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八.一南昌起義九十周年
三峽人家
南昌是一個光榮的城市,革命的城市。1927年8月1日,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的領導下,舉行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向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斗爭的旗幟,是我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和中共湖南省領導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各路起義軍在斗爭中相繼失利,毛主席當機立斷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率領部隊向井崗山進發。開辟了井崗山革命根據地,從實踐上解決了把工作重點由城市轉向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
接著武裝斗爭此起彼伏,到1928年底全國舉行了100多次武裝起義,但是都基本上失敗了。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農民運動的配合,沒有建立革命根據地。毛主席以敏銳的洞察力發覺,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攻打大城市的思想是錯誤的,毅然帶著秋收起義的隊伍挺進井崗山,開辟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后來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由于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的統治斷送了毛主席難苦建立的革命根據地,紅軍被迫進行長征。
革命的邏輯總是這樣的辯證。沒有“4.12”反革命政變,就沒有“8.1”南昌起義;沒有一百多次武裝起義的失利,就沒有井崗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沒有王明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危害,就沒有二萬五千里長征;沒有長征和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革命幾乎都是在挫折中前進的,但是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革命總是要前進的。而當歷史選擇毛澤東作為領袖以后,中國革命才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大大加速了革命勝利的步伐。
毛澤東親自領導的三灣改編創造性地確立的“黨指揮槍” 、“支部建在連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嶄新的治軍方略。三灣改編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古田會議決議創造性地回答和解決了“黨指揮槍”等軍隊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開辟了新型人民軍隊政治建軍的成功之路,鑄造了人民軍隊的軍魂,奠定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軍事制度的堅實基礎。歷史證明,沒有毛澤東正確的建軍路線,就沒有一支革命的人民的軍隊。毛澤東是人民軍隊之父,毛澤東思想是人民軍隊之魂。
我們今天紀念“8.1南昌起義”九十周年,也必須采取辯證的態度。一方面我們要認識武裝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的極端重要性,沒有武裝斗爭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武裝斗爭也必須有一條正確的路線作指導并與一定的客觀條件相結合才成,否則同樣是不能取得勝利的。要認識毛主席革命路線才是黨的生命線、勝利線,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才是人民的生存線、幸福線。黨的路線正確就有一切,沒有人可以有人,沒有槍可以有槍,沒有政權可以有政權。路線不正確,有了也可以丟掉。這是歷史的結論。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路線斗爭的正確旗幟,勇敢地捍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發揚先烈革命精神,繼承先烈革命遺志,排除一切干擾,打擊反共仇共滅共滅華逆流,把毛主席開辟的無產階級繼續革命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