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偉人逝世九月九日(本人思路慢,只能提前撰文。)
自從原始公社解體,人類進入階級社會,精神勞動與物質勞動分離;物質由勞動者創造,精神由統治階級制造;社會物質創造者精神卻被奴役,不勞而獲者卻統治社會;歷史多數時間由寄生蟲來左右,直至勞動者不堪忍受,推翻統治階級再換一撥新的寄生蟲。
孔夫子,最早民間教師,把文化精神傳播到下層,開啟民智,千秋功績。?飽受統治文化熏陶,孔夫子也傳播了統治者的倫理,奉剝削秩序為圭臬。人倫乃進化的成就,統治倫理卻是社會進步的枷鎖。孟子繼承了孔子衣缽,修正倫理,視丘民為統治者的基礎,利他和善當仿效原始社會的領袖,可是依然尊崇統治階級秩序,視之為天地綱常。浩然正氣有維護民主正義的宏偉魂魄,也有維護封建社會的氣勢。“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排斥了精神勞動與物質勞動的統一,鞏固了精神制造者的統治地位。孟夫子盡管做了局部努力修正,把利他與性善與相應的社會形態對位,然而卻沒有與勞動者對位。從孔夫子到孟夫子,開啟了下層的文化傳播事業,也開啟了奴性精神文化的歷史。
受過教育者知道?荀子。《勸學篇》:“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騎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全篇警句多不可數,荀況賦者鼻祖。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作為儒家佼佼者,荀況勝爺羞祖。他對孟子民主精神持否定態度,不承認利他和性善也是人類的遺傳,只承認物質性,否認精神性。認為性善是后天學習的結果,受不到教育都是惡民。荀況骨子里鄙視勞動者,尊崇不勞而獲受教育的統治階級。荀況背離仁善,從民間文化傳播者,成為統治文化的附庸。荀況是法家文化的集成者和宗師,李斯,韓非皆是其弟子。儒家奴性至極者荀況也。儒家本為傳播文化的功臣,自此沒落為卑躬屈膝的藥渣。
漢武帝?揚國威,匈奴遠遁歐羅巴。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奴役了漢家兒郎。逞威一世,閹割進取精神。司馬賦楊雄文舉世絕倫,華麗辭藻,堆砌膏梁,烹油烈火后一片狼藉。魏晉六朝后,華夏文化幾近滅絕。唐代中興奮勇,然骨髓敲斷,難以雄壯。宋朝揮余勇,只留半壁河山。儒家成為教統,血氣難存,崖山之后無中國。明朝乃華夏最后抗爭,終究毀滅于統治者,毀滅于儒家,甲申后華夏進入奴役文化。
1840年,英國鴉片販子用大炮敲開了國門,東方睡獅從夢境中蘇醒。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偉人拋棄統帥,領袖,舵手的贊美,唯獨保留了導師?的稱呼。教師這個職業,從孔夫子算起至今有2500多年歷史,做得最好的當屬毛澤東。他教導人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僚,不怕強敵;號召“造反有理”,掃除奴性,勞動人民不再卑躬屈膝,做了一回自己的主人。毛澤東時代的人民獨立自主,平等尊嚴。人民一身傲骨,浩然正氣在胸。
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作為中國的脊梁骨,影響了一代文化人。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數典如家珍,浩瀚中能針砭弊端,吸收精華,以西方為標尺,啟迪了先行者。鄒容發出近代中華復興的檄文。
毛澤東不止發檄文,還指揮戰爭,不但影響知識分子,還影響勞動大眾。他把人民看作歷史的創作者,尊重勞動人民的首創精神。他乃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西讀馬列諸子哲學,但他從不蔑視勞動群眾,把自己看作創造歷史的勞動者一員?;從生活到實踐,虛心向勞動人民學習,先做學生后作先生。他不但領導中國人民獲得解放,他也再造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中國人民終于有了挺拔的脊梁骨。毛澤東,中國人民的偉大導師,他喚醒了人民的精神,使得他們成為歷史的真正創造者。
毛澤東,澤被東方潤芝蒼生。名字響亮浩蕩,已經成為象征;他人因席位得以揚名,毛澤東使得主席一詞具有特殊含義。他與人民血肉相連,一心為民 ,把生命思想心血,全部奉獻給人民;名譽隨人毀棄,身后不留分文 。憂患為民者長生,棄己利民者永存 。無產階級不消失,導師將同在。毛澤東同天長,共地久,萬古長存?。?
備注:林彪提出四個偉大,偉大的統帥,偉大的領袖,偉大的導師,偉大的舵手。毛澤東對斯諾談話中表示,自己只選擇保留導師的稱呼,這是其本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