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毛澤東年譜》,今天又重溫了當年毛澤東的“五七指示”。現轉載如下,并談點自己的感受。
1966年5月7日,毛澤東閱林彪五月六日報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關于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報告說:從幾年的情況來看,軍隊搞生產確實是一件大好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一)恢復了我軍的老傳統;(二)可以為國家開墾一批農田;(三)可以為國家提供一批糧食;(四)全生產的部隊仍可進行一定的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五)邊疆部隊搞生產,可以同發展邊疆經濟、建設國防結合起來,具有特殊意義。我們總的想法是:假如軍隊在戰備時期多搞點生產,在三五年內為國家提供四五十億斤糧食,這就等于準備好了大約七八百萬人一年的軍糧。這是戰備的物資條件之一。毛澤東閱后致信林彪:“我看這個計劃是很好的。”
“只要在沒有發生世界大戰的條件下,軍隊應該是一個大學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條件下,很可能也成為一個這樣的大學校,除打仗以外,還可做各種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八年中,各個抗日根據地,我們不是這樣做了嗎?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教四清運動;四清完了,隨時都有群眾工作可做,使軍民永遠打成一片。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斗爭。這樣,軍學、軍農、軍工、軍民這幾項都可以兼起來。但要調配適當,要有主有從, 農、工、民三項,一個部隊只能兼一項或兩項,不能同時都兼起來。這樣,幾百萬軍隊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同樣,工人也是這樣,以工為主,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參加批判資產階級。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從事農副業生產,例如大慶油田那樣。
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也要批判資產階級。
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商業、服務行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凡有條件的,也要這樣做。
以上所說,已經不是什么新鮮意見、創造發明,多年以來,很多人已經是這樣做了,不過還沒有普及。至于軍隊,已經這樣做了幾十年,不過現在更要有所發展罷了。”
十四日,毛澤東再次致信林彪:“此件如你同意,即可印發中央軍委以及此次會議〔1966 年5 月4 日至26 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讓他們帶回去,加以討論,如無意見,即可執行。印時,要請中央加個批語。請你酌辦。”
十五日,中共中央印發毛澤東五月七日給林彪的信和總后勤部的報告。毛澤東這封信,通稱“五七指示”。
讀后感:
一、毛澤東時代的人們,為什么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是因為各行各業都要堅持學政治、學軍事、學工、學農、批判資產階級。政治方向是明確的,大家鼓足干勁、力爭上游、艱苦奮斗、戰天斗地,苦一點累一點大家沒有怨言,越干越起勁,真正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局面,在全國掀起了“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的熱潮。因為全國人民要走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各行各業都是干社會主義,為了國家,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大家精神面貌是奮發向上的,身心是愉悅的,各族人民是團結的,所以大家在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建設社會主義奔向共產主義的金光大道上意氣風發斗志昂揚!
二、十億人民十億兵,試看天下誰能敵!工人要學軍事,農民要學軍事,學生要學軍事,商業服務業也要學軍事軍事。全國人民都在學軍事,豈不是“十億人民十億兵”嗎?各行各業學軍事,備戰備荒為人民,時刻準備著迎接帝國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那小日本還敢像現在這樣在釣魚島猖狂嗎?哪些美帝國主義的走狗們還敢在南海肆無忌憚地霸占我國的油氣資源嗎?還會有美帝國主義現在世界霸主的地位嗎?我們還會低三下四地去和美帝國主義做“夫妻關系”、許諾“遵守美帝國主義所定的規則”嗎?
三、我們50后、60后、包括部分70后都是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指引的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我當初還狹隘地理解“五七指示”只是針對教育系統的,現在才知道“五七指示”是針對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我在初中、高中時經歷了學軍、學農、學工活動,僅在高中的兩年(當時初中、高中的學制均為兩年)的時間里學校組織了兩次像解放軍一樣的拉練活動。在師范的兩年(當時師范的學制也是兩年)就參加了一個月的學農、一個月的學工。當時的大、中、小學,每一所學校都有農場,都有學工、學農基地。這里順便交代一下,根據毛主席“學制要縮短”、提倡在階級斗爭、生產斗爭、科學實驗的實踐中學習的精神,當時的學制是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大學專科2年、本科3年。除了學軍、學工、學農以外,學政治、批判資產階級的反修防修教育活動更是各類學校必不可少的。按照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就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三八作風”,培養的真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四、“軍學、軍農、軍工、軍民”及“解放軍學全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所“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教四清運動;四清完了,隨時都有群眾工作可做,使軍民永遠打成一片。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斗爭。”你看說得多好啊!的確,當年的解放軍就是這么做的。試想,在這樣的大學校里,會出現徐才厚、谷俊山這樣的蛀蟲嗎?通過“軍學、軍農、軍工、軍民”密切軍民關系,那才真正是“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所以,美國人說,“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只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