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石按:昨天,有個懵懂的年輕人有感而發(fā),他對我說:“一些書上說毛澤東晚年大搞個人崇拜,我不是很明白,希望頑石老師告訴我真相。莫非那時候也是各大媒體每天的頭條都必須吹捧毛澤東?”我覺得幾年前寫的那篇《在那個大搞“個人崇拜”的年代里》正好可以回答他的問題,于是翻出來讓他看。年輕人看完我的文章后說了這么幾句:“謝謝頑石老師!我明白了,所謂“個人崇拜”,原來是欲加之罪啊!”
今天將這篇舊文貼出來(稍有修改),請沒有讀過的朋友一起來感受那個大搞“個人崇拜”的年代。
據(jù)說,新中國前30年有個顯著特征就是大搞對毛主席的“個人崇拜”,而“個人崇拜”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就是毛主席本人,這也是毛主席晚年犯下的“嚴重錯誤”之一。直到毛主席去世幾年后那個著名決議出臺才“正本清源”,算是對對毛主席的“個人崇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那我們就來看看那個年代到底是如何大搞“個人崇拜”的吧。
在那個大搞個人崇拜的時代里,人民不知道共和國主席睡衣有70多個補丁,不知道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開會或者接見外賓喝一杯茶都要自己掏腰包,不知道他的家人和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家人過著一樣的生活……因為那時的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報電臺沒有宣傳。
在那個大搞個人崇拜的時代里,人民不知道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長子毛岸英第一個報名參加了志愿軍抗美援朝,甚至毛岸英犧牲了近三年,連他的妻子劉思齊都沒有得到消息,因為媒體只報道黃繼光、邱少云那樣一些英雄的事跡,而忽略了報道毛岸英的英雄事跡。
在那個大搞個人崇拜的年代里,人民不知道黨和國家的領袖平日里最奢侈的生活也就是幾天吃一次紅燒肉,而三年困難時期竟有8個月沒有沾過葷腥,而他的工資(不夠再加上稿費)卻大量用來接濟那些困難的同志和黨外民主人士。直到他去世很多年以后,我們才從他的警衛(wèi)、護士口里聽到這些感人的事跡。
在那個大搞個人崇拜的年代里,人民不知道毛主席到各地視察的時候,住旅店、吃飯,都是自己掏錢,不知道他絕不允許身邊的工作人員收受任何地方單位或個人贈送的禮物,直到他離開我們30年后,我們才從韶山毛澤東遺物館展出的收據(jù)、發(fā)票,以及他自掏腰包為身邊工作人員退還禮金的憑據(jù)才發(fā)現(xiàn),原來毛主席出公差也是花自己的錢。
在那個大搞個人崇拜的時代里,人民不知道毛主席總是夜以繼日地工作,有時候甚至連續(xù)工作多日而沒有上過床休息,不知道那些大會報告、發(fā)表的各種文章都是毛主席親手寫的,甚至一些沒有他署名的新華社通訊、人民日報社論也是出自毛主席之手。后來他的秘書們的回憶告訴我們,才讓我們知道了那些滲透了偉大思想的文字不是出自身邊的秘書才子。
在那個大搞個人崇拜的年代里,人民不知道毛主席酷愛讀書,學富五車,過目不忘,不知道他除了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的各種典籍,還能欣賞國內(nèi)外各種經(jīng)典音樂、戲曲。在他走了很多年以后我們才從紀錄片和有關人員的回憶錄中認識了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毛澤東。
……
在那個大搞個人崇拜的年代里,媒體廣泛宣傳的是王杰、麥賢德、向秀麗、雷鋒、時傳祥、王進喜、草原英雄小姐妹這樣普通人物的英雄事跡,紡織工人吳桂賢、農(nóng)民陳永貴等一大批工人農(nóng)民甚至成了各級黨政領導,那個年代各種文藝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不是領導干部,更不是最高領袖,而是工農(nóng)兵,是人民大眾。
……
那是一個怎樣大搞“個人崇拜”的年代?!
2013.03.16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