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但其當家作主的議會席位上坐的卻全部是政客富豪,普通勞動者享有的最大民主就是在一張他們劃定的矮子里面選拔巨人的“選票”,“人民”只不過是政黨、議員們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的棋子。毛澤東思想體系中的“人民”概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階級分析基礎之上的,雖然在不同的革命時期“人民”的部分內容有所變化,但他始終將工農勞動者作為“人民”的核心主體,強調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黨政干部只是人民的公仆,只能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的監督,而絕不能與民爭利,甚至凌駕于人民之上。毛澤東主席人民至上的人民觀徹底打破了幾千年來“上智下愚”、仕貴民賤的封建尊卑等級體系。
毛澤東主席歷來鄙視剝削統治階級推行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精英政治、精英民主,致力推動人民政治、人民民主,主張人民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企業、管理文化教育。在他創建的新中國,國家叫“人民共和國”,政府叫“人民政府”,軍隊叫“人民解放軍”,貨幣叫“人民幣”,警察叫“人民公安”,醫院叫“人民醫院”……。毛澤東主席強調:
【“中國的大好河山,包括土地資源,都是屬于人民的,不是屬于哪個黨派、政府的,黨和政府只是代理人民去掌管。如果是恣意妄為、橫征暴斂、中飽私囊。人民是有權利行使自己的職責的。”《毛澤東論寫作》2004年版】
所以他絕不允許黨和政府放棄為人民服務的職責、放任損民害民甚至與民爭利的現象出現。為讓人民群眾充分享有并行使知情權、話語權、監督權、罷免權,在中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席位中,普通基層工農兵學商代表超過半數以上,確保了人民群眾最廣泛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權力。
毛澤東主席堅決反對封建統治集團實行的“學而優則仕”的科舉選仕制度,始終堅持“實踐出真知”,不拘一格選人才。他強調人的知識能力來源于社會實踐,勞動人民是社會實踐的主體,群眾的社會實踐是科學發展的源泉,各級領導干部應該從三大實踐中去發現選拔,他培養提拔的對象很多都是來源于生產實踐一線的工農杰出代表,其中著名的例子有:農民陳永貴、工人吳桂賢、孫健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營業員李素文、工人姚連蔚被選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工人革新能手倪志福先后擔任過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而擔任省市縣領導干部的更是不計其數。把尊重、加強和提升勞動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尊嚴落實在實處。
毛澤東主席十分痛恨精英統治階級信奉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堅信“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他處處事事依靠人民、服務人民,充分相信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無限創造力。他制定的很多政策都來源于人民群眾的首創,比如“鞍鋼憲法”、“赤腳醫生”、“楓橋經驗”、“大寨經驗”、“大慶精神”等等。他要求黨政干部
【“我們應該走到群眾中間去,向群眾學習,把他們的經驗綜合起來,成為更好的有條理的道理和辦法,然后再告訴群眾(宣傳),并號召群眾實行起來,解決群眾的問題,使群眾得到解放和幸福。”《組織起來》 (1943年11月29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932頁】
真實體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這也正是毛澤東思想戰無不勝的法寶。
二、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毛澤東早在青年時代,通過對中國落后挨打的近代史的觀察思考,就逐漸認識到了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國家強盛的重要推動作用。毛澤東早在1912年就讀湖南全省高等中學(長沙市第一中學)時,寫了一篇滿分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論》。文章通過對史書關于“商鞅搬移木桿樹立誠信”一事的獨立思考,在慨嘆古代官民皆愚的同時,逐漸認識到了覺醒民眾的必要性和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國家強盛的重要推動作用。
毛澤東的這篇充滿醒世救國之道且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指導意義的文章,雖然對民眾的力量論述不多,但代表了毛澤東“人民史觀”的萌芽,后來通過學習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并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逐漸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最終形成了完整科學的毛澤東思想。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論聯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31頁】
“人民史觀”是毛澤東始終堅持的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毛澤東人民立場的理論基礎。毛澤東主席認為,是人民創造了歷史,縱觀整個人類歷史,雖然一些歷史人物、英雄豪杰對歷史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響,但是離開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和實踐必將一事無成,如果他們欺騙人民,奴役人民,背離了人民的意愿,只能落得個遺臭萬年。只有人民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英雄。
中共建黨初期,當黨內少數早期領導人迷信于國民黨和社會精英主導的變革時,毛澤東的視角已轉向了最具革命潛力的中國最廣大的農民階級,他深入農村進行調查研究,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對農民各階層進行了科學分析,充分論述了農民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巨大作用,明確指出了成立農民武裝和建立農村革命政權的必要性。通過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和深入廠礦鄉村宣傳發動,培養了大批工農革命的骨干力量,為開展工農武裝割據創建紅色蘇區,建立最廣泛的敵后抗日根據地,運用人民戰爭打敗日本侵略者,推翻蔣家王朝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發展生產,去瘟神、治水患、修水利、擴耕地、育良種、建工業、強科研、搞革新,用短短的二十七年時間,把中國由一個一窮二白的落后農業國初步建設成了具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工業化強國。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是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發出的最強音,也最能代表毛澤東主席的民族精神和人民立場。他領導制定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都處處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毛澤東主席在主持制定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時,采取了領導意見和群眾意見相結合的方法,除了專門起草小組外,廣泛征求黨內外各界人士的意見,并將“憲法草案”全文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發動全國人民廣泛參與修改討論,參加討論的人數達1.5億,共提出修改意見130萬條,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民立憲”的歷史先河。在起草新中國憲法時,毛澤東主席力排眾議堅決主張人民有罷免包括國家主席的權力,他指出:
【“資本主義國家的總統可以解散國會,我們的主席不能解散全國代表大會,相反地,全國代表大會倒可以罷免主席。國家主席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來的,并服從于它。”摘自《毛澤東傳》“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插話”(1954年3月23日)】
在毛澤東的再三堅持下,終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國家主席”寫入了憲法,以憲法名義賦予了人民民主監督政府和罷免各級官員的法定權力。
“人民萬歲!”是毛澤東主席的肺腑之聲,他堅信,民強則國強,人民奮發則國家昌盛,中國革命的成功和建設的成就主要歸功于全國人民的共同奮斗,群眾才是新中國歷史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因此他樹立的英雄模范都是基層普通的工農兵典型代表,張思德、白求恩、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雷鋒、劉英俊、王進喜、時傳祥、王杰、邢燕子、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的英模事跡不但是文藝媒體廣泛宣傳的主角,而且編入了學生課本,成為了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毛澤東主席十分重視新中國文學藝術創作的導向問題,堅決主張文藝要突出人民群眾的英雄形象,要為工農兵服務,非常反感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權貴精英占領新中國的文藝舞臺,他強調指出:
【“我們的文化藝術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無論是高級的或是初級的,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57,863頁】
在他的倡導下,那個年代所有新創作的文藝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都是工農兵,是人民大眾,社會主義文藝舞臺成為了頌揚勞動人民,贊歌人民英雄,傳播人民史觀的意識形態主陣地。
三、共產黨要做人民貼心人
毛澤東主席與古今中外帝王首腦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他是一位真正的人民領袖,他畢生的追求就是人民當家作主,他崇高的事業就是為人民服務,他無悔的堅守就是黨的群眾路線,他不變的原則就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經常提醒各級黨委和政府:
【“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是工人階級給的,是貧下中農給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廣大勞動群眾給的。我們代表了無產階級,代表了人民群眾,打倒了人民的敵人,人民就擁護我們。”《共產黨基本的一條就是直接依靠廣大人民群眾》(1968年),《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第581頁
“共產黨員應該緊緊地和民眾在一起,保衛人民,猶如保衛你們自己的眼睛一樣,依靠人民,猶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樣。”《中共中央為抗戰六周年紀念宣言》(1943年7月2日)《毛澤東文集》第三卷第45頁
“有無群眾觀點是我們同國民黨的根本區別,群眾觀點是共產黨員革命的出發點與歸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想問題從群眾出發就好辦。”《切實執行十大政策》(1943年10月14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第71頁】
他要求黨員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要做廣大勞動人民的貼心人,絕不做脫離群眾的官老爺。
毛澤東主席是與勞動人民心連心的表率,他每時每刻總是心系人民群眾,善于從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中分析問題,有的放矢地制定或調整大政方針政策。解放初期,中國的部分江河泛濫成災,給人民群眾帶來傷亡和損失,毛澤東主席親自布置、直接督辦了引黃灌溉濟衛、治理淮河、荊江分洪、官廳水庫四大水利工程,并在全國廣泛開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根除了禍害中國上千年的水患,變害為利造福人民。1958年7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得知江西省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病的喜訊后,激動得連夜賦詩贊頌,并將經驗推廣全國,徹底消滅了瘟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當毛澤東主席聞聽農村群眾缺醫少藥看病難后,狠狠批評了衛生部的官僚作風,號召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創建了農村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制度,基本解決了農民醫療衛生問題,受到了國際衛生組織的贊譽和推廣。毛澤東主席就是從群眾關心的點滴問題入手,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毛澤東主席從中國歷史政權更迭的周期率中深知一個道理,就是要真正維護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從嚴治黨,從嚴治吏,任何政治上、思想上、作風上的懈怠都將導致勞動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為此,他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全軍發出了“兩個務必”的號召,要求全黨在勝利面前要保持清醒頭腦,在奪取全國政權后要經受住執政的考驗,提醒黨員干部不要學李自成。解放初期,當他發現少數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出現貪污受賄、鋪張浪費和官僚主義現象,一些不法資本家以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偷工減料、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等手段牟取暴利,嚴重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后,及時開展了“三反五反”運動,果斷槍斃了貪污受賄的高干劉青山、張子善,鞏固了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和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地位,警醒和挽救了大批黨員干部,使中國出現了黨政廉潔高效、干部勤政愛民、人民揚眉吐氣、民族團結和諧的欣欣向榮景象。
毛澤東主席始終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每當黨群間,干群間出現問題、產生矛盾時,他總是站在人民的立場先從黨政干部方面查原因,及時調整政策和改進工作方法。延安時期,農婦伍蘭花因丈夫在山上犁地時不幸遭雷擊身亡而罵了邊區政府和毛澤東,毛澤東不但沒有追究,而是從罵聲中通過調查發現農民負擔過重,從而迅速制定改正措施,在延安邊區實行精兵簡政,開展大生產運動減輕群眾負擔。他經常提醒和教育全體黨員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
【“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論聯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96頁】
為了真正讓人民群眾行使民主權力,反對官僚主義,毛澤東主席堅持將公民的一系列權利和自由等條款寫進了《憲法》。對于少數黨政干部因官僚主義、霸王作風侵占或損害群眾利益引起群眾游行示威、罷工上訪,毛澤東主席總是站在群眾一邊,他指出:
【“有些人活得不耐煩了,搞官僚主義,見群眾一句好話沒有,就是罵人,群眾有問題不去解決,那就一定被打倒。現在,這個危險是存在的。如果脫離群眾,不去解決群眾的問題,農民就要打扁擔,工人就要上街示威,學生就要鬧事。凡是出了這類事,第一要說是好事,我就是這樣看的。”《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1956年11月15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324頁】
觀古今中外,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元首有如此愛民情感和言行。
毛澤東主席是一名意志堅定的馬克思辨正唯物主義者,也是意識堅定的科學社會主義實踐者,他深刻認識到,社會物質財富都是勞動人民創造的,理應由勞動者共創共享,但這在私有制社會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因為私有制既不能實現公平分配,更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只有社會主義公有制,生產資料歸全體勞動者共同所有,人民為國家發展創造物質財富,國家為人民生活提供福利保障,才能讓全體人民公平獲得生活資料過上平等富足的生活。他指出:
【“國民黨就是只會向老百姓要東西,而不給老百姓任何一點東西的。如果我們的共產黨員也是這樣,那么,這種工作作風就是國民黨作風,這種共產黨員的臉上就堆上了一層官僚主義的灰塵。”《組織起來》(1943年11月29日)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932頁】
因此,在新中國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建立公有制后,毛澤東主席根據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在物質基礎比較薄弱的條件下逐步實現了社會主義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和各項福利保障制度,確保了勞動者人人有一份體面而穩定的職業,學生能免費上學讀書,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了由國家和集體統籌解決供個人免費享有的“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勞有所保、住有所居”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讓全體勞動人民過上了各有所得、安居樂業、健康無憂的幸福生活,被聯合國評定為最公平幸福的國家。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
【“毛澤東是一代偉大的革命領導人中的一位出類拔萃的人”;“歷史學家將會對他的事業和他對中國人民和世界的影響作出估價。”】
對此,前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評價給出了答案:
【“毛主席是人類的領袖,歷史的推動者。毛澤東統一了中國,給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觀,提高了工農的地位,并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廉潔的政府。”】
趙維著. 重大事件中的毛澤東[M]. 2013.P286
歷史證明,毛澤東的“人民立場”正是他獨領風騷的秘訣之一。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中國人民沒有任何理由不為之而景仰、驕傲!
2018-12-26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