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袁湖村是出了名的“窮窩子”。村民出行無路,孩子讀書沒學校,連外村急著嫁人的姑娘一提起袁湖村也是直搖頭。
如今,這里鋪上了水泥路,村民們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樓,袁湖村成為湖北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百鎮千村”示范村。
這一切改變都源自于袁湖村的黨支部書記袁少敏和他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袁少敏工作法”。在去年揭曉的全國“黨的群眾路線工作法100例”中,“袁少敏工作法”作為湖北唯一入選案例,在全國推廣。(4月7日《光明日報》)
筆者認為,袁少敏工作法其實就是讓群眾樹立主人翁意識,以自己的“份內事”的心態,主動擔責主動工作,這樣才能充分調動群眾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讓群眾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角”,事情反而能進行得更加順利。
由村民管理“自己的事務”就是讓群眾唱主角,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才能真正行使權力,新農村建設必須要靠廣大農民自己的力量,以他們為主體才能做好這件事,也只有以群眾為主體,黨員干部要切實樹立“公仆”意識,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服務民生、服務基層,才能使黨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郭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草原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