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是被蔣介石害死的
朱大碌
張靈甫是被殺還是自殺,沒什么好爭的,反正是兵敗身亡。導致張靈甫兵敗身亡的,是蔣介石。如果不是蔣介石命令他固守待援,74師不可能被消滅,張靈甫也就不會死。
74師雖然是師的番號,卻有3萬多人,裝備精良,非華野任何一個縱隊可比。它只要運動起來,華野在任何一面都擋不住它,更不可能將其一口吞下。
但蔣介石要其固守待援,硬是將一只活老虎變成了死老虎,而張靈甫狂妄自大,有勇無謀,也終于造成了自己的悲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如果自己有頭腦,不信蔣介石中心開花,全殲華東共軍的鬼話,完全有可能突出重圍。畢竟外圍幾十萬國軍相距不過幾十里而已,共軍十幾個縱隊也不過十幾萬人,裝備遠不如國軍。
張靈甫選擇在孟良崮堅守,就是自尋死路。因為孟良崮雖說是山地,卻光禿禿無遮無掩,形似鍋蓋,重武器全部丟棄,彈盡糧絕,怎么堅守? 當年家父是華野一縱直屬炮團政委,他說攻孟良崮時一顆迫擊炮彈打上去,炸倒一大片人,躲都沒地方躲。
74師被殲后,上峰命令迅速轉移,家父卻看上了74師丟棄的十幾門重炮,冒險向葉飛司令員要求把炮帶走,終獲葉飛司令員同意,并撥了兩個步兵營幫助拖炮,帶著12門嶄新的美式榴彈炮安全轉移。他們前腳走國軍后腳就到,有驚無險。
十幾萬共軍能在幾十萬國軍的包圍中從容轉移,可見74師如果運動一下不困守山崗,不至于全軍覆沒。 就憑仗打成這樣,張靈甫也夠不上什么“名將”。兵法曰: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三十六計走為上。張靈甫的打法顯然是有勇無謀,犯兵家大忌,也沒有任何戰例能支持名將的說法,承認他抗日已經不錯了。
如果國民黨硬要把張靈甫列為名將,只能說明國民黨無人,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只有象粟裕這樣德才兼備、有勇有謀,善于以弱勝強打惡戰的人,才是真正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名將。
國民黨沒有這樣的人才,共產黨也很少。 抗日的正面戰場雖然在國民黨方面,但國民黨消極被動挨打、節節敗退也是事實。
共產黨在敵后發展壯大,是靠打出來的,“游而不擊”是做不到的。游擊游擊就是既要游又要擊,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光游不擊必定被消滅。敵后的艱險是大后方的國民黨高官誰也不愿親身體驗的。
今天再談這些陳年舊事沒有多大意義,畢竟歷史已經作出了結論。共產黨不是神,也犯錯誤(前30年反右、大躍進、文革,后30年崇洋媚外、賤賣資源勞動力、制度性腐敗),完全可以批評,但要有理有據,不能顛倒黑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