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黃曉明跑去好萊塢按了個手印,讓國內娛樂圈抖了三抖。這就是這件事情的全部意義:出口轉內銷。
這事情卻讓我想起那些在莫斯科紅場跳廣場舞、在歐洲哄搶奢侈品的中國大媽。中國大媽攻占西方奢侈品專柜,中國女星攻占西方人的紅毯,都算為國爭光吧。
不過,趙薇們留名好萊塢和早些年成龍、周潤發、李連杰們打拼好萊塢那還真是兩回事。此一時彼一時。老實說,中國人在國際文化舞臺從來沒有過真正的話語權,也只有一幫武打明星能闖出一番天地,那是老外眼中的中國元素,這當然是十足的東方主義,滿足一點老外對中國的想象。但那些年,成龍們的拳腳和肌肉都是真的,不帶半點虛的,在美國闖蕩多年的艷星百靈的脫也是干脆利落。
但范冰冰、趙薇們有什么呢?一個個沒有作品的毯星們裹個龍袍和東北大棉被就敢碾壓戛納紅毯,與國際兩字不沾邊的趙薇也敢在好萊塢留名,雖然據說其實是山寨了星光大道,引來孫海英炮轟,說他們是在愚弄觀眾。
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中國的花瓶們憑著一張東方臉一路擺到好萊塢,擺到戛納,只因為身上繡著兩個字:中國。范爺往紅毯一站,一派“老娘就是中國元素,中國即世界”的霸氣。中國即世界,這個道理范冰冰、趙薇們當然清楚。王思聰以為毯星沒有作品去戛那純粹是作秀,天靈靈地靈靈,你以為她們去西方是為了像早期的楊紫瓊們那樣獲得西方人的承認嗎?她們出去是為了更牛氣地回來。她們明白,在好萊塢發展,撐死就是混個臉熟,跑個龍套,但中國的市場多大啊,贏得了中國才能贏得了世界。范冰冰們也不需要像那些年章子怡那樣因為不會說英文而出盡洋相,只需要負責美負責微笑就夠了。中國明星走向西方,其實是為了增強他們在國內的存在感。
好萊塢這是要向中國人磕頭嗎?還是戴錦華老師看得透,是要向人民幣磕頭。趙薇們留名好萊塢跟中國文化的輸出、軟實力、中國電影走出去沒有半毛錢關系,背后的中國商業資本才是真正的主角。
為了人民幣,歐洲的奢侈品老字號可以用中文打出“熱情歡迎中國游客”這樣的標語對中國大媽笑臉相迎。毛尖說歐洲老了,已經老得聽不到心跳,只有中國大媽可以拯救他們。好萊塢不老,但同樣可以沒節操,有奶便是娘,在《2012》里可以讓中國人拯救全世界。回到現實,后金融危機時代,是中國資本在拯救西方世界。趙薇們留名好萊塢,背后是王健林們紛紛收購好萊塢影院,拓展商業帝國的版圖。
但正如花瓶是空的,這樣的留名怎么看都像是在自high。“你以為我們美國人是要和你們中國人分享核心價值嗎”,戴老師被這句話噎得啞口無言。趙薇留名好萊塢,《小蘋果》和張杰亮相美國音樂盛典,是認可中國電影、中國音樂進而認可中國價值嗎?不是,對有臉盲癥的老外來說,趙薇還是范冰冰沒有什么區別,只有大團結才真正有辨識度。
巧的是,趙薇留名好萊塢的同時,流行天后蕾哈娜倒變成了山東天后。她的那個山東煎餅,我們吃得挺high,但美國人吃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