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年(49—78)改革了什么?
前三十年,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在帝國主義經濟封鎖、政治孤立、軍事威脅下進行的。
前三十年改革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改革,是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改革成獨立自主的新民主主義社會。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特點:沒收官僚資產階級的財產,把它改變成全民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的工人就是工廠的主人,實行按勞分配。從53年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實行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經濟。
在農村實行土地改革,把地主的田地分給農民,使行耕者有其田。
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特點: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把共同綱領作為臨時憲法,政治協商會議作為臨時權力機關,政務院作為政府機關。
新民主主義教育的特點:強調教育要向工農開門,所有學生都不收學費。中學、大學都有助學金。中學的助學金,國家按30%的人數,按甲等九元發給學校。學校根據各個學生的經濟情況,按丙等五元、丁等三元、戌等二元發給學生,使80%的學生都能享受助學金。那時五元錢學生就不繳一分錢的伙食費了。學校按德、智、體教育學生。德就是教育學生熱愛集體,熱愛勞動,服務熱心,愛護公物,不自私自利,不損人利己。那時在中學教育學生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不明顯;智就是教育學生認真學好文化課;體就是要監督學生鍛煉身體,除了正規體育課,一天必須做早操、課間操和課外活動,星期天還經常組織學生郊游。
新民主主義的外交特點:新民主主義的外交,在這一時期有兩頂重大成就,一是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取代蔣介石國民黨與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蔣介石簽訂的《條約》是落實美英蘇三國在雅爾答會議上瓜分中國。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蘇聯出兵東北,戰后使蘇聯在中國的東北有特權三十年。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毛澤東與蘇聯簽訂的《條約》是提前收回中國在東北的主權,56年蘇聯就全部歸還中國了;二是抗美援朝。在新中國成立還立足未穩,百廢待舉時,美帝國主義企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借北朝鮮統一南朝鮮之機,悍然出兵朝鮮,逼近鴨綠江邊。在抗美援朝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一起,把以美國為首的、以聯合國為名的十七國聯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附近。抗美援朝這一仗,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威風和志氣。在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日本有個學者譏笑說:你站起來了,不是美國在日本投的的兩顆原子彈,不是蘇聯在中國的東北消滅日本的關東軍,你能站得起來嗎?抗美援朝后,這位學者說:中國人民確實真的站起來了。
不僅僅是站起來了,而且站得挺直。
前三十年改革的第二階段,是把新民主主義社會,改革成社會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的經濟特點:
一是在農村把個體小農經濟通過互助合作改革成集體所有制經濟。由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到人民公社。在這個改革的過程中,由于沒有經驗和一些人急于求成,在1959至1961年期間,有的人民公社確實出現過餓死人的事件。這是在農村改革中發生的一個很大的失誤,也是前三十年改革最不不光彩的一頁。
但是,這個失誤不是路線方向性的錯誤,是前進道路上的嚴重的失誤,并很快就糾正了,使農村開始向農業現代化邁進。在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人民公社以自力更生為主,新修了8萬4千多座水庫和紅旗渠那樣的人造天河,為農業汗澇保收奠定了基礎,也是為子孫后代造福的物質基礎,它將永垂不朽。有的人民公社還辦起了鄉鎮企業,很多縣都有農機修理廠。國家也為農業現代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修建了許多為農業服務的各種機械廠和大型化肥廠。組織農業科學家和農業技術員培育新品種。還總結出發展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和“八字憲法”,即:土、水、肥、種、密、保、管、工。
二是在城市把民族資本家的生產資料,通過贖買變成全民所有制。在全國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把實現“四化”作為奮斗目標。實行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經濟。基本上做到了按勞分配,基本上做到了沒有人失業,沒有人剝削人,也沒有人壓迫人,因此,兩級分化很小很少。
社會主義改革的政治特點:還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但形勢和內容都有所變化。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憲法取代了共同綱領。用人民代表大會取代了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把政治協商會議由權力機關改成議事機關。用國務院取代了政務院的職能。
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與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政治主要不同點是:新民主主義的權力機關(政治協商會議)的人員構成,主要是各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上層人士構成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增加了許多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的代表。
政務院的人員構成,是各黨派和無黨派的上層人士組成。國務院的人員組成,主要是由共產黨員組成。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主要分布在政治協商會議和人民代表大會里。
在這一階段還改革了文字,把繁體字簡化,讓群眾多快好省地掌握文化科學知識。
前三十年改革的第三階段,是根據國內外社會主義的實踐和中國的國情,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在中國搞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事業,開始在經濟方面是學習蘇聯的經驗建立起來的,政治和經濟都還很不完善。因此,必須逐步改革。
第三階段的經濟改革:
一是把原先以重工業為中心,按重、輕、農順序發展國民經濟,改成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按農、輕、重的順序發展國民經濟。因為農業和輕工業發展了,既能逐漸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又能為發展重工業積累資金和提供市場。這樣,重工業還會發展得快一點。
二是把原先只由中央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改成由中央、地方和企業分級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發揮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改變原來統得過死的,不利于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的現象。
三是不僅要調動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人的積極性,還要調動廣大工人群眾的積極性。這就要改變原來學習蘇聯的一長制(廠長負責制),改為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用《鞍鋼憲法》管理工廠。《鞍鋼憲法》就是兩參一改三結合,即工人參加管理,干部參加勞動,實行領導干部、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的領導體制,充分發揮廣大工人群眾主人翁的積極性。
第三階段的政治改革:
這時的政治改革,主要是改變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落實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不是與西方接軌。解放后,我們建立的國家制度,毛澤東認為:是“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制度。因為這種國家制度,人民還沒有真正當家作主,還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民主。因此,必須對“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制度進行改革。當時的政治改革做了三件事:
一是各級領導機構的成員要增加群眾代表。新的領導機構要由老、中、青三結合組成。三結合里包括革命干部、解放軍、群眾代表參加,當時工、農和知識分子的許多代表,不僅能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和人民代表大會,農民代表陳永貴和工人代表吳桂賢還當國務院副總理,使群眾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這是組織保證。只有群眾敢于用“四大”監督頂頭上司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人民才能真正當家作主。毛澤東最得意的是他曾經在軍隊里,把士兵委員會建立在連里,士兵委員會不僅能監督連長和指導員,還能越級監督團長。
二是改變原來機關干部不密切聯系群眾的惡習。要機關干部參加一定的生產勞動,要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的疾苦,要當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當人民老爺,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
三是改變原來要求下級絕對服從上級的死規定。要求群眾要獨立思考,不要盲從。對“危害革命的錯誤領導,不應當無條件的接受,而應當堅決抵制”。
四是改變等級制度。領導與被領導,上級與下級,只是分工不同,職務不同,在政治上,在人格上應當是平等的。因此不宜在形式上搞得等級森嚴。當時最突出的改革,就是取消軍銜,稱軍官為指揮員,稱戰士為戰斗員,在服裝上區別不大,使官兵平等。
五是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醫療衛生要面向農村,在農村建立赤腳醫生制度。
第三階段對意識形態的改革: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也是最艱難的改革。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建立了,生產力也發展了,政權也基本上鞏固了。但意識形態還不盡人意。
意識形態對新社會的發展和鞏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毛澤東才有本領提出要抓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斗爭,其他的領導人,在這方面就相形見絀了。毛澤東說:“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過去人們對這個論斷不理解,現在經過正反兩方面的實踐,比較多的人認識到了這一真理。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取得勝利,就是因為那些國家的共產黨人掌握了馬列主義這個先進的意識形態。而一個強大的超級大國(蘇聯),由于丟掉了馬列主義這個先進的意識形態,就亡黨亡國,在地球上消失了。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就是宣揚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貫輸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攻擊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誣蔑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近幾年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是成功的,取得了勝利。因此,中國真正的共產黨人,真正的社會主義者,絕不能輕視意識形態方面兩條路線的斗爭,絕不能步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的后塵。
但要真正去掉舊的意識形態,建立新的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那又是很難、很難的事。在前三十年的改革中,毛澤東對改革舊的意識形態(主要是私有觀念),建立新的、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做了大量的工作。“文革”的目的就是要改造人們的世界觀,就是要人們與舊的私有觀念徹底決裂。“斗私批修”就是與舊的私有觀念決裂的具體措施。
前三十年改革取得的成就:
經濟方面的成就。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把GTP從世界第15位提升到第六位,上了九個臺階。國家既無外債、內債,也無財政赤字,還有80多億元結余和黃金儲備。物價也穩定,無通貨膨脹。人們的生活水平雖不高,但人們能安居樂業,無后顧之憂。不愁老了怎么辦?病了怎么辦?
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新中國成立時,只能生產鐮刀和犁耙。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科技工作者,經過三十年的努力,基本上改變了舊中國科技落后的面貌,標志當代科學技術最新成就的原子彈、氫彈、導彈、人造衛星、核潛艇等都有了。還有人們稱為中國新的四大發明:雜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漢字激光照排、復方甲醚(治療瘧疾的特效藥)。
政治方面的成就。人民開始真正當家作主,工人農民的代表不僅可以參加人大、政協,而且還能參加各級政府的領導工作。農民陳永貴可以當國務院副總理,工人吳桂賢也可以當國務院副總理,普通老百姓可以用“四大”監督批評黨和國家的任何領導人。人民政府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是空前的廉潔政府,是舉世無雙的廉潔政府。
建立社會新風的成就。經過前三十年的改革,把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污泥濁水和丑惡行為(貪污、盜竊、搶劫、欺騙、賣淫嫖娼、吸毒販毒、買官賣官、假冒偽劣、黑社會勢力……)全改掉了。學習雷鋒,熱愛集體蔚然成風。華夏無貪不欺詐,神州不賭無賣淫。常行夜路沒有鬼,久不閉門不失金。苦干勤學各為本,社會渣滓像斷魂。
外交方面的成就。新中國成立時,美帝國主義操縱聯合國,在政治上孤立、軍事上威脅、經濟上封鎖,把新中國排斥在聯合國外,企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經過二十多年的斗爭,廣大第三世界國家不顧美國等國家的反對,把新中國抬進了聯合國,使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與兩個超級大國平起平坐。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美國總統尼克松主動來到北京,與毛澤東握手言和。從此絕大多數國家都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終于打破了封鎖。
前三十年,中國與兩個超級大國的斗爭,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最后,中國基本上是勝利者。
后三十年(1979—2008)改革了什么?
第一個時期。第一個改革,是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改成公有制為主,私有制為次;把科學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改成計劃與市場結合;把科學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改成按勞分配為主,按資分配為次,并鼓勵、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政治,在形式上沒有變化,但人員構成變化極大。工農兵代表大量減少,在前三十年被打倒的干部都粉墨登場,很有還鄉團的味道。
第二個改革,是把農村的集體所有制,改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際上就是把農村的集體所有制,改成個體小農經濟。
第三個改革,是把群眾用四大(大嗚、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監督各級領導改掉了,也不準工人罷工。
后三十年第二階段。
第一項改革,是在繼承鄧小平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改革。這一時期提出了鄧小平理論。隨后又誕生了“三個代表”。“三個代表”一誕生就登上了發展了的馬列主義的舞臺,并與鄧小平理論平起平坐,一起作為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
第二項改革,是把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經濟,完全改成市場經濟。1992年,在中共第十四屆大會上,順利通過了用市場經濟取代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經濟。從此,我國生產的目的主要不是按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而是全部按市場經濟發展,以GDp為中心。生產不是滿足本國的建設和人民的生活需要為主,而是出口滿足外國人的需要為主。換回的美元不是用來搞本國的“四化”建設,改善人民生活,而是儲存美元。
第三項改革,把全國人民前三十年,勒緊褲帶,艱苦奮斗積累起來的公共財產,短短幾年就私有化完畢。一些人堂而皇之的成為所謂的民營企業家(新的資本家)。他們個個喜笑顏開,彈冠相慶。而幾千萬工人的飯碗被砸了,下崗(失業)了,不少人痛哭流涕。在職工人也由從前的主人,變成了今日的雇傭勞動者。按勞分配已蕩然無存。工人階級又重新吃二遍苦,受二薦罪。工人階級實際上由統治階級變成了被統治、被專政的階級。
新的資本家之所以敢搶劫和能夠搶劫成功,是因為有政府支持和保護。砸工人的飯碗就是當時政府首腦人物主張的。新的資本家搶劫工廠時,政府裝耳聾,裝眼瞎,不聞不問。當工人起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反對資本家搶劫時,政府就派武警“維穩”了。工人們在走投無路時去上訪,也收效甚微,有的上訪人員還被當成“精神病”人送到精神病院。
在私有制和市場經濟深入到各個領域時,新的三座大山(教育、醫療、住房)形成了。新的三座大山又重新把弱勢群體壓得喘不過氣來。
第四項改革,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改掉了。求爹爹,告奶奶要求與資本主義接軌,加入WTO。中國加入WTO的內容一般人都不知道。最近從左大培的文章中才知道中國加入WTO有以下內容:
1.中國是作爲一個發展中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但是發展中國家最高可以保留15%的平均關稅率,而中國在度過過渡期之后卻必須將其平均關稅率降到10%。
2.1997年通過的世界貿易組織信息技術協議規定取消200種最主要的信息技術産品的關稅。本來WTO的成員國也可以不加入信息技術協議,但是中國承諾了加入該協議。這就意味著沒加入信息技術協議的WTO成員國可以向中國對其出口的信息技術産品征收關稅,而中國對由其進口的産品卻不能征收關稅。
3.中國加入WTO之后將允許外國電信資本在中外合資電信公司中擁有49%的股份,而美國和法國卻不允許外國資本占本國電信企業的股權超過20%。
4.世界貿易組織允許發展中國家對進口的農產品征收24%的關稅,而中國卻只能征收17%的農產品進口關稅,對美國關注的農產品更是只征收14.5%的關稅。
5.世界貿易組織允許對配額類農產品在配額內進口部分征收23%的關稅,而中國卻只能征收3%;把非關稅壁壘折合成的混合關稅稅率,別的WTO成員國可以達到百分之幾百,而中國到2005年卻必須降到4%。
6.WTO成員國15年內可以在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訴訟中繼續把中國當成非市場經濟國家,使用與此相應的特殊方法來衡量傾銷情況,而正常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絕不會受其它成員國如此對待;
7.WTO成員國可以在12年內限制擾亂其市場的中國進口品增加,中國所受到的這種對待也是正常的WTO成員國所不會遭受的;特別是對中美之間的貿易來說,這樣的承諾等于承認了美國的一系列特殊保障條款(如特別301條款)在這12年內有效,而這些條款并不合乎WTO的規則,只不過因爲美國在法律上規定國內法先于國際法,美國才能采取這些行動。與上述承諾相關,協議雖然規定美國對中國的紡織品配額只生效到2005年,但是又另外規定,如果在2005-2008年期間中國對美國的紡織品出口激增,美國就可以采取限制中國出口的緊急進口措施,包括重新對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采用原先的紡織品配額。而世界貿易組織的現行協議只允許將進口紡織品配額制使用到2005年。
8.承諾了政府不再干預國有企業經營,這也是專門針對中國的特殊約束。
9.同意美國財政部向中國證監會提供證券業務方面的咨詢者,這就爲美國政府參與調控中國資本市場打開了大門。
左大培說的以上內容是真還是假?如果是假,應當嚴懲造謠者左大培。如果是真,就應當嚴懲賣國賊。
后三十年改革的第三階段。
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舊人。科學發展觀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三十年,發展最快地就是馬克思主義,二十多年就上了三個新臺階: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這個階段是繼續深化“三個代表”時期的改革,進一步對公有制進行改革。同時也想對上一階段造成的惡劣后果有所改變,對弱勢群體伸出援助之手,弱勢群體的悲慘狀況有所改進。但由于是治標不是治本,因而收效不大,心有余而力不足。問題依然存在,而且還更加嚴重,兩級分化更突出,公有制進一步削弱,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如稀土等。
這一時期,進一步完善與外國接軌,WTO(不平等條約)生效,外國資本逐漸控制了我國的重要經濟領域。出口進一步擴大,換回的美元也越多。但換回的美元主要不是用來改善人民的生活,建設現代化的國家,而是購買美國的國債,挽救美國的經濟危機。他們說,救美國就是救中國。可是,美國這個怪物并不領情,它恩將仇報,吃屎的人對拉屎的人經常以太上皇的口吻說三道四,指手畫腳,處處與中國作對。
在國內外的資本家肆無忌憚地殘酷剝削下,兩級分化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差距進一步擴大,現在中國的兩級分化已經超過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階級矛盾尖銳化。階級斗爭在意識形態領域里主要是打嘴仗,但在經濟領域里都非常激烈,不斷引起群體抗爭。但有關方面,卻掩耳盜鈴,不承認這是階級斗爭,并把這種抗爭當成是不穩定的因素。為了“維穩”就要打擊這種抗爭。為了打擊這種抗爭所需的經費已經接近國防經費。他們“維穩”不是釜底抽薪,而是揚湯止沸。不是禁止或減輕壓迫剝削,而是禁止反抗壓迫剝削。這樣的“維穩”,總有一天是穩不住的。
GDP從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上了四個臺階。經濟是發展了,前進了,人民生活有所提高。有些先進的實體經濟發展較快,如國防工業、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造船業等。對弱勢群體的悲慘狀況有一定緩解,取消了農業稅。這些都值得可喜可賀。特別是抗洪搶險,抗震救災就很社會主義。但社會上的丑惡現象(貪污盜竊、買官賣官、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偷盜搶劫、賣淫嫖娼、吸毒販毒、走私販私、殺人放火、黑社會、賭博、滿口仁義道德,滿腦袋男盜女娼……)卻死灰復燃,比國民黨時期還要突出。
后三十年改革,人民的生活水平確實有所提高,但是:
把農村的集體所有制改成個體所有制。
把計劃經濟改成市場經濟。
把公有制為主改成事實上是私有制為主。
把按勞分配改成按資和按資分配。
把新的資本家改成民營企業家。
把工人失業改成下崗。
把工人是主人改成雇傭勞動者。
把嚴重兩級分化改成收入差距大。
把工人農民反壓迫剝削的階級斗爭改成群體事件。
把鎮壓反壓迫剝削的階級斗爭改成“維穩”。
把生產內需為主改成出口為主。
把妓女改成性服務工作者(這不是主流改的,是社會上流行的)。
思考題:
第一,如今與資本主義接近,還是與科學社會主義接近?
第二,出現了一大批新資本家,制造了嚴重的、超過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兩級分化,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還是恥辱?
第三,鄧小平說:“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級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現在有沒有兩級分化?有沒有新的資產階級?
2015年8月1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