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三次分配實現公平分配”的餿主意不過是用所謂“公平分配”掩蓋資本主義剝削!厲以寧的“從兩個層次看國企改革”不過是掩蓋私有化的餿主意。
1,厲以寧的“但這還不夠”后面的文章恰恰就是私有化
“資產管理部門要管好國有資產,不要讓國有資產流失,但這還不夠,資產管理部門更應該著重于國有資產的運營效率,或者說著重于資產的配置效率。”
特色慣于在“但是”后面做文章!厲以寧的“但這還不夠”后面的文章恰恰就是私有化!——借口所謂“運營效率”“著重于資產的配置效率”而引入外資和私營資本!那就必然是外資和私營蠶食國企的結果,那還有什么“管好國有資產,不要讓國有資產流失”?
2,所謂“從競爭性領域退出”和“在產權明確的基礎”上的項莊舞劍
“國有企業分為非競爭性產業、競爭性產業、引領性產業。發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在產權明確的基礎上,進行多元的、多種形式的投資。”
“市場決定作用”決定了一切贏利企業都必然是“競爭性產業”,所謂“從競爭性領域退出”,那就必然是讓國企從贏利企業退出,而只限于虧損的“公益性”的“非競爭性產業”而使國有企業處于不死不活的境地!
在特色精英眼里,因為私有就是最“明確”的“產權基礎”,一個所謂“在產權明確的基礎上”就可以統統把“不明確的產權”一步步私有化!如此所謂“混合所有制”不過是向私有制的過渡罷了!就像“土地承包制”向土地私有化的過渡罷了。
3,厲以寧對于私有化的“真正落地”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國有企業的改革細則還沒有出來,只有細則出臺了,各項改革包括職業經理制度才能夠真正落地。”
特色當局遲遲不出“改革細則”,無非是讓下面只做,上面不說,形成既成事實后,再用法律追認。而厲以寧卻急不可耐了,怪怨“改革細則還沒有出來”,對于私有化的“真正落地”急切之情溢于言表!所謂“職業經理制度”就是董事會聘任制度,家族企業和國家聘任經理都不是真正的所謂“職業經理制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