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跟帖,里面就講毛澤東本人的水平很差,學歷很低,他的文章大多數(shù)都是別人寫的,或者說是別人代筆的。本帖子要認為這種說法是不通的。我論證的辦法,倒是反證法。
首先,當然說到某個人的文章是另一個人代筆的,這里隱含的言外之意,就是這個文章的水平,這個說的人是承認的。如果文章本身就很臭,那何必要別人代筆,自己本來就寫得臭就按臭的寫就無須別人代筆了。因此,這個這么評價毛澤東的人,肯定是認為毛選四卷這些文章水平確實很高了,否則何必那么說?只要論證四卷中文章大多數(shù)水平都很低很低,也就足夠了,就無須再說讓別人代筆了。
然后假設,毛澤東的所有文章,詩詞,都是別人代筆的,而且也確實代筆產(chǎn)生的文章水平很高,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中國共產(chǎn)黨內有一個文才極強的代筆班子,里面總要有那么五六個人,或者七八個人構成。
但是有一點,就是毛澤東,和這七八個負責代筆的人,生命不可能是一樣長的,也沒有聽說過毛澤東死的時候他身邊突然有七八個文人吞槍自殺了。因此,毛澤東死了以后,代筆班子是一定存在的,假設原來就存在的話。
那么這個代筆班子就一定會為后繼的領導人服務,這也是必然的。
毛澤東之后是華國鋒,而且這個華國鋒,是努力搞個人崇拜的,是對他自己的個人崇拜,當時他用“交城的山交城的水”這個歌曲來代替《東方紅》,說明他確實在努力宣傳自己。那么,假設毛澤東的代筆班子還存在,則華國鋒是一定會利用的,會導致華國鋒的文章,在水平上看,和毛澤東的差不多的,甚至也可以寫出和毛澤東的詩詞水平差不多的詩詞。
但是很奇怪,毛澤東死后,他的代筆班子,好象沒有在努力為華國鋒服務似的,反正我就覺得當時聽了華國鋒就某些事情的講話,還有著作,那就是很象秘書寫的,以官話套話為主,實在是沒有毛澤東著作的那種文采。這就很讓人奇怪了,毛澤東死了代筆班子應當還在啊,怎么著也應當包裝出一個英明領袖華國鋒的樣子啊,但是,講老實話,華國鋒的那些講話和文章的水平就是不怎么樣,就好象毛澤東的代筆班子的人都死掉了似的。尤其是華國鋒不拒絕個人崇拜,努力搞大家對他的個人崇拜,這都不行。
華國鋒以后的領導人呢?我認為許多人水平是可以的,但是說可以,并沒有超過毛澤東,且遠沒有超過毛澤東。
我認為,說毛澤東是人不是神,這是對的。但是理工科的說法,毛澤東要比所有的領導人水平高太多,這也是事實。沒有必要否定這個事實,因為,后繼的領導人就算是承認了水平遠不如毛澤東,也并不太丟面子,還是可以做到水平很高的,還是值得表揚的。毛澤東這個人水平比其它人高太多,我認為這是歷史上的一個碰巧,不可能再現(xiàn),或者說,再現(xiàn)的機會很低。我沒有說他是神啊,但是水平高太多,這樣的事情是存在的。例如足球界啊,唱歌界啊,還有籃球啊,都確實出現(xiàn)過有人水平比別人高太多的,這不影響其它的別人水平其實也挺高的。
我這么說有道理在于,如果你要否定我的說法,那么好啊,比如你說某個領導人還可以,那我指出毛選四卷中的一篇文章,你指出那個領導人哪篇文章的水平相當于這一篇啊?你能夠找到一個替代品才行。那你又要說那文章不是毛澤東本人寫的,但是現(xiàn)在的領導人也可以讓別人寫啊,總不成現(xiàn)在的寫作班子水平都變臭了吧?
還有一點就是,雖然毛澤東的水平很高,但是隨著一個人的年齡增高,他寫文章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當年紀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的文章都寫不出來了,這也符合自然規(guī)律。因此毛澤東也是這樣,所以他在晚年的時候,是不象在早年的時候能夠寫出大塊的文章的,只有簡單的幾句話,或者在文革中叫“最新最高指示”。但是這件事情又在否定毛澤東有一個寫作班子的存在。因為寫作班子是可以不斷換新人的,毛澤東老了不等于寫作班子的人會老,照樣可以從全國招到最優(yōu)秀的人,弄一大篇文章,然后聲稱是毛澤東寫的,但是沒有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啊,那本來就說明了寫作班子的不存在。
此外,雖然我講到了“最新最高指示”,確實是有傳達指示不過夜的情況。但是,對于具體的最新最高指示,反毛者也基本上避開不談,因為它們說的是對的。我在文革中記得一個最新最高指示,當時我在南昌,當時就是傳達不過夜,就是很晚了我們上街慶祝,是講的“對反革命要實行給出路的政策,要嚴禁逼供信”,這個指示,從現(xiàn)在看,連夜貫徹不過夜,倒是對的,可能不知道把多少“反革命”從死亡邊緣救過來,有什么不對的呢?
再說啦,如果毛澤東的著作和講話都是寫作班子弄的,那么,他的晚年錯誤也就都是寫作班子的錯誤,而不是他本人的晚年錯誤。而且毛澤東的晚年錯誤都是有成套理論的,你是說毛澤東的寫作班子構思了文化大革命?要說一個寫作班子吧,構造一個中國夢還可以,因為本來就有美國夢在那里撐著,一聯(lián)想就成。但是構思一個文化大革命可能不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