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中賺錢的商品資本的循環特點
——資本價值在市場經濟中的運動和作用(16)
市場經濟就是商品經濟,商品經濟就是商品資本運動的經濟,因而也是商品資本的循環運動。商品資本循環的總公式是:
W′—G′—W…P…W′。W′不僅是前面兩種循環的產物,而且是它們的前提,因為,只要生產資料本身至少有一部分是另一些處在循環中的單個資本的商品產品,一個資本的G—W就已經包含另一個資本的W′—G′。例如,用我們的例子來說,煤炭、機器等等,就是采礦業主、資本主義機器制造業主等等的商品資本。如果再生產按擴大的規模進行,終點的W′就大于起點的W′,因此,終點的W′應當用W″來表示。
在一個單個的產業資本的循環中作為W的W′,不是這個資本的形式,而是另一個生產生產資料的產業資本的形式。第一個資本的G—W(即G—Pm)行為,對這第二個資本來說,就是W′—G′。
在流通行為G—(A和Pm)中,A和Pm就下面這一點來說是相同的:它們都是賣者手中,即一方面是出賣勞動力的工人,另一方面是出賣生產資料的生產資料所有者手中的商品。對于在這里把貨幣作為貨幣資本執行職能的買者來說,只要他還沒有購買它們,只要它們還是作為別人所有的商品,和他的貨幣形式的資本相對立,它們就只執行商品的職能。在這里,Pm和A只是就下面這一點來說是互相區別的:如果Pm是賣者的資本的商品形式,Pm在它的賣者手中就=W′,就能成為資本;而A對工人來說卻始終只是商品,要到買者手中,作為P的組成部分,才成為資本。
因此,W′決不能作為單純的W,作為資本價值的單純商品形式來開始循環。作為商品資本,它總是一個二重物。從使用價值的觀點看,它是P執行職能的產物,在這里是紗,而作為商品來自流通的P的要素,即A和Pm,只是作為這種產品的產品形成要素發生作用。第二,從價值的觀點看,它是資本價值P加上P執行職能時產生的剩余價值m。只有在W′本身的循環中,W(=P=資本價值)才能夠并且必須和W′中的剩余價值借以存在的部分,即包含剩余價值的剩余產品分離,而不管這兩部分實際上是能夠分離,如紗,還是不能夠分離,如機器。一旦W′轉化為G′,它們就總是可以分離的。如果這樣逐次出賣,循環的各種條件又允許這樣做,資本家就可以不把W′分為c+v+m,而在W′的任何部分上進行這種分割。
在W′…W′形式中,全部商品產品的消費是資本本身循環正常進行的條件。工人的個人消費和剩余產品中非積累部分的個人消費,包括全部的個人消費。因此,全部消費——個人的消費和生產的消費——作為W′的循環的條件進入這一循環。生產消費(其實也包括工人的個人消費,因為在一定界限之內,勞動力是工人個人消費的不斷的產物)是由每個單個資本自己進行的。個人消費——除了資本家個人生存所必需的消費——只是作為社會的行為,而決不是作為單個資本家的行為包含在這個循環中。
在W′…W′中,商品形式的資本是生產的前提;在這個循環中在第二個W上,它重新表現為前提。如果這個W還沒有生產或再生產出來,循環就被阻止;這個W必須再生產出來,大部分必須作為另一個產業資本的W′再生產出來。在這個循環中,W′是作為運動的起點、經過點和終點,因此,它總是存在著。它是再生產過程的經常性的條件。
正因為W′…W′循環在進行中要以另一個在W(=A+Pm)形式上的產業資本為前提(并且Pm還包括各種其他資本,用我們的例子來說,包括機器、煤炭、潤滑油等等),所以,這個循環本身就要求我們不僅把它看作循環的一般形式,即能夠用來考察每一個單個產業資本(第一次投資的場合除外)的社會形式,因而不僅看作一切單個產業資本共有的運動形式,而且同時看作各單個資本的總和即資本家階級的總資本的運動形式,在這個運動中,每一個單個產業資本的運動,都只表現為一個部分運動,和其他部分運動交織在一起,并且受它們制約。例如,如果我們考察一個國家的全部年商品產品,分析其中一部分補償一切單個企業的生產資本,另一部分進入不同階級的個人消費的運動,那末,我們就把W′…W′看作社會資本和由此產生的剩余價值或剩余產品的運動形式。社會資本=單個資本(包括股份資本;如果政府在采礦業、鐵路等等上面使用生產的雇傭勞動,起產業資本家的作用,那也包括國家資本)之和,社會資本的總運動=各單個資本的運動的代數和,這一事實并不排除:這個運動,作為一個孤立的單個資本的運動來看,和同一個運動,作為社會資本總運動的一部分來看,即和社會資本的其他部分的運動聯系起來看,會表現出不同的現象;同時,這個運動還會解決這樣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考察一個單獨的單個資本的循環時必須事先已經解決,而不是要由這種考察去解決。
W′…W′是唯一的這樣的一個循環,在這個循環中,原來預付的資本價值只形成運動始極的一部分,因而運動一開始就表明是產業資本的總和運動,既是補償生產資本的那部分產品的運動,又是形成剩余產品的那部分產品(通常部分作為收入花掉,部分要用作積累要素)的運動。只要剩余價值作為收入花掉已包含在這個循環中,個人的消費也就包含在這個循環中了。其次,個人的消費包含在內,還由于起點的商品W,是作為某種使用物品存在著;而每一種按資本主義方式生產的物品,不論它的使用形式決定它要用于生產的消費,還是要用于個人的消費,還是要用于二者,都是商品資本。G…G′只表明價值方面,表明預付資本價值的增殖是全部過程的目的;P…P(P′)表明資本的生產過程是用相同的或增大的生產資本(即積累)來進行的再生產過程;W′…W′既然在它的始極上已經表明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形式,所以一開始就把生產消費和個人消費包括在內;生產消費和其中包含的價值增殖,不過表現為W′…W′運動的一個分枝。最后,因為W′可以在不能再進入任何一個生產過程的使用形式上存在,所以,這一開始就已經表明:W′的由產品部分表現的各個價值組成部分,要看W′…W′是作為社會總資本的運動的形式,還是作為一個單個產業資本的獨立運動,而必然占有不同的位置。這個循環的所有這些特征,都表明這個循環已經超出它作為一個單純單個資本的孤立循環的范圍。
因為在W′…W′中總產品(總價值)是起點,所以這里表明,撇開對外貿易不說,在生產率不變的情況下,只有在剩余產品的待資本化的部分已經包含追加生產資本的物質要素時,規模擴大的再生產才能進行;因而也表明,既然一年的生產是下年的生產的前提,或者說,既然規模擴大的再生產能夠在一年之內和簡單的再生產過程同時進行,所以剩余產品就立即在那種能使它作為追加資本執行職能的形式上被生產出來。提高了的生產率只能增加資本物質,而不增大資本價值;但以此它也就為價值增殖形成追加的材料。
勞動者2014年12月11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