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最大公約數,以凝聚思想共識,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執政理念的一個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深刻體現了這一追尋,整頓意識形態、強化國家安全、深化改革發展、重拳開展反腐、強力推進依法治國,正是凝聚思想共識的具體實踐。但我們也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有一股輿論打著“凝聚思想共識”的旗號,刻意誤讀中央精神,將矛頭對準了意識形態糾偏工作,叫囂“終結意識形態紛爭”、“讓意識形態沉默”,企圖為干擾改革發展的各種錯誤思潮博取地位、爭取空間,危害極大。
凝聚思想共識,是凝聚中國夢的共識。在當下中國,凝聚思想共識從某種意義上說,實質就是凝聚中國夢的共識。中國夢的含義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核心目標是“兩個一百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并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中國夢的最大特點就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的共同體,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認同支持并自覺踐行實現中國夢的具體舉措,凝心聚力投入到改革發展中,這應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共識。冷嘲熱諷唱反調、雞蛋里面挑骨頭,是對改革發展的干擾和破壞。
凝聚思想共識,需要引領全局的力量。追求夢想,離不開正確的方向;凝聚思想共識,需要引領全局的力量。這支力量,毫無疑問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各級黨組織。如何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引領思想觀念、塑造社會文化,最大限度地凝聚以核心價值觀共識、改革共識、發展共識、法治共識、反腐共識為主體的中國夢共識,是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宣傳部門的首要任務。當然,凝聚思想共識絕不是空洞的宣傳,特別是當前改革發展帶來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一些社會矛盾多發高發,在化解矛盾、改善民生過程中,理順情緒、平衡心理,營造心齊氣順的和諧環境,應作為重要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警惕那些偽裝成“為民請命、伸張正義”的角色,他們往往惡意圍觀起哄,設置一些看似正當卻毫無操作可能的話題,欺騙民意、煽動民怨、激發民憤,妄圖放大激化矛盾、制造社會動蕩。共識引領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民眾客觀正確看待改革發展伴生的社會問題,引導矛盾回歸到法治渠道解決。
凝聚思想共識,更要敢于向錯誤思潮亮劍。凝聚思想共識,是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性中增進思想共識,從而消除各種錯誤思潮對人們思想的消極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8?19”講話中明確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顯然,凝聚思想共識是用正確的意識形態引領思想,消解錯誤思潮帶來的危害和負面影響,既需要理直氣壯地正面宣傳,更要旗幟鮮明地與錯誤思潮進行斗爭,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放大正面聲音,繼續放縱錯誤言論,兩種言行則如平行線一般各行其道,凝聚思想共識就無法落到實處。從另一個角度看,正是因為出現了大量以“改旗易幟”為目的的錯誤言論、思潮,不斷誤導和毒害人民的思想,撕裂社會認同和國家認同,才會出現針鋒相對的正義批駁和澄清,形成所謂的“意識形態紛爭”狀態。最應該閉嘴的,恰恰是那些錯誤思潮的秉持者,他們才真正是“意識形態紛爭”的肇事者、是阻礙滋擾改革發展的負能量。
年初結束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明確指出,當前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思想共識,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主動權,為實現中國夢注入強大力量。這無疑又給了那些叫囂“終結意識形態紛爭”、“讓意識形態沉默”的心懷鬼胎者一記響亮的耳光,但似乎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