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只要我們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為一放松,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就一定會走到邪路上去。”(《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351頁)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侯,只有50多個人,與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相比,簡直是螞蟻與大象的差別,然而這50多個人的組織卻像滾雪球似的迅速變得龐大起來,直至與國民黨相抗衡,與日本人較量,最后還將腐朽的國民黨趕到了臺灣。而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趕走國民黨建立新中國,只不過才短短的28年,這中間的變化簡單是太神奇了。好多國家好多組織好多人用審視的目光觀注中國共產黨,想看一看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賦在了這個黨的身上。種種猜測、種種分析,眾說紛紜。
然而,在中國共產黨黨內人士看來,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東西,主要在于中國共產黨堅持了一條最重要的政策—思想政治工作,這才是黨的制勝法寶。
黨從建立到發展,到壯大,經歷了無數的挫折,之所以能在挫折中成長、在圍堵中壯大,是因為黨在發展中逐漸總結了一條寶貴經驗,從古田會議到延安整風,到成立新中國,到三反五反,到批右,到文化大革命,中國共產黨始終牢牢緊抓政治思想工作這一利器,所以才能在反帝反封、反右反私中掌握道德制高點,當然中國共產黨由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也是最先進的政黨,當時確實代表著社會的發展主向,自身正義正當才能鐵骨錚錚,指責一些落后的思想和反動的思想才義正詞嚴。
中國共產黨并不是從一開始就能緊抓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始也像其他無數個不顯山露水的黨派一樣,只有一腔熱情,沒有策略,結果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蔣介石開始是將中國共產黨與其他軍閥勢力看作一樣的組織,為了奪權他翻臉對付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差點就灰飛煙滅了,萬幸的是,中國共產黨中出現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毛澤東,他有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又非常智慧通達,他在千變萬化的矛盾中抓到了黨的生命主線—思想政治工作,從此,黨在他的輔助和領導下越挫越勇,逐漸發展壯大,其勢不可阻擋。
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求自身要進步,像習大大所說:打鐵還要自身硬。自身要首先明白,中國共產黨信仰的是共產主義、馬列主義,明白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方向,代表社會進步力量,然后在做其他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侯,就會比較好做一些。人總是想求進步的,尤其在舊中國那個朝不保夕的年代,人更想把握自己的命運,那時侯人運國運是聯系在一起的。中國共產黨作為最有朝氣的政黨,有著最明睿的領導人,指導思想又正向又先進,無疑是沙漠里的清泉、黑夜里的明燈,加上黨又非常重視宣傳黨的先進思想,黨的方針政策,所以當時各個階層的人,國民黨、軍閥、商界、知識分子中的許多人,工人、農民的大部分都一路追尋黨的腳步。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也確實沒有辜負人民的期望,它領導人民得到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建立了中國的各類工業、升華了農業。中國共產黨好樣的。
由于堅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國共產黨團結了世界大多數國家,掐滅了美帝的殖民夢想,杜絕了蘇修的封堵壓迫,反擊了右派的猖狂進攻,打破了中國流傳千年的宗族自治,批斗了官僚的私心雜念,贏得了廣大工農群眾的至死追隨。
從古田會議到文化大革命,思想政治工作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有力武器、制勝法寶。
時至今日,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它是從什么時候被拋棄的呢?應該是在改開以來。
有貪官在入獄之后埋怨說,從來沒有見過組織談話,如果組織在他第一次犯錯誤時與他談話,他也不會愈陷愈深,最后鋃鐺入獄。以前如果國家要搞建設,對不愿搬遷的住戶除了補償外,干部還要跑一次又一次反復做思想工作,最終老百姓被勸服,接受政府安置。
看現在中國共產黨連黨內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懶得做了,又怎么會放下身段,花功夫在老百姓身上做思想工作,不做思想工作大概因為:1、自身都不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2、自身做的事不怎么正當,沒有資格教育別人;3、利益至上,沒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4、騙人的事多了,老百姓不相信。
雖然不做思想政治工作了,但是工作總要進行,貪污腐敗怎么辦,誰碰上誰倒霉,碰不上算運氣;拆遷老百姓不愿意怎么辦?斷水斷電穿小鞋,找一推地痞流氓打,老百姓激烈反抗怎么辦?那就比他還激烈。我聽說過有不愿拆遷的,被人找一個小事抓起來,只到房屋被拆才放出來;還見過拆遷現場防暴隊與救護車侯著,誰改反抗拆遷就一頓打,然后救護車拉走,房子該拆拆。當然,這些都比??诘哪瞧鹨诵曰稽c,打傷了畢竟還會送醫院,??诘暮喼笔菦]有人性,那種情況下群眾如果發生反抗,我不會感到意外。
這一切都在于中國共產黨放棄了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有力武器、制勝法寶。當然,擁有這一武器是不是有力,要看黨的宗旨還是不是為人民服務,還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場看問題,是不是在為人民辦事,黨還信不信共產主義?還信不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2016.8.24觀看??诓疬w打人視頻之后而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