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討既是科學又是藝術,科學的乞討會成為藝術家式的乞討。乞討的理論應注重科學性,丐幫基層的日常技能培訓也應強調科學性即程序化。乞討的實踐則需要藝術性,實踐中的尺度把握應注重藝術性即非程序化;乞討的藝術性比科學性更為高超,更為復雜,更不容易控制??茖W性是日常乞討必不可少的基礎,它注重自然規律,客觀數據,分析結論,注重程序化、規范、規則的運用,科學性是一種行為的嚴謹,帶來平衡和穩定,如同人的骨架和軀干的作用。藝術性則是乞討變化創新的靈魂,它注重的是靈活應變、逆向思維、創造創新、情感認知、審美感悟,藝術性是一種思維的升華,帶來活躍與發展,如同流動的思想、神韻和血液。程序化的科學乞討是對非程序化的藝術乞討的一種約束,重在對其約束度的把握。乞討科學側重于研究總結共性,而乞討藝術則強調個性和個人發揮。
丐幫弟子在傳功長老處學得心理學的真諦后,當遇見遛彎的情侶應當知道向誰抻出他那骯臟的黑手;丐幫子弟還應通曉營銷學,當他們載歌載舞,向四周拋灑虱子跳蚤時,他們應知道表演場地得選在哪一個商家的門前;丐幫子弟更應掌握美學,如此方能怎樣丑陋怎樣裝扮,怎樣惡心怎樣表演,讓恩主早點施舍以圖解脫;運動力學也是必不可少的,打狗搶地盤以及被人追打時才能無往不利安然脫身;醫學更不用說了,常年累月不分日夜地工作,誰能沒個頭痛腦熱的?關鍵是工作中用得上,那些扎著匕首要飯的叫花子下了班身上一個疤也沒有;除此之外,說學逗唱也應該拿得起放得下,數來寶、蓮花落和霸王鞭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望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乞討的法門經歷代弟子的積累已蔚為大觀,普通丐幫弟子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全部學會,連西域有些國家的官員都來學習,說是用來拜瓦片,在他們國家誰的瓦片多誰就當官。幫中子弟對這些戎人很是看不上眼,“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這道理都不明白,可見夷狄不上道。需要強調的是,乞討的科學性是乞討藝術性的前提與基礎。要將乞討工作做好,尤其是將歷代丐幫的管理工作做好,首先必須承認乞討是一門科學。門派的管理主要依靠的是管理機制,即管理系統的內在聯系、功能及運行原理。現實中,人們可以發現,有一套科學的管理機制的門派大都很興旺。
有點暈吧?我從西山大學的三教九流處接觸到這些理論時也是這樣,原來丐幫的東西這么多,心里不禁對蕭峰、洪七公等歷代幫主肅然起敬,他們果然是天縱英才,實在讓人佩服。
丐幫是宋朝的第一大門派,向來以匡復漢家天下為己任,卻在元朝時迅速沒落,沒能挑起恢復中原的重任,讓人大感意外。我在師太等先賢考證研究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思索,終于得出丐幫沒落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管理機制特別是接班人選拔機制沒建設好。
偌大一個丐幫,沒有一套能調動所有幫眾的基本管理辦法,遇事靠幫主和長老拍腦袋決定。事辦砸了,決策者的第一個想法是大伙兒全力一拼,盡數死在那里也就是了。壯烈倒很壯烈,于事無補。事關丐幫前途的選接班人的問題更仿佛成了幫主一人的事,沒他的推薦就不能擔任幫主,這是在逼歷任幫主建設家天下啊!
洪七公面對這些事情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沒有好的制度幫忙,就算是諸葛亮再世也得累垮?,F實對丐幫幫主的要求太高,合格的傳人不好找,蕭峰到自盡也沒找到一個稱心的弟子。洪七公為了找傳人,風餐露宿,云游四海,對外還得繃著一張老臉說是吃遍四方,個中苦衷有誰能知!幫中其他弟子也不是沒有可造之才,但資質都不足以勝任丐幫幫主,黎生也就能學一招神龍擺尾,再多他消化不了。武學的門檻低,任誰都可以比劃幾招,到高階后就需要聰明穎悟與刻苦耐勞并重了,黃蓉是多么冰雪聰明的一個人,拿著《九陰真經》十幾年也沒成為絕世高手,她沒那毅力。何況管理丐幫更需要的是組織能力與對社會 及人性的了解, 魯有腳連凈衣派都團結不了,其他的就更別提了。
不僅是接班人問題,幫中大小事務也讓他頭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污衣派和凈衣派之爭。作為丐幫原教旨主義的代表,魯有腳深得中下層弟子的擁戴,有著雄厚的群眾基礎。他的缺點也很明顯,過于耿介,缺少權變,不能團結凈衣派。凈衣派的梁長老和簡長老辦事能力倒是挺強,可是他們一個個紳士派頭十足,哪里像丐幫的人!上層中他們的人不少,下面的普通弟子就沒多少愿意跟他們走了。彭長老更是讓人擔心,動不動就給人遞眼神,搞不好就走上梁子翁的道路了!可是,武林中有些事沒他們還真不成,辦個武林大會得要錢吧?魯有腳等污衣派弟子窮得咬虱子,指望他們拿錢出來還不是緣木求魚,他們那樣有幾個說得出場面上的話來?對外辦事還得靠凈衣派,他們有家有業,身懷絕技,仰慕丐幫俠義之名前來投奔,丐幫不能采取關門主義。
丐幫內部固然矛盾重重,外部也是危機四伏。自從王重陽仙逝,也不知道為什么,南帝突然蔭生退意,連先天功和一陽指都想傳給洪七公,擺明是打算撂挑子不干了。黃藥師時正時邪,難保不助紂為虐,當世態度堅定且有能力抗衡歐陽峰的就只剩洪七公一個人,洪七公打定了聯合黃藥師對抗歐陽峰的主意。黃老邪實在不好打交道,表面對洪七公禮敬有加,實則還是自視甚高,認為洪七公文化少,不懂藝術,俗人一個,除了武學,兩人很少談得到一塊兒,他的統戰工作很難做。學武之人,身體強健,哪個不是須發茂盛,只有他頦下微須,可見其精神壓力之大。
終于,時來運轉,天教他遇見了郭靖、黃蓉兩人。初一見黃蓉,他就覺得臉熟,略加試探,果然是黃老邪的女兒,他立刻意識到聯東抗西的計策得落在她身上。她男朋友也挺有潛力,啟蒙恩師是江南七怪,全真教掌門馬玨給他當家教,和蒙古自治區的鐵木真主席頻有淵源,金人侵占大宋國土久矣,光復失地時說不定可向蒙古借兵。洪七公號稱北丐,丐幫主要的活動范圍是北方,南方的業務正需要大力拓展,江南七怪作為江浙土著當能助他大力。全真教乃中土第一大教派,跟著他們練功的人不少,時至今日道教協會的會長仍大都是全真教派的人擔任。他和王重陽原本是好朋友,通過郭靖,兩邊下幾代的情誼也建立起來了,丐幫又多一外援。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對二人的并不是完全滿意,郭靖剛毅質樸,失之憨直駑鈍,黃蓉聰明伶俐,但貪多務得淺嘗輒止,要是黃蓉將聰明伶俐分一點給郭靖就好了,形勢緊急,顧不得這許多了。兩個小朋友開始對他還有所防范,遇見他這樣的老強盜,一切抵抗都是徒勞的,很快就乖乖上鉤還以為洪老爺子被他們套住了。
洪七公的計劃是,剛猛絕倫的降龍十八掌就讓刻苦耐勞的郭靖練,輕靈繁復的打狗棒教給黃蓉,幫中事務由黃蓉處置,說得通就說,說不通就關門放郭靖,用降龍十八掌發言。計劃的前提是二人得常在一處,好在是一男一女,洪七公下定決心要把兩人間的紅線多打幾個結。他拼著老臉去討好黃藥師,為兩個徒兒做媒,不惜提前與歐陽峰翻臉動手,以至內力全失,差點丟了性命,險些不能恢復。偏偏這兩個不爭氣的小家伙還要相互慪氣,又得麻煩洪七公收拾殘局,看著倆人為他捶腿時臉各向一方不依不饒的勁兒,洪七公心中大嘆當初自己要是娶妻生子,遇到這種事早老大耳括子扇過去了,當兩個徒兒的和事佬兒可比與老毒物斗智斗力累多了。若有人說洪七公貪圖口腹之欲,置丐幫大業于不顧可真是冤枉清天大老爺了。
郭靖和黃蓉接過丐幫大業后,也深深地為接班人的問題頭痛,武家兄弟肯定是不行的,不但在武學上的悟性不夠,武德都有問題,郭莢更是提不起來,黃蓉對她另有安排。否則二人將真經上的功夫傳幾樣給他們,也不至于三人連進入二流高手行列都勉強。兩人一生也沒找到一個合格的傳人,是因為他們錯失了一個最合適的,以后挑選時不自覺地以他為參照,自然就更不容易找到了,一見楊過誤終身就是這樣了。
對,我說的就是楊過,楊過打小機靈,母親去世后過了幾年類似乞丐的生活,吃了不少苦頭,練功也勤,又會來事兒,他做丐幫幫主是最合適的??上?,他父親給郭靖黃蓉二人的傷害太深,二人對他戒備過頭,以至錯失楊過。楊過在郭黃二人處沒得到期望中的溫暖,改投古墓派門下,學得一個涼薄性格,自此天下除了姑姑沒有什么是他真正關心的。行俠仗義不過是他游戲人間??岬氖侄危敢患已硣鴷r也沒見他救難,看看倚天中那黃衣女子的做派就知道他家的思想層次,由此可見幼教的重要,一個人幼年教育的失敗將累及后代。郭襄最終也沒學完九陰真經上的功夫大概是金庸不想她搶去楊過的風頭,反正神雕中的楊過就是這么一個多吃多占到讓人生厭的角色。
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一個能勝任丐幫幫主嗎?顯然不是,歷朝歷代每到末世,統治階層都會感嘆人才凋零。連諸葛亮都是如此,仿佛除了那些曲長屯將才是人才,其他人都不是。直到新的開國君主統一天下后,遺老們才發現芳草就在十步以內,他們的統治基礎只有那么點,這是他們的三觀決定的,即階級局限性。郭靖、黃蓉二人亦不能免俗。丐幫是天下第一大幫,人才眾多,怎么可能選不出一個合適的接班人?天下的窮苦人更多了,皇帝都出過兩個,選個幫主應不成問題,關鍵是要通過全體幫眾去發現和培養,給他們成長時間。還得允許他們犯錯誤,當然了,犯了原則性錯誤的還是不能讓他們輕易復出,特別是那些年紀一大把的中高層干部,別恬不知恥地沾年青人犯了錯上帝也會原諒的光,丐幫能當長老的人多了,干么非要重新啟用這些犯過重大錯誤的老東西?
丐幫的接班人選拔制度是現任幫主一人說了算,幫主在選擇接班人時會因自身圈子所限不能接觸到所有的英才,也難免不受個人好惡影響,接班人選拔機制出問題了,即使人才遍野也無濟于事。最后,黃蓉私心大發,找了個耶律齊來替他們照顧郭莢,丐幫幫主之位成了郭家大小姐的嫁妝,丐幫的命運可想而知了。耶律齊在郭靖和黃蓉的圈子里算是拔尖的,可是天下就沒有比他更合適的接班人了?前幾任幫主英明神武是因為他們的幫主位子是靠實力憑功勞爭來的,那時丐幫正處于上升期,事事都需要有人出頭,勞苦功高才能服眾,耶律齊憑裙帶關系登上幫主大位,沒經過艱苦斗爭的歷練,經驗與威信都很難讓人信服,如何能有效統領丐幫弟子!郭黃二人深知此點,經過精心策劃,讓耶律齊在武林大會上出盡風頭,登上幫主大位。如此的交接班雖然實現了平穩過渡,但能力平庸的帶頭大哥無法率領丐幫渡過血腥的江湖紛爭,造成的損失是丐幫無法承受的。
丐幫只想靠幫主的個人能力包打天下,不要合理的制度幫忙,又不能選出蕭峰一樣剽悍的帶頭大哥,命運已注定。至此,丐幫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明朝解風任幫主時,已淪為跑龍套的。可悲的是,居然還有人以此為美談,認為郭巨俠一家代代皆有人才出,豈不知將門出將現象最普遍的宋朝雖然在評書演義里熱鬧,實則是歷史上最窩囊的朝代,是名符其實的“送朝”,連皇后和公主都送給北方騎馬的鄉親勞軍了。
這里插一下,令狐沖那個時代是明朝,有人認為書中的參將一職是清朝才有的,所以是清朝,那他們說的還是白話文呢。小說創作中多有宋人唱元曲的事兒,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讀者不應過分認真。破不溜丟一口鐘指破爛了的一種僧服是明代的說法,唐朝時沒這概念,《西游記》電視劇第一版最初拍時還真的拍成了一口鐘,我就看過那版本,后來才改拍為一件破僧服。
解幫主不但養私生子,還將私生子培養成幫內重要干部,足以說明此時的丐幫已今非昔比,凈衣派完全占據了上風。魯有腳那樣又臟又臭還深以為榮的丐幫弟子哪個女人會愿意給他暖被窩?違反幫規通奸有了私生子后,解幫主就開始嚴格遵守幫規?就不想替他們謀個好出路?杭州城的金長老還知道安排女婿進京趕考,難道解幫主就沒想法?就算兒子們不愿學文,也可以讓他們成為大俠,做一方豪強,非得安插到幫中當個什么使者。此舉足以證明當時的丐幫使者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崗位,丐幫已不是魯有腳提倡的以要飯為本、不上桌吃飯的窮人組織,行俠仗義的信仰早丟了,丐幫弟子已是江湖精英趨之若鶩的金領階層。
管理機制沒建設好,接班人也沒選好,一代不如一代,丐幫幾大基本原則被放棄,對弟子們的管束慢慢地就放松了。丐幫弟子身懷武技,又有組織,人一多膽子就大,武裝要飯一類作奸犯科的事情自然少不了。一旦嘗到依靠組織為非作歹的甜頭,就想千秋萬代吃定一方恩主,繼而開始建設家天下,丐幫逐漸成為家族企業,剩下的可想而知??v觀丐幫歷史,當弟子們看上去像叫花子時是天下第一俠義大幫,一旦裝備精良,衣冠楚楚,也就離禽獸不遠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