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反證,我們看到了毛澤東思想的正確與光輝,感嘆毛澤東是那么地有遠見,真是高瞻遠矚,是我們民族的巨人。但到現實中,或許是人性的局限,我們在現實中常是背離毛澤東思想去做,結果是效果甚微,甚至是南轅北轍。
毛澤東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那時毛澤東就是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爭。蔣介石不可不謂是一個能人,但在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下,他不得不嘆服!毛澤東用人民群眾監督官員,讓整個社會風氣整肅清廉,官員個個廉潔,任何有私心的人,都逃不脫人民群眾的法眼,所謂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眾具有主人地位,全體人民群眾處處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著想,中國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那時的人民群眾有無限的積極性,創造著我們新中國的歷史,哪怕那么困難,仍艱苦努力,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可我們今天不將人民當一回事,而奉行“唯上智下愚不移”的愚民政策,讓“白骨精”成為社會的主流,結果政府措施多多,卻總只是一種形式,除了熱鬧實在沒有一點效果?,F在推行所謂各司其職,人民群眾基本上沒有發言權,即使能發言,采不采納還是未知數。結果上級反腐,下面官員照腐不誤。廠長經理負責制,讓全民財產由少部分人掌控,結果工人下崗了,集體企業和國企垮掉了。從而實實在在創造財富的人沒有了地位,而會巧取豪奪的社會“精英”則把持著社會事務,因此形成了一個只投機,不創造的時代。因此現在我們國家凝聚力不足而像一盤散沙,這也是我們雖然富裕了,外國仍看不起中國人的原因。
毛澤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因此那時的干部哪怕在基層工作有經驗,但制定一項新措施時,還是必須深入群眾之中。因此那時雖然沒有鋪張和渲染,但卻是腳踏實地地干出了效果。提拔的干部也是有基層經驗的,胸中裝著人民群眾的,因此干群關系就像魚水情。干部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好干部。
現在則是一個官員被上級任命后,則到一地是下車伊始便哇拉哇拉一大套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結果總是勞民傷財。因為現今的官員是空降而來,不需要調查研究,不需要基層群眾的口碑,因此胸中不要裝著人民群眾。現在群眾怕新措施,怕新官員上任,因為這對一地會帶來怎樣的災難難以預知。可能帶來了災難,還會被不作調查研究的上級官員稱道,或被媒體胡亂吹噓。因為現在吹鼓手多,他們不需要頭腦,只需要靠唱頌歌來過好日子。因此現在不但媒體與實際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干部群眾分離也十分明顯,甚至形成兩個對立的階級。這也是當今許多惠民政策難以落實的原因,是黨的好政策被有些官員歪曲的癥結所在。
毛澤東時代是提拔在工作中卓有成效的能人,因此也大大提高或激發了普通人群的工作積極性,都是以干好工作為原則,以能為社會作出貢獻為榮耀。所謂奔頭,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因此那時的干部是從群眾中產生,以做出業績為標準,以群眾口碑好為準則。
今天我們的干部先是年青化,后是領導考察式,結果干部從群眾中來的規矩打破了。提拔干部是上級腦海中的人選,因此今天的官員上升,人們只會說他又是哪門子關系,完全不會說他做出了一些什么成績。因為干部出身是領導決定的,因此今天的干部即使有才能也不會放到工作中去,即使正直也不敢說出仗義的話,他們只會將精力放到上級實權者身上。上級愛打橋牌,我就練習橋牌;上級愛游玩,我就陪玩;上級家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我就盡力去發現并解決好,從而形成了官場的一個活動圈子。如果不入圈子,你可能就是另類,而會由于信息閉塞而落伍。這樣一來,廣大的人民群眾在工作中沒有多大奔頭,積極性消失了,這也是當今社會不需要會做事的,只需要會轉圈的的原因,也是社會上流傳做人的不如做狗的受寵愛的原因。這樣就擋住了人民群眾工作的積極性,也就形成了一個只唯上,而沒有一點點群眾觀念的風氣?;鶎尤罕娛芸嗔耍h處級干部只會在財政中拿幾百元錢去慰問,以在媒體作秀,而不會如何解決大家的貧困問題。某縣常委考慮到工作人員許多政策性工資到不了位,就決定過年過節可以發幾百元慰問金,但省委督查組因抓不到官員的腐敗問題,就決定讓此文件作廢,讓三年多來所發的節日補貼全部上交,否則處罰從事??蓱z年青的工作人員,一下子要拿出大幾千上交,只好要父母受累。如果稍有水平或政策觀念的人,決不會這樣做,只是廢除原決定,就此止步而已。
也就是過去的干部是做事的,今天的干部是擺威風的。過去的干部是做出來的,現在的干部是跑出來的。因此今天的社會事務靠官員是辦不好的,能辦好事的則是不能主事社會事務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今天的官員有亦可無亦可。
毛澤東提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時對一個無心犯錯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時主要看主觀原因,因而人們樂于做好事,做好事決不會有嚴重后果。一個作惡的人有時雖然沒有造成惡果,但用心不良,仍會受到社會的鄙視,因此那時人們不敢用心計去做壞事,否則在社會上就難以有好的生活環境。
今天我們用所謂的法律作為依據,并且將許多本只能抽象的東西也條文化,結果弄得人們不知所措,這也是當今干部不作為的總原因,因為不做事沒有后果,一旦做事就可能會觸犯條文。一件事本來可以不按條文做省時省力效果好,但那是不規矩的,因此只能用浪費或說辭為條文服務。為了符合條文,哪怕造成損失也是應該的。也就是我們今天以機械教條為基本治理方法,結果平庸者振振有詞,高瞻遠矚者有時被機械主義者弄得有些尷尬?,F實中我們還常說那些受冤枉的人沒辦法,這是條文規定的。于是乎,一個人被冤枉了,也不能怪他人,只怪自己背時。結果官員不敢作為,群眾不敢做好事,一個冷漠的社會形成。我們有了條文依據,就消失了人的靈性和血性,從而變得“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一個沒有凝聚力的散沙就是通過條文形成了。
毛澤東時代任用干部,不是今天這樣玩棋子一樣,也不說時髦的一屆屆。因此那時的干部有一種穩定感和責任感,他們有長遠的考慮,有責任重大的擔憂,有失誤怕職工們看不起的顧慮。他們以單位為家,兢兢業業為搞好一個單位而努力工作。
今天則是以玩棋子一樣調整干部,這里不適應就換一個他人不知曉的地方繼續任職。以民主的口號讓干部們有任期,這樣也好讓權力者充分發揮權力,讓下級官員圍繞自己轉,從而形成一筆筆好生意,樂得賺大錢。被任用的干部也因為任職有限,撈一筆是一筆,新官不理舊事,自己這一屆不出大亂子,或是能糊弄過去就算做官的成功。于是乎一個單位就是被粉刷的靚麗遮住了腐朽,惡性循環,都是揭不開蓋子。
毛澤東時代提倡集體經濟,這也是古圣賢者提出的天下大同的境界,因此毛澤東時代一個人只要有了單位,就有了生活保障,有了一個歸宿。這種集體經濟讓人們多了許多整體意識,也多了許多奉獻精神,少了私心私欲,視自私為不恥,從而整個社會也就多了許多良知,一個穩定安全的社會形成了。
今天我們以發展經濟為口號,否認毛澤東思想對社會治理的貢獻,污蔑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為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從而大搞私有制,結果真正應驗了私有制乃萬惡之源這句真理。由于私有,人們不顧整體利益,造成巨大的浪費,只要自己獲得了利益就是英雄。殊不知,一個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浪費資源形成的經濟快速發展,這會有后勁嗎?由于鼓勵私有,因此有權力的瓜分了集體或全民財富,沒權力的就下崗,讓你自謀生路,再將全民所享有的資本給你一點作最低保障以作自私遮羞的幌子。從而為了錢財,你可以碰磁。你可以用職業謀財,你可以用權力巧取豪奪,你可以用一切昧著良心的方法去做一些謀利的事。獲得最大利益后,就將財富卷入國外,成為洋奴。國人看到這個現實,有思想的人不得不大聲疾呼,全民看到并痛恨這個現實后,我們再來一個撥亂反正,但絕對不會說這是撥亂反正。因為還有人在謀取最大利益,毛澤東思想還只能暫時沉睡一下,讓資源耗盡后,個人的私欲滿足后,讓聰明的后人去處理一個爛攤子。
我們都知道,一個爛攤子要處理好,只有毛澤東這樣的高瞻遠矚、具氣魄和智慧的偉人才能做到!看來,我們永遠也不能離開毛澤東思想,不能背離毛澤東路線,否則民族危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