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多點辯證思維,少點形而上學
——答網友對《“文革”究竟是誰發動和領導的?》一文的質疑
拙作《“文革”究竟是誰發動和領導的?——澄清一個“似是而非”的謬誤》在網上發表后,引來一些朋友的質疑與指責。認為這是否定了“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文化大革命”的事實。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因為只要愿意細看拙作,即可自明:筆者根本就沒有否定過毛主席對“文革”的發動和領導。
筆者原本不想辯解,然而,既然有“紅歌會網”網友“屈原后”發文、指名道姓提出商榷,再不理會,似有傲慢、不敬之嫌,特作答如下。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唯物辯證法。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指出:有兩種宇宙觀,“一種是形而上學的見解,一種是辯證法的見解,形成了相互對立的兩種宇宙觀”。形而上學宇宙觀,“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反之,用聯系的、變化的和全面的觀點看世界,這才是辯證法的見解。
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人們只能站在某個特定角度觀察世界,只能得出相對正確的結論。
比如街上有一塊招牌,其左面是紅的;其右面是黑的。左面走來的朋友,只能看到紅的一面,因此說“招牌是紅的”,無疑是正確的;右面走來的朋友,只能看到黑的一面,因此說“招牌是黑的”,無疑也是正確的。兩位朋友站的立場不同,看到的事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也不同。然而,這些都是局部真理;只有全面地觀察,綜合各個方面、整體作出評價,才能得出全面正確的結論。
“文革”,究竟是不是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這不是一個辯論的問題。這是一個是不是承認客觀史實的問題。
“‘文革’是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這一說法,一般說來是沒有問題的。對此,拙文一著論題就寫道:
“是的,‘文革’的發動與領導,確實是與毛澤東的名字不可分的。毛澤東主席在‘文革’史上,有著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為有了毛澤東思想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理論,這才有了這場‘文革’;正是因為有了毛澤東主席,這才有了這場‘文革’”。
拙文的意思是明白無誤的:
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文革”。因為發動和指導“文革”的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理論;“文革”的發動和領導,是毛主席說服黨中央的領導層而實現的;黨中央的發動和領導,實質上就是毛主席的發動和領導。毛主席在“文革”的發動和領導過程中,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是筆者肯定了毛主席在“文革”中——實質上起到了“發動和領導”的作用。
然而,以上事實,僅僅是事物的一面;事實上,“文革”不僅是毛主席的發動和領導的,它同時又是中國共產黨通過黨中央,自上而下有組織有領導地發動與實現的。這難道不是事實嗎?因此,兩者是可以集合的,而不是排斥的。用辯證思維看問題,應該說:
“文革”不僅僅是毛主席發動和領導的,同時又是黨中央發動和領導的。
如果“文革”僅僅是毛主席發動和領導的,不是中共中央發動和領導的,也就不存在復雜的黨內兩個司令部、兩條路線的斗爭了。如果“文革”僅僅是毛主席的發動和領導的,不是中共中央發動和領導的,我看,“文革”也就不會失敗了!事實難道不正是這樣的嗎?
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清楚的。為的是批判死不改悔的走資派對毛主席有關“獨裁”、“暴君”之類的攻擊與污蔑。可惜因水平不高,被人誤解,只得引以為戒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