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屢次聽到有人大言不慚自稱自己是精英,聽得使人起雞皮疙瘩。說這種話的人,有醫生、有教師、有有錢人,有公務員。他們自認為高人一等,精英的優越感溢于言表。幾年前我寫過一篇《一個下崗工人對公務員加薪的質疑》,有個公務員留言,讀了十幾年的書,考取了公務員是精英,理應享受比企業人員高的工資待遇。
他們的優越感來自何處?大概他們的收入比工人農民的收入高點,自然社會地位也比工人農民來得高吧。工人農民是不會自稱精英的,因為工人農民如今是弱勢群體了。那么有沒有精英?應該說肯定有,有政治精英、技術精英、文化精英等等,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算是精英?
富人,即有錢人是精英?不一定是。
不是人有錢了就是精英。有人靠坑蒙拐騙發財了,你說這種人是精英嗎?有人有錢了,聲色犬馬為富不仁,你說這種人是精英嗎?放眼看看,如今真正有錢人中有多少是靠勤勞致富的?那些血汗工廠的老板雖然有錢,可他們能算精英嗎?富士康老板有錢,可富士康的工人出現十三跳,你說這個老板是精英嗎?
馬克思早就指出,資本從它來到人世間,每個毛孔都滴著血!無論古今中外,無不如此。不說歐洲資本是靠圈地運動、奴隸貿易、殖民地掠奪積累起原始資本;不說國民黨時期四大家族的發家史,不說官僚買辦土豪劣紳是如何殘酷剝削中國人民的。我們就看看當今中國,勤勞能致富嗎?富人滴財富是怎么來的?
中國14億人口中最富有的178萬人,有多少人能公開他們是怎么致富的過程嗎?看看他們的第一桶金是怎么來的?草民無法探究富人財富的來歷,而只是說,有錢并不代表必定優秀,有錢無錢并不能作為精英的標準!
官員,即有權有勢的人是精英?也不一定是。
戰國時期的曹劌就說過:“肉食者鄙。”陳勝吳廣更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毛主席告訴我們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
李先念是 鄉村木匠出身,但參加共產黨鬧革命,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著名領導人。那些大大小小的貪官們,如果以官位來作標準的話,他們是精英嗎?曾經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是精英嗎?曾經的軍委副主席徐才厚是精英嗎?
那么那些高學歷、海歸的人、還有那些所謂專家教授是精英嗎?也不一定是!
學歷高只能說明其讀書時間長而已,并不是讀書時間長的人就一定優秀,學歷并不代表能力。讀死書死讀書,是讀不出名堂的,讀死書死讀書的只能是書呆子罷了。想當年,王明之流嘲笑毛澤東山溝溝里出不了馬列主義!他們認為毛澤東只是一個普通的師范生,他們可是海歸,有的馬列著作他們可是倒背如流??山Y果怎樣?中國革命事業差點被他們葬送掉!一些人認為毛澤東沒有讀過軍校,不會打仗??勺詈髿v史證明毛澤東是偉大的軍事家!
毛澤東主席早就諄諄告誡我們,知識分子要勞動化,勞動人民要知識化。知識分子必須與工農相結合,必須與實踐相結合,否則一事無成。有人聞聽此言,一定會輕蔑地認為此言早就老掉牙了。大道至簡,無論文理科,再高深地理論都是從實踐中得來,原子理論離開了實踐也是不成的。
現如今有的讀書人,如網絡著名評論人黎陽所抨擊的,書是從屁股里讀進去的,讀出了歪門邪道,讀出了一肚子的壞水,讀出了滿腦子壞點子,讀成了極端個人主義者。前段時間清華大學處分的十一個研究生,其中八名是博士生,三名是研究生,是不是就是這樣?他們的違紀行為包括:無故離校5天(不記法定節假日)、婚外情、毆打戀愛對象、學術不端、偷窺異性入廁、毆打工作人員等等。人格低,品德差。
海歸只是讀書換了個地方而已,在海外讀書就一定比在國內讀得好?
答案是未必,因為 到國外去到讀書人也是魚龍混雜。
至于專家教授當然是讀書人,而且是一些功成名就的讀書人。可有的專家教授卻成了“磚家叫獸”。
我從網上隨意摘幾例:
北京大學教授金巖石經典語錄:高房價是讓窮人能住上房子
2013年6月,獨立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金巖石接受媒體采訪稱,“如何建立合理的住房體系?就應該讓豪宅賣出天價,然后政府有錢了,就能給窮人建保障房。高房價不是為了讓富人發財,而是讓窮人能住上房子,這才是關鍵。”
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經典語錄:延遲15年領退休金,男的做園丁女的洗衣服。
2013年9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在《七分之一》節目里說:“不是延遲退休年齡,是延遲領取退休金。”她建議65歲領取,發達國家都是這樣。記者問:50歲退休65歲領取養老金,中間15年怎么辦?教授的說:“男的去養老院做園林義工,女的給老人洗衣服啊做點編織,多好啊!”
更有那所謂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說:“8億多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享樂?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窮人應該將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舊衣,天經地義。”、“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
你們看看,這些磚家叫獸對社會有什么貢獻?對老百姓有什么好?人民用血汗養活了一幫害人蟲!那么什么樣的人是精英?精英的標準是什么?
百度百科“指事物之最精粹、最美好者,出自唐·杜牧《阿房宮賦》。”“精華。指事物之最精粹、最美好者。通過對社會統治者和杰出人物的研究,說明社會的性質和統治關系的西方政治學、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精英”一詞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法國,意指“精選出來的少數”或“優秀人物”。精英理論認為,社會的統治者是社會的少數,但他們在智力、性格、能力、財產等諸多方面超過大多數被統治者,對社會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影響和作用,是社會的精英。其中極少數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團,掌握著重大決策權,他們的政治態度、言行,對政治發展方向和前景產生重要影響,決定著政治的性質。認為必須分析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質和規律。
我們從上面的話中可以看出,對精英的解釋也是深深地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一方面說精英必須是“美好的”,是“精選出來的少數或優秀人物”,另一方面又說在“智力、性格、能力、財產”等諸方面,即財產多是不可或缺的,同時也承認了“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團”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精英,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精英,自然各自的標準也是不同的。不管某些人怎樣拼命否認階級的存在,可階級還是客觀存在的。被統治階級的精英統治階級是不會承認其是精英的,中國共產黨當年就被國民黨說成是共匪,朱毛紅軍是赤匪。但資產階級的精英并不是無*產*階*級的精英。資產階級、買辦官僚階級的所謂精英絕不是我們需要的精英。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算是當今社會的精英,才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
我一個草民不敢也沒有水平對精英的含義標準作出規定,只不過胡亂說說而已。
我認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因此公務員不論官大官小,只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就是精英!
正如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樣的人就是我們時代的精英!
魯迅 在《中國人失去自信力了嗎?》一文中也曾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我想魯迅贊揚的這種人就是從古至今的精英!
2017.0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