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精英們又搞了一次有關東北振興的大型研討會,與近幾年各路媒體的主調一致,還是把東北衰落的禍首指向了國企,尤其是前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有關國企的三個論述很特別,一批評東北國企比重太高,二建議東北國企應該盡可能去做私企不想做的行業,三指出國企不該做房地產。
時至今日,再來具體分析許善達和其他專家言論的對錯幾乎沒有任何意義,贊他們,東北經濟還是走不出困境,批他們,我的意見也不會被高層接受。事實上,大家應清楚,新一屆班子近四年已經對東北做了兩次重要動員和安排,不是沒有下藥,只是藥不見效。
很想給有關方面提幾個小問題,試看中央是否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其一、是否可以在東北三省中選擇一省作為試點徹底將國企私分?既然官員、專家學者、媒體和大資本家都罵國企害了東北,很多“大員”內心也很嫌棄國企,只是不敢說出口。那好,分了它吧!害怕一次性分了不踏實,先選擇一個省試試看,若分了以后,該省的經濟盤活了,不妨接著把另外兩省也分了。若私分了就能解決問題,那就分唄,快分比慢分好。若私分了,還是無效,那就得認真反思了。(中央一定要抽時間理清楚東北的優劣勢所在)
至于不讓國企搞房地產和國企只做私企不想做的行業,那是扯蛋的觀點,無須駁。
其二、中央給東南部地區的政策與給東北的政策平衡嗎?近三十多年以來,中央的開放政策和改革政策幾乎絕大部分都是優先給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到這兩個區域得到實利了,才部分向其它地區轉移,看起來很公平。然而,地區失衡一旦建立起來,競爭力就失衡了,帶有活性因子的生產力根本就不愿意往落后地區轉移,因為落后地區的配套永遠跟不上發達地區。看起來公平的政策,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公平,政策早給與晚給,效果天壤之別。不公平政策的結果是:越發達的地區越有吸引力,越落后的地區越被嫌棄。
其三、曾經掛帥東北的“大員”給東北開了什么藥方?東北的衰落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事情,以經濟發展速度論,東北顯示相對落后的跡象至少總有十年以上吧?在這十多年的時間內,哪些在職的“大員”曾經掛帥東北三省(書記)?他們都給東北留下了什么樣的發展處方?見效了嗎?能見效嗎?如果“高人”都開不出好藥方,你今天再來批評東北現任,合適嗎?
其四、有誰能給現在的東北開出振興藥方?網上很多人都批評東北投資環境不好,說東北人愛敲詐投資者,很黑。我不太相信這個說法,壞現象各地都有,東北不會更特殊,即使稍嚴重一點,也構不成東北衰落的主因。難道說沒有人能夠治理好東北的投資環境?重慶曾經那么黑、那么庸,不也扭過來了嗎?如果把東北和西北相比,我認為東北的條件和優勢則多得多,東北沒有衰落的理由,東北缺的是好帥,缺敢對東北進行系統性改造的名帥。中央靠批幾個大工程給東北是做無用功,起不到大作用,直接給錢更是短效,東北真想振興,得靠東北自身能讓自己的土壤長出大工程,這才是有生命力的發展。
對東北,頂層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要貽誤時機,毛澤東當年的用人思想是值得借鑒的,說得難聽點,今日中國的用人機制甚至還不如封建王朝有靈活性。
是否可設“東北振興局”?由政治局委員級人物掛帥,這個“帥”要真懂東北,要有成功的東北經驗,要有東北情結,還要有改造東北的能力和魄力,最最重要的是,這個人大局觀要強。
我們中國,現在最不缺的是制定“大政策”的人,最缺的是依政策做事立竿見影的人。
最后的疑問:喊“東北振興”喊了多年,喊成了“東北衰落”,誰之過?誰能改?
孫錫良微信公眾號:sunxiliang2016
寫于2016年8月23日星期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