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9日,毛澤東致電楊開智(楊開慧的哥哥):“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同時,又致電王首道(時任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長沙市軍管會副主任):“楊開智等不要來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其老母如有困難,可給若干幫助。”
1950年4月13日,毛澤東和江青致信向振熙(楊開慧的母親}:“向老太太尊鑒: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壽,因令小兒岸英回湘致敬,并奉人參、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賀之忱,尚祈笑納為幸。”同日致信楊開智、李崇德(楊開智的妻子):“來信收到。你們在省府工作,甚好,望積極努力,表現成績。小兒岸英回湘為老太太上壽,并為他母親掃墓,同時看望你們,請你們給他以指教為荷。”
再看1950年5月7日、8日兩天,毛澤東共復信(私人信件)39封,有親戚(包括族親)的、同學的、同事的,還有教過的學生的。從復信中可以看出,他們大多是要求到北京工作或要求毛澤東幫忙介紹工作的,還有要求入黨的,當然也有反映地方工作存在的問題的。毛澤東復信的內容都很簡短,一般都有以下內容:“宜在湖南就近解決工作問題,不宜遠游,弟亦未便直接為他作介,尚乞諒之。”“入黨事要在當地經過一定規章辦理。”“工作事尚望就近設法解決,我現在難于為助,尚祈鑒諒。”“望你們在湖南設法求得工作,不要來北京。鄉間情形可來信告我。”5月8日,復毛逸民(毛澤東的族叔)的信稍長:“一月三日來信收到,感謝你的好意,感謝你詳細地將鄉里情形告訴我。鄉里貧苦人民生活困難,烈士家屬更加困難,暫時只好忍耐一點,待土地改革后就可能好一些了,那時人民政府也可能給人民以一些幫助,例如貸款等,人民就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烈屬的照顧是全國范圍內的事,全國有幾百萬戶烈屬,都要照顧,自未便單獨地特殊地照顧少數地方。但最困難的人民,當地人民政府在減租時土改時及青黃不接的歲月,應當盡可能給以照顧。你在鄉里做工作,很好,可以常常來信,告我以鄉中情形。請你替我問候鄉里的同志們,希望大家努力和進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