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習主席,您好!
百忙之中打擾您,我們很是過意不去。
全國企業軍轉干部多年來維權上訪的問題,是否您耳有所聞。因為有關部門的一些接待上訪的官員聲稱:“你們的問題中央都知道。我們每次都會如實匯報。”、“這個燒餅(指身份、待遇問題)不能翻;翻了就意味著改革失敗。”“這個問題我們(省、市)解決不了,就是×××也不會表態。”也有的答復說:“你們的問題已經解決(指已‘解困’)。絕大多數人是滿意的,是感恩的。”這些脫離法律、軍轉政的答復和說法,全國企業軍轉干部不予認可、更有疑惑。如果真像他們說的那樣,為什么這個被誣為“少數人挑動”、有“天下第一訪”之稱的維權、上訪活動,會長達近20年?現在時間已經進入2015 年,維權活動仍然沒有止息。據我們所知,全國多個省市的企業軍轉干部還將推舉人數較多的代表,到北京第二中級法院訴訟、催案。在以往發生過的活動中,有關部門實施的攔、卡、堵、截、甚至打壓等措施,往往都是壓而不服、適得其反。
敬愛的習主席,我們之所以給您寫信,就是覺得以您為核心的黨中央有魄力、有智慧,也有辦法解決我們的問題。以您為核心的黨中央擔負領導重任以來,所作所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護。我們有理由相信,對于解決包括企業軍轉干部在內的涉軍群體維權問題,絕不會像過去那樣,采取權宜之計(指“解困”政策。)重慶有官員明確解釋:即“中辦發(2003)29號文是解困,不是提高待遇,不可能都滿足你們的要求。”),或者長時間拖延。我們這個人數號稱百萬的弱勢群體,大多數都七老八十,實在不想等也等不起了呀!
全國企業軍轉干部群起維權的起因,在于原國家人事部推行與法無據的瞎改革時,不分青紅皂白,無端取消了企業軍轉干部國家法定的身份、待遇。造成一軍“三制”待遇,即(49年10月1曰前參軍轉業的享受離休待遇;49年10月1日以后參軍,2000年以前轉業到企業的享受工人待遇;2000年以后轉業的享受公務員待遇,由國家包下來,形成兩頭甜,中間苦的局面。)我們并不反對改革,但是把我們等同改革對象來個一刀切,卻是不公平的、是十分錯誤的。
維權之初,大家提出所謂“恢復一個身份、兩個待遇”的訴求目標。接待官員答復說:“現在沒有“國家干部”這一說了,我都不是國家干部,是公務員了。你們要求比照公務員“恢復”待遇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于是,大家對維權的訴求和提法做了修改。把“企業軍轉干部”稱謂改為“轉業安置在企業的退役軍官”;把“恢復”待遇,改為國家應保障在企退役軍官的合法權益”。
黨中央提出依法治國,企業軍轉干部維權的同時也走上了“訴訟道路”;聯署簽名,狀告原國家人事部(現人社部)違法行政、以下位法對抗上位法。告狀喊冤的活動,在一些省市也是此起彼伏。提案建議全國人大制定《退役軍官權益保障法》或者《退役軍人權益保障法》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敬愛的習主席,“依法治國”在前幾年或許有很大的成分是口號和理念。但是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已經是實實在在的舉措和實踐。就像糾風、打虎、治貪那樣,得到了包括企業軍轉干部在內的全國人民衷心擁護和交口稱贊。因此,廣大企業軍轉干部對維權成功,對訴訟獲勝,對黨中央早日解決我們的問題,抱有極大的期望。而且,今年您在第六次全國軍轉表彰大會上說:“我也是一名軍轉干部”、“軍轉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倍加關心、倍加愛護。”這些話讓我們感到特別的親切。您關于依法治國的講話和指示,增強了我們的法治意識,深刻地認識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更提起了我們依法維權的信心和勇氣。所以我們寫這一封信給您。希望您在百忙之中關心過問一下企業軍轉干部以及其他一些涉軍群體的上訪問題;促使有關部門早日徹底地解決我們的問題,讓我們的訴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此致敬禮!
重慶企業軍轉干部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日
附:重慶市北碚區聯系人及電話
劉興全 13594051202
劉國華 13389640895
秦學才 13983472286
錢世忠 18725965865
杜巴金 1508678035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