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2015年4月4日新聞聯播的頭條消息是,紀念國民黨遠征軍為國捐軀的犧牲將士。由此想起精英們對張思德、黃繼光、雷鋒甚至毛澤東的污蔑與對蔣介石、張靈甫等的贊美及南京對解放電影院的更名,并縱觀現實對照學習歷史,似乎看見了一條清晰的“精英”路線。
一.中國共產黨在1976年前的歷程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進行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及土地革命的斗爭——即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推翻了壓迫人民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做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進行了“一化三改造”——“基本上完成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農業、手工業方面,通過從土地改革到互助組、到合作社,使社會主義在農村的土地上長出了健康的萌芽;工商業方面,通過公私合營形成國家資本主義,并新建、改建、擴建國營企業,實現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在社會主義探索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經過“反右派”、成立“人民公社”,糾正有倒退性質的“三自一包”(自負盈虧、自由市場、自留地、包產到戶)“四大自由”(土地租種自由、雇工自由、貿易自由、借貸自由),批判“單干風”,社會主義形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在此期間及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間,農業上興修水利、推廣機械化,為達到旱澇保收和高效增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工業上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國防、科技、交通等都得到了飛速發展,建了鋼廠、油田、機械企業、化工企業,有了“兩彈一星”、運十樣機等等。
鑒于黨內出現了腐化脫落現象,為了斗爭“走資派”、返修防修。
二.1976年之后的軌跡及“精英”們的期盼
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返回一個階段。
小崗村的“單干風”刮遍全國,農村實行了分地單干,水利設施破壞,農業機械化半途而廢;工廠從“管理層收購”開始,不斷改制,大力扶持發展民營企業,回到了“過渡時期”。又返回兩個階段
人民代表大會基本上已經是“精英”代表大會了,人民群眾已經是上不起學、住不起房、看不起病、養不起老的當“雇工”、當保姆的下等人了,出現了剝削。
從時下的懷念民國的言論、反映民國或“土豪”的電視劇、畢某某的反毛視頻看,“畢姥爺”們就是要再返回一個階段,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社會自己當“老爺”。
三.人民不愿看到的結局
如果真的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官僚資本主義社會,這不又是“精英”資本家、“精英”地主、“精英”軍閥的天下嗎?中國共產黨難道還有執政的合理性嗎?人民不就又得遭受“三座大山”的壓迫嗎?
2015-4-1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