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迷信,崇尚真理
——在烏有之鄉組織的紀念毛主席誕辰124周年大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前輩、親愛的同志們戰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聚會,紀念人民領袖毛主席124周年誕辰,紀念屬于人民的節日,我感慨良多,想要說的話也很多。我認為,對毛主席最好的紀念,就是要學習毛主席。毛主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由于時間關系,我今天只講一點,那就是——崇尚真理,不迷信權威。
毛主席光輝的一生就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他從來不迷信權威。
舉個例子來說吧。
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也是毛主席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領路人,可是當陳獨秀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時候,毛澤東沒有屈服于總書記的權威,也沒有顧及革命領路人的情誼,而是對其進行了毫不妥協的斗爭,并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須知政權是從槍桿子里面取得的”的英明論斷。為了肅清右傾機會主義的不良影響,毛主席后來還多次批評陳獨秀的錯誤,比如,他在《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一文中指出:“蔣介石對于人民是寸土必奪,寸利必得。我們呢?我們的方針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我們是按照蔣介石的辦法辦事。蔣介石總是要強迫人民接受戰爭,他左手拿著刀,右手也拿著刀。我們就按照他的辦法,也拿起刀來。”然而,“我們有些人,對于這個調查研究常不注意。例如陳獨秀,他就不知道拿著刀可以殺人。有人說,這是普遍的日常真理,共產黨的領導人還會不知道?這很難說。他沒有調查研究就不懂得這件事,所以我們給他起個名字,叫做機會主義。”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句話在毛主席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從黨的歷史看,陳獨秀、王明這些黨的最高領導人都曾大權在握,口銜天憲,而黨內大多數(有時甚至是絕大多數)黨員對他們都只是盲從。在這些人看來,領導級別越高,講話就越正確,做出的決議就越英明。大家都知道,中國革命幾乎就斷送在陳獨秀、王明這樣的領導人手中。如果換一個角度看,中國革命之所以瀕于夭折,也正是因為當時大多數革命者盲目迷信權威(這個權威既包括當時黨的主要領導,也包括共產國際)而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極少數人有獨立的思考,服膺于真理而不是權威,毛澤東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個。為了堅持真理,毛澤東多次遭排擠、受處分,但他從未屈服于任何權威,從未干過在受處分的時候,先裝模作樣寫個檢討,等蒙混過關了再來秋后算賬的事。
電視劇《紅色搖籃》里有這樣一個情節:作為王明極左路線的代表人物、紅軍的重要領導顧作霖曾對毛澤東進行過無情的打擊,可當在五次反圍剿中目睹紅軍因背離毛澤東的路線而招致慘痛失敗的時候(其時的顧作霖已經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顧作霖說了這樣一番話:
“同志們,是該面對現實的時候了。我們再也不能閉著眼睛瞎指揮了,該清醒清醒了!”
“回想起以前的所作所為,我心里頭感覺疼啊!代價,代價,這就是不能夠認識真理,不能夠面對真理的代價!如果,如果再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的話,我愿意,我愿意,我愿意用我的生命來換回毛澤東的路線!我們真的需要他!”
我沒有考證,顧作霖是不是真有過這樣的遺言,但我相信,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面對那樣殘酷的現實,是會醒悟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情節應該是可信的,這就是藝術的真實。不然,就不會有遵義會議的召開,就不會有王稼祥、張聞天、朱德、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劉伯承等許多反對過毛澤東的人最終選擇了追隨毛澤東。
毛主席晚年總結說他一生干了兩件大事,一件就是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了新中國;第二件就是發動文革。他清醒地認識到,對第一件事持異議的人不多,而對第二件事擁護的人不多。明知擁護的人不多,可他為什么還要發動這樣一場費力不討好的革命?這同樣可以歸因于毛主席對真理永不停歇的探求,正因為如此,才誕生了毛澤東繼續革命理論的偉大思想。關于這一點,我就不展開講了,去年我在香港毛澤東思想學會組織的一次紀念活動中專門談了這個問題。
很多人的潛意識里都迷信權威。我經常聽到這樣一些說法:“人家能到那個位置,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沒點本事能做到某長某書記?”“人家那么大的領導,不比你知道的多?”不知道別人聽了這些話感覺如何,反正我聽了覺得挺悲哀。不止于對權威個人的迷信,網上網下膜拜西方尤其是膜拜美國的更是大有人在,不少人唯西方馬首是瞻,唯美國之命是從,以美國人的意志為意志。更可怕的是,這種對西方的膜拜,不只是發生在普通人身上,更多的是發生在社會精英甚至是領導者身上。應該特別指出,那些受西方豢養(包括物質與精神)的帶著特殊使命的如茅于軾之類的第五縱隊,已經不屬于人民的范疇。造成權威膜拜現象,不是哪個個人的錯,漫長的等級社會的遺毒就不去說它了,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必須正視,那就是,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人逐漸失去了基本的思考能力,更不要說追求真理。鄧小平有一句話說得挺好(姑且不論動機),那就是“最大的失誤在教育”。正是教育導致了人的思考能力的喪失,當然,這個教育是全方位的,決不僅僅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為什么教育會讓那么多人失去思考能力?為什么教育要讓那么多人失去思考能力?這背后隱藏的東西耐人尋味。錢鐘書在《圍城》中寫了這樣一段很經典的話:“從前愚民政策是不許人民受教育,現代愚民政策是只許人民受某一種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雖然這幾句話的背景是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但經典是可以穿越時空的。深刻理解了這幾句話,就能回答我前面的問題。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說過:“秦始皇有二十來個兒子,為什么是殘忍而又愚蠢的花花公子胡亥做了二世?而仁厚正直富于遠見卓識的長子扶蘇卻被迫自殺?” (其實胡亥也是通過選舉才當上皇帝的,就是趙高和李斯在秦始皇一眾皇子中選舉產生的。)想通了這個問題,就理解了封建政治,就懂得了不是地位越高就越英明神武的道理,也就破除了對權威的迷信。
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權威,各行各業也都有權威,但權威不代表真理。陳獨秀、王明都曾經是權威,可他們很多時候代表的是謬誤。希望一切愿意思考的人都弄明白這個道理。弄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怎么評人論事,腰桿就可以挺起來,膝蓋就不容易跪下去。
從“糞土當年萬戶侯”到“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從“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到“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從“自信人生二百年”“到“無限風光在險峰”,從“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毛主席的一生就是挑戰權威的一生,就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我們學習毛主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從權威膜拜中解脫出來,破除迷信,崇尚真理!
2017.12.17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