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樓繼偉說中國經濟百分之五十加(50%+)的概率要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有些人對此強烈反對,而我卻堅決支持。因為要我說,中國經濟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不是50%+,而是100%,樓大財長說得沒錯!
為什么進入中等收入后會有掉進陷阱的危險?還是讓我們看看造成陷阱的因素是什么吧:專家鄭秉文認為,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誘因很多,一是"轉型因素",表現為投資和消費關系的失衡、資源環境約束、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協調、農業基礎地位薄弱、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突出等;二是"拉美因素",表現為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社會矛盾積重難返;三是"福利因素",表現為社會保障制度超過經濟發展水平,成為財政和納稅人的包袱;四是"城市化因素",表現為拉美式的"過度城市化"或者我國的"淺度城市化";五是"資產泡沫因素",表現為房地產等市場的泡沫化,背離經濟發展規律;六是"金融因素",表現為金融體系出現問題,拖累整個實體經濟;七是"美元因素",表現為規模巨大的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八是"人口因素",表現為勞動適齡人口絕對數量的減少和老年人口數量的激增;九是"捧殺因素",表現為隨著經濟和社會轉型,中國"被要求"承擔更多的全球或區域安全責任;十是"民主因素",表現為中國進入"中等偏上收入"行列之后,一些諸如引進西方式民主等不適當的民主訴求的凸顯等十條因素。以上這些因素都是些什么東西?要我說不就是背離社會主義原則,走了資本主義的結果嗎?以上十條不就是資本主義必將走向滅亡的因素嗎?搞社會主義,社會問題應該越來越少,而進入中等收入了,更不應該有什么大的社會問題了,然而現實卻是我們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我們走的究竟是什么路不是很清楚了嗎?走資本主義道路只有兩條出路,一條走向帝國主義,一條掉進陷阱,中國走向帝國主義應該說可能性不大,那只剩下掉入陷阱一條路了,樓大財長說有50%+的概率難道說得不對嗎?
可不可以不掉入陷阱呢?樓大部長說可以,但必須:一是農業改革,減少對糧食的全方位補貼,鼓勵農產品進口。不要總有戰爭思維,認為一旦發生戰爭,我國當前大量進口農產品會被阻斷,即便發生戰爭,也能靠“換草退耕、還濕退耕”來保證農產品庫存。進一步轉移農村的勞動力,彌補制造業、服務業的勞動力短缺,使工資增速低于生產率的增速。二是戶籍改革,要從法律的角度,打破遷戶口的障礙,讓各地允許租房落戶。三是在勞動關系上,不能像歐美國家,員工以區域或者行業為單位進行聯合,與雇主強勢地談判。要讓企業和員工個體決定,增加就業的靈活性。四是土地改革,農村建設用地交一筆錢以后,就能像城鎮土地那樣流轉。在土地交易的過程中,政府不能征地拆遷,不要管怎么再就業、怎么交社保領社保。五是在社會保險的問題上,要劃撥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以適當降低社保費率,也就是分割國有資產。樓部長的這五條措施,我怎么沒看出有一條是對上面所列十條因素有緩解作用,而且相反,卻是火上澆油,如果照此方抓藥,中國經濟只有兩種結果,一是走向死亡,一是掉進陷阱——“在改革發展穩定之間,以及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改革之間找到平衡點”以圖茍延。走向死亡人民是不會答應的,由此看來,只有掉入陷阱啦,肯定掉入陷阱啦,所以,樓大財長說得太對啦!
然而有一點他卻說錯了,中國經濟不是掉進"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掉進“資本主義陷阱”,這是許多人不愿承認的,要想擺脫陷阱也不是沒有可能,但絕不是樓大財長們出的那些臭招,而是重走社會主義道路,拋棄資本主義,除此別無他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