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光榮”一詞最早來源于空想社會主義文獻《太陽城》,其作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哲學家托馬斯·康帕內拉。在康帕內拉過世將近三百年后,他當年播下的“空想社會主義”的種子開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1922年,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誕生開始,社會主義也最終從“空想”變成了現實,并且展現出蓬勃的生機。雖然這二十多年來,全球的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很多社會主義國家也紛紛改弦易轍,不再走社會主義道路,但不可否認,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已經體現,并已經用事實證明,社會主義最終取代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那么,社會主義為何能夠體現出巨大的優越性?為何直到今天,一些西方國家和我們國內的一些所謂的公知,依然不惜一切代價要妖魔化社會主義?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社會主義的最終目的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崇尚的是公平正義。社會主義帶給了普通勞動者從未有過的歷史地位和尊嚴。事實上,用鐮刀和錘子作為社會主義的標志,錘子象征工人、鐮刀象征農民,就已經表明了社會主義本身就是尊重勞動、依靠勞動者的,因此,社會主義提倡勞動光榮,信奉“不勞動者不得食”、杜絕不勞而獲。
正因為社會主義將勞動者推到了歷史創造者的地位上,極大的激發了勞動者的熱情和主人公意識。因此,自從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后,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度都達到了歷史的一個最高點,當然,這樣的成就并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來自于每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辛勞和汗水。
但是近年來,“勞動人民”這樣曾經光榮無比的稱呼,卻受到了公知的猛烈批判,甚至某報紙更是公然通過漫畫以隱喻的手法將象征工人和農民的錘子和鐮刀踩在腳底下,這樣公然對勞動者的蔑視和侮辱,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那么公知為何會如此仇視勞動、仇視“勞動人民”?
這是公知們的立場決定的。在公知的眼里,廣大勞動群眾顯然是上不得臺面的,所以他們不遺余力的鼓吹“精英治國”,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天然的不平等,然而他們卻忽略了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品格,誠實善良、勤勞本分是中國廣大勞動群眾共同的標簽,從這點上來說,他們絕對比那些所謂的“精英”更有資格得到尊重。
然而,這些年,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甚至“農民工”這些底層的勞動者已經淪為這個國家公認的“弱勢群體”,為什么會這樣?難道他們不是共和國的建設者嗎?難道因為他們干著最臟最累的活就“卑賤”嗎?這種底層勞動者淪為“弱勢群體”的現象正常嗎?
很顯然,是極度不正常的。因為“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卻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正因為不正常,所以我們才要改變這種現狀,重新樹喚起人們對勞動、對每一個勞動者的尊重。別的不說,比如大家都一窩蜂的去經商,那么誰來生產糧食?誰來修橋鋪路?這些年,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全民經商”的熱潮,倒不是說這個國家不需要商人,問題是,如果大家都不再愿意從事最基本的生產,我們最基本的物質生活如何保障?
當前,底層的勞動者如農民、工人確實是我們國家最辛苦卻享受改革“紅利”最少的一些人,甚至農民失地、工人下崗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并逐漸衍生為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如何保障這些勞動者的權益在考驗著執政者的執政能力和良心。既然改革的成果是要惠及每一個普通民眾的,那么這些人也就不應該被遺忘在角落里,任由他們嘆息流淚。所以,是時候改變了!
幸運的是,改變已經開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現金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歷史賦予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偉大而艱巨的使命,時代召喚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譜寫壯麗而嶄新的篇章。”書已經翻頁,歷史或許即將進入新的紀元,你準備好了嗎?
我想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一定早就準備好了,因為他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太久了!他們摩拳擦掌,滿懷期待,就等著大顯身手了,因為他們的心依然在為共和國而跳動,他們的雙手依然能夠撐起共和國的一片藍天,他們的耳朵里依然回蕩著“勞動最光榮”的動人旋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