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網友對《文化革命與文化反革命一直在斗爭》的評論
十分歡迎、感謝網友們對《文化革命與文化反革命一直在斗爭》的評論。由于我忘記登錄密碼,不能及時交流,今天,對探討性的評論作集中的回復,對肯定性的評論,我表示感謝,就不回復了。
評論:“物是人非,現在發起文革的總總大環境有利因素在哪里???當年有領袖支持如今呢?黑心早已各大場合講了浩劫N次了難道你不知?形而上學與刻舟求劍是左派幼稚病的一大頑疾!”
回復:網友的“現在發起文革的總總大環境有利因素在哪里???當年有領袖支持如今呢?”是不是正好說明,我們需要革救世主的傳統文化的命?每個人都應當成為自由自主的人。“黑心早已各大場合講了浩劫N次了難道你不知?”我知道,但他也是一家之言。也表明,“現在,文化方面的革命與反革命的斗爭,一直在進行著。‘真理問題的討論’,‘社會主義本質’論,都是文化斗爭,首先從理論上俘虜全黨和全國群眾,誘使廣大黨員和群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跟著修正主義復辟資本主義而不自覺,還以為是在干社會主義。現在,實踐教育了人民,但是,如何從理論上真正清醒過來,需要無產階級進行文化革命。”
評論:“人,一生,立場加悟性,悟性常有,而立場正確堅定之人不常有,所以要是立場錯了,加強學習又如何?吊書袋又如何?”
回復:據說,周恩來對赫魯曉夫說:“我們都背叛了自己的階級。”這就是說,階級立場不僅來自人在社會中所處地位,還來自是否覺悟。而覺悟,悟性,不僅來自先天的基因,更是后天學習的結果。不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如何曉得自己當“順民”是舊文化,會一輩子認為自己受窮是命。所以,歷來統治者都搞愚民政策。所以,毛澤東講“造反有理”,搞文化革命。
評論:“‘最根本問題,不是理論問題,是實踐問題。就是左派還沒有組織。’……強烈要求劉老頭毛遂自薦”
——“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必須要有旗手。”
——“誰有資格當旗手?”
回復:我指出,這些年首先是搞亂理論思想,才會順順當當地有資本主義“實踐”。網友不認為是這樣嗎?再說,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盲目的實踐往往要碰壁。網友不一定知道革命導師的這句話,但應當有這樣的生活經驗。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必須有旗手來舉。至于誰有資格當旗手,只能在實際斗爭中決定。任何實際斗爭,總會產生帶頭人,旗手。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紅旗,需要首先懂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所以要認真學習。
“強烈要求劉老頭毛遂自薦”? 又說“劉老頭子你還會干點正事嗎?”這是譏諷劉金華,還是認為左翼沒有人?需要一個現在只能在鍵盤上敲字的老頭子來當旗手!不過,要問“劉老頭子你還會干點正事嗎?”我認為學習是正事?你不認為這是正事么?
評論:“引用馬云一段話:雞叫天亮,雞不叫天也要亮。天亮雞叫不算。關鍵是天亮了,誰先醒來了。毛派醒醒吧!”
回復:是的,雞叫天亮,雞不叫天也要亮。但是,在沒有鬧鐘時,雞叫可以叫醒熟睡的人,可以使人“聞雞起舞”。毛主席詩曰:“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李賀也曾有詩曰:“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評論者引用馬云的話,是何意思?
評論:“網絡傳播,‘長篇大論’很難親民……”
回復:謝謝。我盡可能寫的短小精干。只是我水平低,常常需要說很多話,還不一定把事情說的清楚。請諒解。
評論:“老劉同志最后一段有些‘迂腐’,你所謂的‘那些沒有實質內容,相互謾罵,于事無補,敗事有余的「評論」’,恰恰是立場和思想的碰撞,短兵相接,是活生生的戰斗。它所起到的作用從某方面來看,并不見得比一本正經,長篇大論的文章小。更多情況下,還會是文章的延伸和與群眾的融合。你最后一段的建議,與整篇文章的出發點是矛盾的,是疏遠群眾而非團結群眾的。而這,恰恰是造成你悲觀的原因和盲區。網絡,就是戰場。戰斗不是請客吃飯那么斯文雅致的!何不放下文人墨客的架子,勇敢地跟群眾打成一片呢?!是為忠告。”
回復:謝謝忠告。網上確實有不少評論比長篇大論有戰斗力,貼近群眾。但網上也確實有不少“沒有實質內容,相互謾罵,于事無補,敗事有余的‘’那些沒有實質內容,相互謾罵,于事無補,敗事有余的‘評論’”。這不是戰斗,論敵沒有罵倒,朋友倒散了,覺得左翼不講理。不知道怎么會認為我“悲觀”?我一直在戰斗。
評論:“科技在進步,生產力在發展,普通人的生活沒質量在下降,這些事實檢驗了驗證了以生產力劃分人類社會歷程的所謂進步與落后的極度荒唐錯誤。人類社會的進步只能看人與人之間是否公正平等也即社會關系。生產力的發展完全會有導致社會更加不公正不平等及大多數人生存質量下降的可能。生產力決定論是社會主義事業衰落失敗的總根源。”
回復;這是幾千年歷史事實。我在《<勞動論>對“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理解(續)》里,就批判“社會主義就是發展生產力”說:“歷史上,社會主義社會以前的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不僅沒有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恰恰相反,而是為剝削和兩極分化創造了條件。事情很清楚,道理也很簡單:沒有剩余勞動就不可能剝削,而剩余勞動產生于生產力發展。實際上,社會主義社會也不是在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后,才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同樣相反,是通過剝奪剝奪者,“首先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通過勞動者的解放而解放、發展社會生產力。
看了我的《我在<勞動論>中對“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理解》,還認為“生產力決定論是社會主義事業衰落失敗的總根源”,可能是我沒有說清楚。但這里不便重復講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太長,如果有條件,請讀原著,通過學習就會改變認識的。最簡單的是想一想,沒有生產力發展,我們可能還在茹毛飲血,過原始人生活……我們也不可能在網上交流思想。
網友們還有什么不同看法,請提出。只要擺事實講道理,我一定認真看,認真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