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69周年即將來臨之際,當晚19時,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去蘇聯總統的職務;19時38分,克里姆林宮上空印有鐮刀和鐵錘圖案的蘇聯國旗徐徐降下;19時45分,一面俄羅斯的紅、藍、白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宮上空。從此,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歷史宣告終結。
蘇聯為什么會解體?對于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國內外有多種說法。多數觀點認為,蘇聯的解體是由一系列的復雜原因造成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有領導層脫離群眾喪失民心的因素,有戈氏“改革”搞亂人心、削弱蘇共和中央政府對國家領導控制力的原因,有多民族國家“分家”傾向的作用,也有西方反共勢力長期做“工作”的因素。總之,蘇聯解體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
然而,在蘇聯解體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一切有頭腦的真正的共產黨人又不得不大聲地疾呼:蘇聯解體式的危險正在向我們走來!
也許有人聽了這話后會說:這簡直是杞人憂天,胡說八道!中國三十多年經濟快速發展,現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要不了多久就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今天正當盛世,怎么可能發生象蘇聯解體那樣的情況?
說這話的人也許忘了:前蘇聯在解體前的一二十年,也曾經是世界上不可一世的兩大超級大國之一,比起現在的中國,在世界上要威風的多!甚至連當時的另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對它都要怕三分,在不少場合都是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可誰知,也就十來年工夫,前蘇聯這個超級大國就在一夜之間轟然垮塌。
所以,我們說“蘇聯解體式的危險正在向我們走來”,這決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因為中國現在的情景,與當年蘇聯解體之前的情況已十分相似。
首先,領導層脫離群眾的情況已十分嚴重。搞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雖然使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改革的大多數“紅利”卻落進了少數人的口袋。這些年,嚴重的分配不公和官員腐敗,使越來越多的民眾特別是曾經堅決擁護共產黨的廣大工人農民正在失去對領導層的信任和信心。廣大的工人農民是共產黨打天下、坐江山所依靠的最基本的群眾,如果連這部分人都不把共產黨認做“我們黨”了,其結果可想而知。
其次,黨內外和整個社會思想混亂。三十多年的市場經濟,使“一切向錢看”成為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加之執政黨理論宣傳的不作為和亂作為,以及西方各種思潮的涌入,造成了黨內外和整個社會的思想混亂。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正在日益邊緣化。
第三,少數民族地區的分裂傾向正在發展。受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分裂勢力日益猖獗,“臺獨”、“港獨”活動此起彼伏,使國家的統一受到嚴重的威脅。
第四,西方反華反共勢力加緊進行西化、分化中國的步伐。他們采用“拉出去、打進來”等方法,在中國各界(特別是執政黨和政府內部)極力培植親西方勢力;采用學術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向中國的知識階層和廣大民眾宣揚灌輸西方資產階級理論和價值觀念;還采用非法手段,在中國埋“地雷”、安放“定時炸彈”,伺機引爆。
第五,中國執政黨的干部隊伍正在弱化。現在,執政黨干部隊伍的狀況越來越令人擔憂。與毛澤東等老一輩領導人相比,這些年的領導人雖然文化水平不低,但其戰略眼光、斗爭魄力、把握和控制全局的能力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欠缺,特別是缺乏政治斗爭的經驗,久坐風平浪靜船,難敵大風浪。目前的中央領導班子成員都是“長在紅旗下”,不少人下過鄉,對基層比較了解,對他們大家還尚可放心(令人欣慰的是他們正在努力挽回民心),但是在他們之后呢?大都是“三門干部”,不了解基層,不知百姓所想,“先天性”的脫離基層群眾。加之這些年在干部隊伍建設上任人唯親、買官賣官等歪風盛行,讓不少缺德少才的人爬上了高位。你說,執政黨干部隊伍的現狀,怎能不使一切真正的共產黨人和真正擁護共產黨的人擔憂呢?
最近,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宣稱“中國共產黨統治的最后階段已經開始”。 沈大偉是美國最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是國際公認的研究當代中國事務、中美關系、國際政治和亞太地區安全問題的權威,曾是美國駐華大使的候選人之一。沈大偉的言論雖然不是“中國崩潰論”的第一次出現,也不排除他為美國利益唱衰中國的用心,但我們寧肯認真對待,研究分析其言論中的合理成份,也不能再一次把它當成屁話一批了之。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與人的生老病死一樣,政黨和政權的興衰更替也有一定的規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前蘇聯,從布爾什維克于1917年十月革命奪取政權算起,存在了74年。對中國共產黨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即2023年)及其后的一段時間,也是一段最危險的時期。這決不是星相學,而是建立在對客觀現實認真分析基礎上的判斷。
希望我黨的領導人和有關部門能夠聽到和重視我們的提醒,現在采取措施雖然已困難重重但還來的及。但愿我們的擔憂不要成為現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