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畢福劍的一段視頻在網上播出后,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一股軒然大波,成為人們爭論的一個焦點,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在筆者看來,畢福劍的這段視頻與其說是畢福劍通過自我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畢福劍,倒不如說畢福劍是用現身說法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這堂政治課內容就是在告訴我們:不能忘記仇恨。
記得前一段時間無論是主流媒體還是非主流媒體都曾有不少人發表文章提出要忘記仇恨,認為只有忘記仇恨才能寬容,才能構建和諧社會。當時我也覺得這個觀點很有道理,所以也很贊同這個觀點。現在看來這個觀點未必能站住腳。起碼畢福劍的這段視就告訴我們:他就不同意這個觀點。否則他怎么會有視頻中的表現呢?而且畢福劍在視頻中的表現絕不僅僅代表他個人,從網上對他的表現表示支持的人數來看,他代表了當今社會上不少人。其實即使沒有畢福劍在視頻中的表現,我們從互聯網上也早已看到當今社會上不少人沒有忘記對毛澤東、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仇恨。甚至那些主張普世價值的人雖然口頭上也主張要忘記仇恨,可實際上他們同畢福劍一樣是兩面派,從他們發表的大量文章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從來沒有忘記仇恨。
如此看來,那些主張忘記仇恨的人即使不是兩面派,也是一廂情愿,盡管愿望可能是好的,但是在現實中卻行不通,有人既不贊同,也不會按照這些人的愿望去做。
既然如此,那么我們提出應當忘記仇恨會出現什么結果呢?我看會出現三個結果:
一個是我們確實忘記了仇恨,而且也忘記了我們曾經的敵人對我們的仇恨,我們倒是“相逢一見泯恩仇”,對我們的敵人表示了寬容,放松了警惕,甚至握手言歡;而我們曾經的敵人對我們卻一刻也沒有忘記仇恨,還在夢想奪回他們失去的天堂,向我們討還血債。只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他們還不得不扮演兩面派,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像當年的還鄉團一樣兇像畢露,對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舉起屠刀,推倒毛澤東像,宣布共產黨為非法組織,把廣大勞動人民重新踩在腳下,我們千百萬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革命成果就會付之東流。
二是如果我們忘記了仇恨,我們就說不清當年毛澤東共產黨為什么要領導人民鬧革命,要打土豪,分田地,要推翻蔣家王朝,要鎮壓反革命,要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要開展反右斗爭等。如今,連我這個60多歲的人都從未經歷過舊社會,現在的年輕人更是不可能對舊社會有親身的感受,所以即使不提忘記仇恨,我們對仇恨也不會有太深的印象。我見到地主時也曾感覺地主不像壞人,還挺老實的,用畢福劍的話說,地主也沒招我惹我,我憑什么要恨他,要斗他,要剝奪他有家產,還要對他進行專政?好在我小的時候參觀過階級教育展覽館、萬人坑,看過電影《白毛女》、《農奴》《紅色娘子軍》,在課本上讀過《包身工》、《半夜雞叫》,還聽過父親和老一輩舊社會的貧下中農的憶苦思甜,多少沒有忘記我們的父輩對惡霸地主的仇恨,這才讓我明白了當年我們的父輩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跟著毛澤東共產黨鬧革命的道理。可是多年來我們再也不搞憶苦思甜的教育,甚至連唱那首《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歌曲時都只唱前段,不唱后段,生怕讓我們想起階級仇恨。可笑的是,倒是我們過去的敵人及他們的后人現在卻大搞憶苦思甜教育,只是他們憶的不是舊社會的苦,而是新社會的苦,思的不是新社會的甜,而是舊社會的甜。由于我們已經忘記仇恨,有人竟然會認為他們講得有道理,而毛澤東共產黨領導人民鬧革命倒沒有道理;劉文彩、周扒皮是大好人、大善人,國民黨蔣介石是民族英雄,毛澤東共產黨則是土匪強盜、劊子手。列寧曾經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可以說,如果我們忘記了過去苦難,忘記了過去的仇恨,就必然會背叛革命。
三是如果我們忘記了仇恨,我們就會忘記歷史的教訓,就會重蹈歷史的覆轍。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私有制是造成階級仇恨的根源。在舊中國,地主階級及其他一切剝削階級利用對生產資料的占有殘酷剝削壓迫廣大勞動人民,是造成廣大勞動人民對地主階級及其他一切剝削階級產生仇恨并爆發革命的根源。如果我們共產黨的革命不為了徹底消滅私有制,徹底消滅地主及其他一切剝削階級,而只是為了推翻原有的地主階級及其他一切剝削階級,把他們的財產變為自己的財產,使自己成為新的剝削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進行殘酷剝削壓迫,那么不僅原有的地主階級及其他一切剝削階級會仇恨共產黨,認為他們要推翻共產黨是有理的,廣大勞動人民也會與共產黨離心離德,把對共產黨的熱愛變為仇恨,這樣的共產黨必然要垮臺。前蘇聯及東歐國家的共產黨之所以垮臺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當然,我也不是主張對所有的仇恨都不能忘記,只是認為對仇恨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些仇恨可以忘記,有些仇恨不應該忘記。在這里就不想扯得太遠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