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將前30年描繪得太貧窮
——看保安為小區鐵柵欄上再裝鐵絲網有感
楊明遠
今天上午,晴空萬里,我和妻子一道外出散步,曬太陽。走到一小區旁,看見該小區保安正在為已經高近兩米的鐵柵欄上加裝五、六十公分高的鐵絲網。
我妻子感慨的說:可能是這個小區出事了。想不到社會會變成這個樣子。我五十年代上初中,爬山越嶺走五、六十里人跡罕至的山路,一點都不擔心,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妻子的一席話,又勾起了我下放時的一段記憶。
從我的下放地源頭去萍鄉城,首先要翻過一座大山,下山后有兩條路,一條是解放前就有的老路,走傍山小道,從萍鄉南門進城,近一點,不足二十里,但不太好騎自行車,道路崎嶇不平,經常要下車推行。另一條是我下放后蔴山公社剛新修的公路,從萍鄉城小西門進城,遠一點,有二十來里地,騎自行車除了路過一個叫井沖的地方,有一處上坡需要下車外,可以說一路暢通無阻。開始我是走老路,新路修通后就開始走公路。由于要翻山越嶺,二十多里路,騎自行車也要花上近兩小時。特別是夏天進城,實在口渴時,會在路邊農家要碗水喝。不論是老路邊的農家,還是公路邊的農家,當時家家都是大門洞開,屋里卻沒有人,有的農家的大廳里還放著坐在籮筐里的嬰兒或座欄里的幼兒,大人們都出工去了,只是間或回家來看看或喂喂奶。因為那時很少盜賊,更沒有人販子,相互關心,相互信任,大家都放心、不擔心。
俗話說:饑荒起盜心。前三十年盜賊少,說明當時真正“饑寒交迫”的人并不多;后三十年盜賊多,說明當下“饑寒交迫”的人也還不少。所以從社會秩序、安全、偷盜、人販子、坑蒙拐騙等方面看,前三十年并不像有些人說得那么貧窮,后三十年也不像有些人吹捧得那么大家都富有。
對于前后兩個三十年,我們還是要實事求是的、客觀公正的來分析和評價。
2015年1月15日晚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