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更生的方向是興旺的方向、自由的方向、幸福的方向、安全的主向、健康的方向、新生的方向;反之,背離自立更生的方向則是沉淪的方向、桎梏的方向、痛苦的主向、危險的方向、腐敗的方向、死亡的方向。
解析“自力更生”
——蔡長運
在《中國共產黨章程》的總綱里說:自立更生,艱苦奮斗是我黨的基本路線。那什么是自立更生呢?又為什么要自立更生呢?
自立更生,自:自己;立:站立、立足;更:改變、改換、更正;生:生命、生存、生活、生產。自立更生,就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把自己的生命運動、生產活動、生存希望、生活依靠立足于自己、由自己掌控。
有人說:自立更生?孩子一生下來我就把他(她)丟到野外去,他(她)不就會死掉嗎?是的!所以提倡自立更生也不能絕對化。孩子生出來還沒有自立更生的能力,不僅不能就把他(她)丟到野外去,而且還要把它放在身邊,慢慢養,慢慢教。養,養育,讓他(她)長成強健的體魄;教,教他(她)做人、勞動、克服困難、吃苦、克己、經風雨、見世面……最后他(她)就逐漸有了自立自強的生存能力(當然,任何時候,任何人都做不到絕對化的自立)。相反,人老了以后,其自立自強能力就會逐漸減弱,就會越來越依賴藥物、依賴家庭、依賴別人。等到哪一天,他(她)徹底不自立更生了,那他(她)也就死了。
明代的大儒方孝孺在《雜銘席》中說:“燕安溺人,甚于洪波。身溺可濟,心溺奈何?”一個人如果從來不用自立更生、不用自我奮斗、不用吃苦、不用勞動,這種安逸生活也會淹死人,甚至比洪水還要歷害。人掉到水里還好救,身心沉溺了誰有辦法救啊?我們很多家長不顧一切的奮斗,就是想讓自己的子女過上這樣的無憂、無慮的安逸生活;讓他(她)不用吃苦、不用奮斗、把他(她)一輩子的事都包下來。那到底是幫他(她)還是害他(她)?
《易經》中說:天行鍵,君子自強不息!一個人的生活依賴的環節越多,你就越不安全。人們吃飯、喝水、呼吸空氣、行走、安全、思想、前進路線、文化方向……都依靠別人,依靠扶貧、補助、機器、社會化服務、專業化服務、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外國援助……你生活的每個環節都依靠別人、每個環節都不允許出錯、你必須相信每個環節;而每個環節與你又是市場的、竟爭的關系,又是相互對立的,這樣一對矛盾怎么解決?恐怕,想不出問題也難。相反,一個人越是立足于自立、自強,生活就會越簡單,人會越自由、越安全,生命也會越興旺、體質也會越好。
習近平同志一再批評“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觀點,因為這是違背我黨的自立更生的基本路線的。但那些“經濟學家”還在經常忽悠我們什么“以市場換技術”,“以市場換管理”等。用的、吃的靠買、靠租;技術以別人的為準;管理用別人的思路,那我們自己的十幾億人吃飽了飯干嘛?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做人要做君子,君子就是要自強、要自立更生。一個人要自立更生、一個家庭要自立更生。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總不能人人都當“小人”吧?
綜上所述,自立更生的方向就是興旺的方向、自由的方向、幸福的方向、安全的主向、健康的方向、新生的方向;反之,背離自立更生的方向則是沉淪的方向、桎梏的方向、痛苦的主向、危險的方向、腐敗的方向、死亡的方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