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日成主席的兄弟情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出生在朝鮮的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起名為金成柱。父親金亨稷是一名中醫生,是一名愛國革命者,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迫害和追捕。金亨稷帶著家人搬遷至吉林省臨江縣,金亨稷的中醫術很有造詣,在醫療過程中結識了漢族紳士張萬程,張萬程幫忙為金亨稷一家上了戶口。張萬程的兒子張慰華比金成柱小一歲,兩人都在撫松縣第一小學讀書,二人同班同桌并且結為生死兄弟,金張兩家成為世交。
1926年,金成柱建立了打倒帝國主義同盟,走向武裝抗日的革命道路。1929年金成柱因為刻印反日報刊而被張學良抓捕入獄,后經張萬程花巨資積極營救獲釋。張慰華私自把收賬的錢連同家里的幾條槍資助金成柱組建抗日武裝,在張慰華的資助下,金成柱的抗日武裝迅速壯大起來。在共產國際的統一安排下,金成柱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金成柱又介紹張慰華加入中國共產黨。
金成柱領導抗日武裝攻打東寧、羅子溝,先后2次遠征北滿,屢戰屢勝,大獲成功,因而被稱為金日成將軍,這就是金日成名字的由來,金日成的名字在東北家喻戶曉,超過滿洲所有的抗日將領。1936年金日成任抗聯第三師師長,建立長白山抗日根據地,成為滿洲地區最大的抗日武裝。1937年6月金日成帶了150余人渡過鴨綠江攻入日治朝鮮普天堡,大獲全勝,這是日本占領期間朝鮮半島發生的最大的對日戰斗,金日成將軍的名字由此在朝鮮傳播開來。金日成的好朋友張慰華為了支持金日成抗日,散盡家財購買槍支彈藥和后勤給養。張慰華在臨江開辦一個照相館,成為金日成游擊隊的秘密情報點,為游擊隊通風報信、籌措資金,提供槍支彈藥和醫療藥品。后來,張慰華被日本關東軍特高課破獲入獄,日本特務為放長線釣大魚,又把張慰華釋放,試圖由此誘捕金日成。張慰華為保護金日成,服毒自盡,自行滅口,留下妻子和一雙年幼兒女。朝鮮建國后,金日成念念不忘張慰華一家的深情厚誼,在朝鮮革命博物館中專門辟有張慰華革命事跡展覽室,張慰華的名字在朝鮮家喻戶曉。1992年朝鮮和中國共同出資興建張慰華烈士陵園,金日成親筆為張慰華墓碑題詞。張慰華的兒子張金泉一家受到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總書記的多次邀請,先后十七次訪問朝鮮,受到了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總書記的多次親切接見,受到全體朝鮮人民的盛情歡迎。張金泉的60歲壽辰上收到了金日成的賀禮,70歲壽辰收到了金正日的祝賀,金正恩也與張家有密切來往,在傳統的中朝友誼史上留下了極具特色的一筆。
金日成的夫人金正淑出身在朝鮮咸鏡北道,1922年舉家來到中國,1937年金正淑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與金日成結婚,1942金正日出生在吉林長白山抗日游擊隊的營地。金日成的弟弟金哲柱與1935年在吉林與日軍作戰中犧牲,年僅19歲。金日成父親的墳墓至今在吉林撫松縣,朝鮮與中國就是這樣的千絲萬縷割舍不斷的聯系。
2,盧泰愚總統的故鄉情
中韓關系破冰起于1990年北京亞運會,韓國派出了龐大的代表團,取得了金牌54枚,銀牌54枚,銅牌73枚,金牌總數第二的優異成績。之后雙方互設貿易代辦處,人員來往增加。1991年,韓國總統盧泰愚與前來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部長級會議的中國外交部長錢其琛表達了建立外交關系的愿望。為了防止美國和臺灣攪局節外生枝,中韓建交談判在及其秘密情況下進行。8月下旬,韓國外務部長官李相玉訪華,韓方著眼大局,很快就臺灣問題作出明確表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并決定與臺灣斷交。”中方表態稱“尊重朝鮮民族早日實現朝鮮半島和平統一的愿望,支持由朝鮮民族自己來實現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10月24日兩國簽署建交聯合公報,盧泰愚本人破例在漢城發表電視講話,宣布韓中兩國建交,并表示不久他將訪華。兩國宣布建交后一個月,韓國總統盧泰愚訪華,兩國政府簽署涉及經濟、投資、科技等多項重要協議,中韓關系從此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盧泰愚總統發表演說:“韓中兩國一海之隔,雞犬之聲相聞,自古有著友好往來。近幾十年相互隔絕是不幸的。韓方真誠希望兩國早日恢復關系,并愿為此作出努力。”1992年9月27日,盧泰愚偕夫人和女兒訪問了中國。2000年6月,已經退休的盧泰愚作為中國政府的客人,偕妻女再次訪華,專門回到盧氏先祖最初居留之地——山東省長清縣盧莊村祭祖。盧泰愚說:“我的祖籍在山東,先祖是太公姜子牙。我也是山東人啊!”盧泰愚向每戶宗親贈送了一個“三星”牌電飯鍋,族人回贈“福”字,親情滿溢黃河之濱。
公元874年,因黃巢起義,為躲避戰亂,時任刺史的大學士盧惠攜家眷乘船東渡到了朝鮮。其九個兒子即為朝鮮半島盧氏的九大支,繁衍至今韓國盧氏家族已有40多代,30多萬人。說來如同美國人都能在英國找到親戚一樣,朝鮮人與中國人也都是同根同源,韓國史學家認為朝鮮人是蚩尤的后代。瞻仰河南新鄭黃帝像、山西長治炎帝像、西安兵馬俑,中國古代人的面相與處于亞洲大陸一隅的朝鮮人更接近,而居于中國本土的因為與其他民族基因交融反而有較大的變化,中國人還是不要笑話朝鮮人的眼睛小、面部扁平為好,因為那時中華民族始祖的面相啊。
3,音樂才子鄭律成與丁雪松的紅色戀情
鄭律成于1914年出生于朝鮮全羅南道光州一個愛國革命家庭。鄭律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音樂,學習小提琴,顯出了音樂天賦。鄭律成的三個哥哥來到中國進入黃埔軍校參加北伐戰爭,先后為中國的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在父親和兄長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下,19歲的鄭律成隨著進步的朝鮮青年來到中國,進入“朝鮮革命干部學校”學習,1934年鄭律成被國民黨政府派至南京電話局監聽日本人通話收集日本情報。
1937年,鄭律成結識了冼星海并與其一起合作,同年10月,鄭律成放棄了留學意大利的機會,在民主人士李公樸的資助下,懷著滿腔熱情奔赴延安,先后進入陜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這期間鄭律成創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延安頌》《延水謠》《保衛大武漢》《生產謠》《寄語阿郎》《十月革命進行曲》《八路軍進行曲》等等。在這里他認識了陜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李鼎銘的秘書丁雪松并相戀。
1942年春,在周揚主持下,鄭律成與丁雪松舉行了婚禮?;楹螅嵚沙杀慌赏猩礁锩鶕?,他們的女兒在延安降生。丁雪松沒有奶水,就把鄭律成從朝鮮背來的一把小提琴賣了買回了一只山羊,用羊奶喂養女兒,為了紀念這把珍貴的小提琴,鄭律成和丁雪松把女兒的名字起名為鄭小提。丁雪松基本不會做家務,在團聚的日子里,家務活由鄭律成全包。
1945年,丁雪松毫不猶豫的跟隨鄭律成回到朝鮮,鄭律成歷任朝鮮勞動黨黃海道委宣傳部部長、朝鮮人民軍俱樂部部長、朝鮮人民軍協奏團團長,為朝鮮軍民譜寫了《“8.15”頌歌》、《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朝鮮解放進行曲》、《歌頌新中國》,大合唱《圖們江》、《東海漁夫》等十余部作品。丁雪松在朝鮮籌建了新華社平壤分社,并任第一任社長。1950年中國與朝鮮建立正式外交關系,鄭律成一家人面臨國籍選擇,丁雪松給周總理寫信要求回到祖國,經周總理親自與金日成主席商議,金日成主席說:“你們中國為朝鮮培養了那么多的干部,要回一個鄭律成沒有問題。”鄭律成一家返回中國,并加入中國國籍,黨籍轉回中國共產黨。1956年,鄭律成調到中央樂團創作室作曲,作品碩果累累,學生桃李滿天下。
1950年12月,鄭律成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創作組的成員去了朝鮮前線。他創作了《歌唱白云山》,《親愛的軍隊親愛的人》,《中國人民志愿軍進行曲》和《志愿軍十贊》等樂曲。在漢城的一片瓦礫堆里,鄭律成搶救收集回來了朝鮮宮廷樂譜,1976年12月7日,鄭律成在北京突發腦溢血逝世,安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丁雪松是新中國出色的外交家,曾經率團出訪世界26個國家和地區。先后出任荷蘭和丹麥及冰島大使,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先后任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2011年5月29日,丁雪松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和《朝鮮人民軍軍歌》都是由鄭律成創作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軍都高唱鄭律成創作的《八路軍軍歌》,直到敗退臺灣后才被蔣介石制止。中、朝、韓三國共拍了四部關于鄭律成的電影,中國和朝鮮均建有鄭律成紀念館,展示了人民音樂家鄭律成六十二載革命音樂人生。每年十月韓國光州都要舉行音樂節紀念鄭律成,光州楊林町鄭律成故居的外墻上鑲嵌有鄭律成的主要作品的名字,門前的街道命名為鄭律成大街。1996年78歲的丁雪松受韓國國立國樂院的邀請訪問韓國,丁雪松把鄭律成搶救保存的宮廷樂譜捐贈給了韓國博物館并訪問鄭律成的故居,鄭律成故鄉萬人空巷,熱烈歡迎這個中國媳婦。
詠吟鄭律成創作的這首歌曲讓我們能回憶起童年的好時光:
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
我們的學習多么快樂
晨風吹拂五星紅旗,
彩霞染紅萬里山河
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
家家的孩子都去上學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的學習多么快樂
勇敢的海燕穿過白云,
我們高高興興走進校門
今天我們跟著老師,
學習科學學習本領
明天我們就像小鳥一樣,
飛向祖國工礦、農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的學習多么快樂
快樂的節日紅旗招展,
我們排著隊伍昂首向前
工人叔叔農民阿姨,
望見我們都露出笑臉
都說我們將來建設祖國,
個個都是英雄模范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的學習多么快樂。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