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是由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倡導創建的,擔負“創造知識、培育領袖、貢獻中國、影響世界”的使命,“高端定位、強大師資、國際化”是其重要特色,因此,該院顧問委員會囊括了64位具有全球影響的跨國公司董事長、總裁或首席執行官,世界知名商學院院長,國內標志性企業家及財經界高官,其規格之高、陣容之大令人咂舌。不過,揭開“全球影響、世界知名”的面紗,會發現該院顧問委員會其實是“中美友好”的見證和結晶,英國人、法國人、智利人、新加坡人不過是陪襯而已。
如該院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由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擔任,主席則由美國人,凱雷集團共同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大衛·魯賓斯坦擔任。
64名委員中,美國人30名,中國人22名,英國人4名,法國人2名,比利時、芬蘭、瑞士、荷蘭、智利、新加坡人各1名。
按類比看,5名名譽委員中,中國人2名,他們是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美國人2名,他們是原美國財政部長、高盛集團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亨利•保爾森,BDT Capital商業顧問委員會主席、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斯閣,英國人1名,Riverstone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英國BP集團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布朗勛爵。
8名政界委員全是中國高官,其中副國級領導3人,他們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開行原董事長陳元;省部級領導5人,他們是中央財經辦主任劉鶴,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山東省省長、中國證監會原主席郭樹清,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
9名學界委員中,中國人4名,他們是原清華大學校長、現任環保部長陳吉寧,北京市科協主席、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清華大學原校長王大中,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原院長趙純均;美國人5名,他們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吉爾菲•蓋瑞特,斯坦福商學院院長加思•塞隆納,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院長大衛•施密特雷恩,哈佛商學院院長尼廷•諾里亞,耶魯大學原校長理查德•萊文。
42名企業界委員中,美國人23名,包括IBM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睿蘭,Facebook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高盛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勞爾德•布萊克費恩,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摩根大通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等人;英國人3名,他們是英國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沃達豐集團前董事長、匯豐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長龐約翰爵士,葛蘭素史克(G SK)首席執行官安偉杰爵士;法國人2名,他們是安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亨利•德•卡斯特, 雷諾-日產聯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比利時、芬蘭、瑞士、荷蘭、智利、新加坡人各1名;香港人3名,他們是盈科拓展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澤楷,溢達集團主席楊敏德,利豐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臺灣人1名,即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建人兼總裁郭臺銘;大陸人4名,他們是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志,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馬云,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董事長常振明。
在4名大陸委員中,3名是私營企業家,1名是國企老總;在3名私營企業家中,李彥宏的百度和馬云的阿里巴巴均在美國上市,根據股份占比,都是貨真價實的美國企業,具有較強的“買辦”性質,聯想也早已涉足美國。
事實上,不僅該院顧問委員會是“中美友好”的結晶,就連該院也具有“中美共建”特征,如該院4任院長中,除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外,原院長趙純均有近1年的留美經歷,任職5年;現任院長錢穎一有26年的留美經歷,任職已高達10年;原院長何建坤因為沒有留美經歷,任職不滿2年,是該院歷史上最短命的院長。因此,雖然經管學院設有黨委書記,但由于該院顧問委員會和院長、副院長等人多由“中美友好”人士擔任,該院培養的學生必將傳承“中美友好”理念,成為中美“夫妻關系”的推動者和建設者。(2015-2-3)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