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了一下《三國演義》,自有一番不同的滋味。想起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對陳友諒鐵索大船的調侃,我才意識到元末明初那場波瀾壯闊的農(nóng)民起義如何豐富和完善了《三國演義》的情節(jié)。作者在張士誠軍中效命的往事,又如何奠定了作者的價值取向。中國人大部分是現(xiàn)實主義者,歷史早已不是當初的歷史,而是照應現(xiàn)實的獨白。明朝的文人用這樣的方式與時代對接,寫盡無限的滄桑與悲涼。
陳寅恪的《魏晉南北朝史略》幾乎是對那段歷史的最好總結。中國政治也逐漸從貴族政治走向平民政治。在三國時期,皇帝的家族還是最大的,假如他們還能團結,天下不至于失控。劉繇、劉表、劉璋組合起來的威力也不是等閑之輩可以匹敵的。至于士大夫家族,首推四世三公的袁紹家族。但袁紹和袁術的不和還是削弱了這個家族的力量。曹操的家族勢力就小得多了,但它有曹操這樣的領袖,反而把家族成員的潛力發(fā)揮到了最大。劉備借著皇室宗親的名頭,聯(lián)合兄弟打出了一片天地。孫氏集團從江湖發(fā)跡,也是中國的一條權力路徑。張角、張魯則借助五斗米道成功躋身上流。但最終的結局是天下歸晉。這還是說明了貴族政治的頑固性。但所有的一切只是曇花一現(xiàn),一個中國歷史上最為動蕩的時代來臨了。
而開啟這個時代大幕的人物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對于他的評價,我最欣賞朱永嘉先生的《論曹操》。而其中最中肯的表述應該算是曹操的自我剖析。大意是天下沒了曹操,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霸?很多人不以為然。但從后來晉朝的動蕩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所言不虛。南北朝時期,天下沒了曹操這樣的人物。甚至連劉備、孫權都沒有了。而要說奸詐、殘暴,曹操與石虎、陳霸先等人確實是小巫見大巫了。甚至日本的一些學者還在為隋煬帝叫屈,他們說這樣的殘暴是有歷史遺傳性的。如果翻看那時的史書,你才知道天下誕生曹操這樣的天才是多么的不容易!在亂世中能有曹操這樣的英雄是多么的幸福!
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中國由于有了四夷的存在,歷史顯現(xiàn)出很多的與眾不同。現(xiàn)在很時髦的提法是游牧民族與農(nóng)耕民族的沖突。但其實他們有融合的一面。很多人推崇儒家文化,實際上最能說明它前途的,反而是它在朝鮮的實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很穩(wěn)定,但是誕生了一大批無用的文人。中國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很多少數(shù)民族沒有這樣的觀念,他們起來推翻了一個舊世界,建立了一個新世界。但這是血與火的洗禮,中國人在這場爭斗中更好的理解了權利和義務,也更敢于向不公的世道挑戰(zhàn)。由此,中國的科舉制度才能在隋朝誕生,由此中國的農(nóng)民起義才生生不息。由此,中國才有了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實際上,三國時期開啟了一個話題,就是民主和秩序。說的小一些就是德與才的關系問題。曹操重視才,所以能夠攬盡天下英才。即使對司馬懿懷有異議,也不愿加害,但最終曹氏被司馬氏取代。諸葛亮則倡導德化,這使得他在世時蜀漢政權十分穩(wěn)定,但也由于人才匱乏,六出祁山無功。在死后,他消滅了他心中的亂臣賊子魏延,使蜀漢更加衰弱。而這樣的政治價值觀深刻影響了中國未來的走向。平民政治開啟后,大量人才噴涌而出,結束了中國的動亂,中國迎來了大唐盛世。但也由于人盡其才,使得地方勢力做大,釀成藩鎮(zhèn)割據(jù)的慘狀,導致了大唐的滅亡。而宋朝的政治哲學就是皇帝與士大夫共建天下,這使得宋家王朝在內憂外困中還能夠茍延殘喘許多年,經(jīng)濟實力也得到了提升。但一個沒有骨氣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終究是會滅亡的。元帝國執(zhí)行的也不是民族融合政策,而是逐漸的同化中國人,而挽救民族危亡的,就是受過革命洗禮的中國平民階層。
《桃花源記》也是一些歷史學家不斷引述的經(jīng)典,在《三國演義》中與之相似的則是許褚守鄔堡的故事。儒家的貢獻在于沒有讓中國人在物欲的誘惑下徹底墮落,而是保持了一份難得的崇高精神。這是比西方先進的地方,西方的哲學與現(xiàn)實脫離,沒有給予人民團結的手段。而儒家的精神在中國底層很好的傳承,并一直守護著我們這個民族。這是華夏沒有被四夷吞沒的根本原因,這也使得中華民族完成了大融合,中華文明成為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雖然中俄同是走的社會主義道路,但中俄的依靠力量完全不同。中國的歷史底蘊更強,平民階層的忍耐力更加驚人,這使得中國成功度過了多次的政治危機。這也使得西方的民主自由之路在中國缺乏廣泛的支持,雖然政府屢受指責,但顏色革命一直無法在中國蔓延。中國的歷史也經(jīng)歷了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如果現(xiàn)實很不如意,人們就會持續(xù)的想念毛澤東,人們就會持續(xù)的學習他的教誨。他生前多次要他的人民去研究三國的歷史,從這段歷史中我們能找到中國發(fā)展的脈絡,能得到治亂興衰的規(guī)律。中國人會更耐心更有智慧的解決自己前進道路上的問題,因為他們知道問題是我們的,災難也是我們的,別人無法替我們承受,我們要給后代留下幸福。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也要感受下英雄的氣息,學著崇高起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