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wǎng)友雜談

李旭之:我理解的魯迅先生

李旭之 · 2015-02-27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紀念魯迅 收藏( 評論() 字體: / /

97714466f5787cff743f23fa548f931b.jpg

  談到魯迅先生,是一篇大題目,實在是不好寫。之所以還想說說我所能理解的魯迅先生,是因為魯迅先生和他的文章一直對我就有一種強大的吸力。我自識字接觸魯迅先生的文章開始,就喜愛上他的文章。每一次讀魯迅先生的文章,我的思想就受一次的沖擊,在這沖擊之下,不時地會涌動著想談談魯迅先生的激動,但又怯以文字的淺陋,每一次又都感覺寫不下去,因為實在是個大題目,大得無從下手,似乎無論從哪個角度入手,以我的能力和認識深度,都還不足以將魯迅先生的一個側面畫得圓滿且真實,感覺真的很難。年前一次與摩羅老師一起談到了魯迅先生,摩羅老師給了我另一個角度下的魯迅先生,這更加重了我對魯迅先生認識不足的份量,加重了我談魯迅先生的退意。何況周海嬰先生生前,我有幸與他曾表達我對魯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就更加不愿端出我的淺陋來。我對于魯迅先生,是只有做好小學生資格的。今天不得不再次做起這個題目,是因為當下的一些形勢逼迫著我,必須試著一定要去談談我對魯迅先生的一點理解,只是一點點理解——無論如何,我都不管了。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是中國現(xiàn)代最偉大的作家,賦予他的頭銜和榮譽很多,我不想再去重復。對于魯迅先生,我只想談談為什么會產(chǎn)生魯迅這樣的人物及其思想,以及順便回答一下所謂的民國時代盛產(chǎn)大師的當今熱點問題。

  對于魯迅先生,有人喜歡他,因為他的思想的深刻,有人不喜歡他,覺得他的語言的尖刻,但無論喜歡還是不喜歡,并不影響魯迅先生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對開智文化做出的偉大貢獻。與魯迅同一時代的作家和思想家很多,但無一人的貢獻能超越魯迅。

  魯迅是極賦思想和語言天才的,正如1938年蔡元培在魯迅逝世后,在《魯迅先生全集序》中所做的評價:“他的感想之豐富,觀察之深刻,意境之雋永,字句之正確,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當?shù)模秃茏匀坏膶懗鰜怼_@是何等天才!又是何等學力!”。試看魯迅先生在談到國民性可以改變而鼓舞復生的希望,暢快揭露辯護古例者們時寫道:“……破例的復生的希望,這或者可作改革者的一點慰籍罷。但這一點慰籍,也會勾銷在許多自詡古文明者流的筆上,淹死在許多誣告新文明者流的嘴上,撲滅在許多假冒新文明者流的言動上……”。

  魯迅一生的寫作生涯中,因沒有長篇大作而被一些人詬病其大文豪的稱謂,是的,魯迅先生的作品中《阿Q正傳》算是長篇了,相比于百萬字以上的長篇只能算為短篇了,但一名作家的思想和影響的深廣是不會以長篇之形而計的。魯迅先生也有大量的優(yōu)美的散文和散文詩和詩作,以及與創(chuàng)作幾乎等多的翻譯作品,但數(shù)量最多、最能集中體現(xiàn)魯迅思想和魯迅精神的,便是魯迅先生十六集本的雜文了。

  魯迅先生的偉大,首先是他的時代造就出了他的偉大,時勢造英雄。談魯迅的偉大,必須正確看到魯迅所處的時代,而不是現(xiàn)在公知們所鼓吹的什么民國體制的造就。那么,魯迅時代的中國是一個怎么的中國呢?

  中國歷史五千年,在這五千年的末尾,中國進入了一個異族統(tǒng)治近三百年的滿清朝代。滿清統(tǒng)治者以極少數(shù)的人口統(tǒng)治過億的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國社會,出于統(tǒng)治穩(wěn)定的需要,滿清在中國推行極為嚴苛的異族統(tǒng)治,首先是從“剃發(fā)易服”的形式上壓服,但僅有形式上的壓服是不夠的,要達到最終極的壓服,就必須在文化思想上達成目的。

  對此,滿清朝廷從入主中原便大興文字獄,欲從漢人的思想根基上除去反滿情緒,文字獄持續(xù)至清末,在這個過程中,因文字而遭殺戮的漢人不計其數(shù),但漢民族的內(nèi)心的排滿思潮,卻并沒有因強權壓制而徹底消失,反而在晚清時期在外來的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中不斷積聚待時而發(fā)。比如,晚清末年日本入侵遼東時,一路漢人竟然“歡呼”日本為“王師”,再至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也有漢人反助聯(lián)軍攻打北京的奇特現(xiàn)象。正基于反滿之憂,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清廷對外戰(zhàn)爭中,雖然清廷也舉力以戰(zhàn),但總歸于失敗,割地賠款,其主要原因就是滿清朝廷不敢動員全國力量,而只相信和依靠旗兵和附屬于其下的綠營軍。清朝統(tǒng)治者最最擔心的是漢民族起來必會危及滿清在中國的統(tǒng)治,以至于對中國走進近代對服飾的時代要求,滿清都是極其害怕的:辮子在大清在,辮子亡則大清亡。

  滿清最后沒能抗住內(nèi)憂外患,在辛亥革命的輕輕一推之下便轟然倒下了。辛亥革命的發(fā)生不是外在的國民黨武裝的推翻,而是滿清內(nèi)部的漢兵的倒戈起義。已經(jīng)淪為帝國主義列強從中國攫取利益的幫兇的滿清傀儡朝廷,使?jié)h民族為主體的中國各民族己經(jīng)認識到只有推翻反動腐朽的清廷,中國才有出路,才能脫離亡國滅種的危機。清廷的倒下,漢民族猶如被強壓了三百年之久的彈簧一樣,三百年積儲的反彈力量,一下子就爆發(fā)了出來,壓之深必彈之高,這股力量首先從漢民族知識份子這個出口中蓬勃迸發(fā)出來了,整個漢民族也猶如一下子自由了身軀,充滿了活力。

  另一方面,滿清晚期的對外失敗,已經(jīng)將中國拖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獲得了民族解放和自由的漢民族,又不得不振奮起來,拯救被摧殘壞了的這個國家和民族。近代以來,西方的思想、制度、科學技術的傳入,在被迫的應戰(zhàn)中一次次落敗,使得一批批的知識份子們反思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問題,去尋求強國救民的新道路。國家和民族該向何處去?以魯迅為代表的先進的知識份子們,歷史責任無可挑揀地必須要承擔起這個時代的任務。

  應該看到,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一直到民國,讀書人歷來總是少數(shù),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多數(shù)民眾是被愚化教育之下的文盲,雖然民國初期就已經(jīng)廣開西學學堂,但能夠進入學校的仍是少數(shù),而到人數(shù)更少的高等教育階段,全國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只能集中到還能夠繼續(xù)讀得起書的一小群知識份子們身上。如果感興趣的話,在民國時期,一些知識份子之間的關系是極為親密的,舉例來說,被魯迅轟下臺的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校長楊蔭榆女士是楊絳的姑姑,楊絳是錢鐘書的妻子,郁達夫與徐志摩是杭州府中學堂同學,至于知識份子之間的姻緣與情侶關系、師生、朋友關系,更是常見,可見當時的高級讀書人是不多的,知識份子圈子中存在或者發(fā)生各種親密關系也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有了親密關系,也就有了相互之間的幫襯、提攜、互博名利的便利了。(這一段的意思,順便按照現(xiàn)在的作法來解釋,就是有助于擴大人脈加廣告的效應了)。

  滿清結束之后首先釋放出來的是漢民族自身的活力。還有,催生民國時代思想活力的另一個動力,是中國社會又一次遇到了歷史性的大變革。東周時期的禮崩樂壞,中國社會第一次從有序走向無序,無序的自由催生了春秋諸子百家爭鳴的思想爆發(fā),之后由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形成中央高度集權的封建社會,再由漢武帝的獨尊儒術起,又從無序走向了有序,一直延續(xù)了兩千年,直至晚清時期,西方侵入中國,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和社會模式?jīng)]能抗住西方的打擊,一個“衰老”的“僵化”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能不引起一些知識份子們的反思,五四運動和“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出現(xiàn)是時代的必然。中國要進步,民族要重生,國家要富強,必須要變革。那一時期的中國知識份子們的思想解放運動和各種新思潮的涌現(xiàn),可以說是類似于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爭鳴。

  得益于以上的時代特征,民國時期出現(xiàn)了諸如朱自清、郁達夫、俞平伯、徐志摩、冰心、郭沫若、老舍等諸多文學和思想名家。思想領域里的大活躍,必然要沖破舊文字形式的禁錮。科舉制度廢除了,西學引進了,在面對延續(xù)下來的語言與文字的兩相脫離,語言文字的一致化和大眾化就成了知識份子們選擇的方向。白話文興起了,新文化運動開啟了。時勢造英雄,在這樣的一種文化大變革中,歷史必然要選擇且造就一批能夠推動這次新文化運動前行的人出世。否則,在得到現(xiàn)在公知們無限夸贊的民國大師群中,就無法找不到一個仍以文言寫作的大師出來,相反,仍以作家為例,其全部都是白話文的作家,即是明證。

  還需指出的是,除了魯迅等少數(shù)幾人外,民國多數(shù)的文學作家們只是文學意義上的作家,他們用文字描寫著風花雪月,描寫著喜怒哀樂,描寫著行蹤觀感,以及一些純粹的鴛鴦蝴蝶派們,都涂著象牙塔里的本色,有點類似于今天文學界里已經(jīng)叫嚷多年的那種“文學要回歸文學本色”的論調(diào)一樣“高雅”,譬如郁達夫與俞平伯的《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文章,如周作人的《瓜豆集》《木片集》等著作集,多散發(fā)著閑文小品類的休閑品調(diào)。這類文學家們只是做著文學家的工作,而不能將作家與自己所處的多災多難、風雨飄搖、出路不定的國家和民族聯(lián)系起來,而身外,歐美列強還在中國大地上橫行無阻,軍閥們走馬燈般混戰(zhàn)不休,官僚買辦巧取豪奪,城市百業(yè)凋敝,農(nóng)村經(jīng)濟破產(chǎn),人們食不果腹,哀乞遍野。能夠面對需要拯救的社會,做出深刻思考的作家并不多,而最早站出來最深刻地思想和喚醒社會的,唯有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是學醫(yī)出身,在日本留學期間,在異國目睹了國人精神上的麻木后,回國后便毅然棄醫(yī)從文,認識到解救民眾的辦法最要緊的不是“醫(yī)”,而是打開民眾思想上的枷鎖以喚醒民眾。

  魯迅在新文學運動的初期,在白話文還很蒼白的剛剛由文言轉向白話文的時候,他貢獻出了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之后又接連發(fā)力,貢獻出了《吶喊集》、《彷徨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等等等文學作品。魯迅以天才的白話文的語言文字能力打開了新文學的廣闊天地,帶出了一批新文化的闖將。魯迅以豐富的文學作品奠定了堅實的白話文文學的基礎,顯示了新文化運動的實績。

  僅從文學方面來評價魯迅,魯迅依然是偉大的。在文言文成熟并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的中國社會,從文言轉向“說與寫一致”的白話文,完全是一種“叛逆”,而白話文的出現(xiàn),又使人們幾乎沒有現(xiàn)成的文字模式來參照模仿,所能看到的都是文言的古書。用白話文來寫作自己的思想,對于現(xiàn)在的人們來說,早已經(jīng)不是困難的事情了,但是對于新文化運動初期的中國人來說,卻是極為困難的。魯迅與同時期的文學作家們艱難地做著開創(chuàng)工作,魯迅一生還致力于在中國作家們開創(chuàng)不足的情況下,引入并且翻譯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一方面借此來豐富白話文的基礎,另一方面也奠定了用白話文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的新路。在新文化之路上,“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便是這樣的一位開拓了路,并領導著大家走出這條路的偉大的領導者。

  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而魯迅更偉大的是他的思想和他的精神。

  魯迅有別于而最突出于民國作家群的是,他最為深刻地以筆為武器,來喚醒麻木沉睡了幾千年的中國底層民眾。喚醒是不需要暖語溫言,而需要刺痛。不喜歡魯迅的人,說魯迅的語言過于辛辣尖酸刻薄,但是擔負喚醒使命的思想家和作家,唯有如此,才能刺痛人們的經(jīng)久麻木的神經(jīng),進而叫人警醒,振作起來。

  魯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將目光移向底層的作家和思想家,他不僅單單將目光轉向社會底層,而且還要將他們喚醒,指給他們醒來后的方向,鼓勵向壓著他們的一切的黑暗勢力去斗爭,去沖破關閉太久的沒有窗的黑暗的鐵屋子。

  以前的中國文字中都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們做主角,偶有底層人物的出現(xiàn),也只有被嘲弄、被貶斥、被欺壓的份兒,而魯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喚醒精神,創(chuàng)作出了阿Q,孔乙己、祥林嫂、華老栓、閏土等形象。人們從魯迅的這些作品中,看到了中國社會不同人群的各種麻木,但麻木不等于是死亡,從麻木中來喚醒,是“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喚醒的全部心血多數(shù)集中在了魯迅早期的小說和散文等作品中了。

  之后,隨著中國社會思想的深入解放,以及風起云涌的人民反抗斗爭,魯迅又以決不屈服的硬骨頭精神向著反動的、黑暗的勢力們做斗爭。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中,如毛澤東主席一九四零年評價魯迅的那樣:“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在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半封建的狀態(tài)保持了“中國還是中國”的一半的尊嚴,而半殖民地的狀態(tài)把中國又淪為外國列強控制下“喪失了一半的自我”的中國。在這“半是自己又半不是自己”的社會中,有多少人仍以舊有的封建落后的思想和制度的枷鎖,捆鎖住底層人民,各個過著如祥林嫂一樣悲慘的生活,同時又有多少人屈從于帝國主義的淫威,淪為了帝國主義列強和買辦資本家們的走狗。魯迅時代如魯迅一樣的中國知識份子必須站在底層民眾之中,不得不兩頭作戰(zhàn)。

  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知識份子,勇敢地指出“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讓人們看到“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在與反動的黑暗勢力的斗爭中,魯迅創(chuàng)造了雜文這種“匕首”和“投槍”,向黑暗的陣營里投擲進去,插入敵人的身軀。

  我從讀魯迅先生文集中最能深切感受他向射來的“毒箭”為何予以反擊的思想的,是《我還不能“帶住”》一文中答復“詩哲”徐志摩欲當“和事佬”的一文時所說的:

  “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國,我的筆要算較為尖刻的,說話有時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們怎樣地用了公理正義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號,溫良敦厚的假臉,流言公論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無刀無筆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沒有這筆,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訴無門的一個;我覺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麟皮下露出馬腳。萬一那些虛偽者居然覺得一點痛苦,有些省悟,知道技倆也有窮時,少裝些假面目,則用了陳源教授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教訓’。

  只要誰露出真價值來,即使只值半文,我決不敢輕薄半句。但是,想用了串戲的方法來哄騙,那是不行的;我知道的,不和你們來敷衍。

  ‘詩哲’為援助陳源(注:即陳西瀅)教授起見,似乎引過羅曼羅蘭的話,大意是各人的身上都有鬼,但人卻只知道打別人身上的鬼。

  沒有細看,說不清了,要是差不多,那就是一并承認了陳源教授的身上也有鬼,李四光教授自然也難逃。他們先前是自以為沒有鬼的。假使真知道了自己身上也有鬼,‘帶住’的事可就容易辦了。只要不再串戲,不再擺臭架子,忘卻了你們的教授的頭銜,且不做指導青年的前輩,將你們的‘公理’的旗插到‘糞車’上去,將你們的紳士衣裝拋到‘臭毛廁’里去,除下假面具,赤條條地站出來說幾句真話就夠了!”

  魯迅是戰(zhàn)士,他是“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橫眉冷對千夫指”,而他對于人民卻“俯首甘做孺子牛”。他無畏地挺起身來反擊敵對勢力向他射來的“毒箭”和“毒槍”,從沒有一次的妥協(xié)和投降,直到生命的終結,仍是以一名至死不屈的戰(zhàn)士留下遺言“一個都不寬恕”的革命精神。魯迅對追求進步的青年和人民大眾卻是充滿了愛,“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鼓舞半殖民地的人民“應該表現(xiàn)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魯迅先生是民國黑暗里的一盞明燈!

  黑暗的民國,因為有了魯迅先生的出現(xiàn),也不枉存在了三十八年的歷史。

  魯迅的貢獻是喚醒和戰(zhàn)斗,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知識份子群體中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的新形象。古代的知識份子們學好詩書貨賣于帝王將相,是依附于封建權貴的忠實走狗。及至民國,像魯迅這樣的戰(zhàn)士也是不多的,雖有如左翼作家中幾人,也是在魯迅先生的帶領下走進了戰(zhàn)士的行列。唯有魯迅先生一人是抗旗沖鋒的戰(zhàn)士。魯迅先生1936年去世時,上海社會各界萬人送葬,人們將繡有“民族魂”三個大字的旗子覆蓋在了魯迅先生的靈柩上,這三個字是中國人民對魯迅先生的最高褒獎。

  “我以為凡對于時弊的攻擊,文字須與時弊同時滅亡,因為這正如白血輪之釀成瘡癤一般,倘非自身也被排除,則當它的生命的存留中,也即證明著病菌尚在。”魯迅的精神是不朽的,只要有黑暗,魯迅先生的精神就是底層人們的吶喊。也再一次證明,包括魯迅先生在內(nèi)的所謂民國大師們的出現(xiàn),決不是什么民國體制之故所能造就得了的。

  魯迅先生的時代從時間上走遠了,但是產(chǎn)生魯迅先生的時代環(huán)境也許并沒有走遠。以毛澤東主席為領導的中國革命的勝利,徹底改造了魯迅先生所抨擊的社會,實現(xiàn)了底層人民的第一步比較全面覺醒和翻身解放。但是,公有制之后的私有化浪潮之下的新的又一輪回中的中國社會,再次反復到害怕魯迅先生的社會環(huán)境中來,他們以各種名義詆毀或者降低魯迅精神的價值,想盡辦法讓青年和人民大眾遠離魯迅,以致忘掉魯迅,而這恰恰證明著魯迅精神的不朽!

  隨感至此,思路再斷,夜已深了,就此匆匆擱筆,遂以《我理解的魯迅先生》為題作結罷。

  我在網(wǎng)站發(fā)表的文章全部歸攏到本人的博客內(nèi),歡迎同志們查閱,交流,批評。

  李旭之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2006leexuzhi

  李旭之

  2015年2月26日午夜后 北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南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wǎng)友就笑了
  4.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5.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6.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7.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yè)青年的牢騷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子午|是誰在鼓吹用連花清瘟防治流感?
  10. 中美共治?中美國?G2?要認清中美正在加速脫鉤與對抗的現(xiàn)實,勇敢地直面碰撞!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nóng)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欧美大片在线视观看喷水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 女同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午夜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