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亭:要我說大可不必痛恨GDP
我兒子昨天對我說:“您在網上寫的那些文章,凈讓你們那些人痛快了,而有些人一定很難受”,我認為這話說得很對!
-----【Huating.Lee】
GDP這個詞被譯成中文是“雞的屁”而不是“基帝辟”,這說明什么?說明有些中國人十分痛恨GDP。這就像我國的主流媒體把Trump譯成“特朗普”而不是“川普”一樣,說明中國主流媒體對美國總統的敬重與愛戴。其實你把它譯成什么,它還是那個東西。有人痛恨GDP,列出了一大堆的理由,但我感覺這些理由都站不住腳,所以我認為,痛恨GDP大可不必。
“人民日報”有篇文章叫作《全面認識GDP 告別害人的GDP崇拜》,文章認為,GDP指標有自身缺陷,我們不能把GDP增長簡單等同于發展;GDP不能完全反映經濟活動的總量;GDP不能準確反映經濟活動的質量和效益;GDP不能準確反映經濟結構;GDP不能準確反映社會分配和民生改善;GDP不能準確反映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從現實中看,搞GDP崇拜不僅害莫大焉,而且不可持續;搞GDP崇拜在現實生活中害莫大焉;搞GDP崇拜不利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搞GDP崇拜不利于轉方式、調結構;不利于改善民生;不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人民日報上所羅列的問題說得對不對呢?從表面上來看是對的,但從本質上分析則是不對的。說GDP指標有缺限,那哪種指標沒有缺限呢?說GDP存在很多問題,那為什么不說哪天取消GDP呢?說追求GDP會帶來民生問題、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然而這些問題是GDP帶來的嗎?很明顯,這些問題是由于我國對內推進私有化和對外引進了外國資本造成了,這跟GDP這種統計方法根本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世界上通常有兩種統計經濟發展的方法,一種叫GDP,亦即國內生產總值,一種叫GNP,也稱國民生產總值。兩者的區別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你在自家里干活,你們自己所創造的全部價值叫家人生產總值,相對于國家來講則是國民生產總值,即GNP。現在你們家里來了一些外人,也在你們家里干活,這樣,你們家和外人所創造的價值都算作你們家的成績,這樣計算你一定很樂意,因為這樣會使你在鄰里面前很有面子滴,我們把用這種方法統計出來的價值稱作家內生產總值,相對于國家來說就是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GDP。這樣解釋雖然易懂,但登不了大雅之堂,咱們還是用學術話語來說一遍更準確。GNP就是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市場價值,它是本國國民生產的最終產品市場價值的總和,是一個國民概念,即無論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處于國內還是國外,只要是本國國民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都記入國民生產總值。GDP則是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領土范圍內,本國或地區的居民和外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和提供的最終使用的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因此是一個地域概念,而與此相聯系的國民生產總值則是一個國民概念,乃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從以上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GDP往往大于GNP,因為GDP這里面有很大一塊是別人的財富而在賬面上算作你的了。改革開放40多年后的今天,在我國,外國獨資企業、合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已經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在我國的GDP中,有很大一塊算在我們頭上然而不屬于我們自己而屬于別人的財富,這就是為什么在中國,有人熱衷于“與國際接軌”,放棄GNP而采用GDP統計方式的原因所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用別人的發展成果來冒充中國的GDP,把外國資本在中國所榨取的剩余價值,也說成是中國自己的發展成果。這也正是有些人痛恨GDP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實要我說,即便是這樣,我們也不必痛恨GDP,因為不是GDP將外國人引入了中國,也不是GDP將洋人的資本擠占了中國的資本,你痛恨GDP是不對的!
在1979年以前,中國經濟全部是自己的,中國既沒有外國投資,也沒有向外國投資,有的只是援助和被援助,所以采用GNP和GDP哪種統計方法,結果都是一樣的,就像現在的朝鮮那樣,這樣一說,你還痛恨GDP嗎?
世界各國通常采用GDP統計法,由于世界上大部分是資本主義國家,又由于世界各國大都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就像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那樣,外國企業進入本國市場會受到嚴格的限制,所以,國外企業所占本國國民經濟的比重很小,這樣不論采用哪一種統計方法,結果都差不多,這就是為什么國際上沒有人痛恨GDP這種統計方法的原因。
然而中國卻不一樣了,在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引進的外資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如此巨大,采用GDP和采用GNP其結果是大不相同的。那么為什么中國要采用GDP統計法而不是GNP呢?第一,中國是人口多、底子薄的國家,GDP總量雖然很大,但按人口一分就會很小,GDP總量雖然很大,但一補過去的欠賬就還很窮,而聯合國的會費不是按人均和貧富來分攤的,卻是按國家的GDP總量分攤的,如果中國采用GDP,則會大大增加聯合國會費的分攤比例,這樣一來,中國定會受到國際社會的夸獎和歡迎。第二,中國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是國家的生產目的,如果中國采用GDP,就可以掩蓋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目的(貓論),從而使一少部分人得利,這樣做肯定會受到官僚買辦和既得利益者的歡迎。第三,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如果中國采用GDP,就能充分顯示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從而為進一步改革開放提供動力,如若采用GNP統計法,則后四十年的改革成果很有可能還比不上前三十年的發展速度,這顯然是萬萬不行的。如此說來,中國不采用GDP是不行的,所以你也就不要再痛恨GDP了!
中國的宣傳媒體天天都在說GDP,但不要說占中國人口百分之八十的農民,就是在城市里隨便找一個市民,你問他什么是GDP,我也敢肯定有許多人答不上來。其實GDP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如果媒體說“國內生產總值”,大概誰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然而一說GDP,許多人就聽不懂了,但現在的問題是,你能聽得懂的話它不說,你聽不懂的GDP,它卻天天講,你說,你還痛恨GDP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